「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5月23日,自媒體大號“差評”獲騰訊領投的3000萬元A輪融資,消息一出,媒體界一片譁然。認為這是騰訊用實際行動對原創作者的侮辱。為何一家自媒體平臺獲得融資,引起大家的如此反感呢?

“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起因是由於差評公眾號在內業名聲不太好,多次被同行爆出洗稿行為。洗稿在原創作者眼中是一種偽原創,本質上就是一種抄襲。

“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目前洗稿已經形成了一種產業鏈,它普遍存在於自媒體的各個層級中。我們先來看下最低級的洗稿,也就是用各種軟件來洗。這裡面有兩套邏輯,第一種是近義詞替換,就是利用詞庫快速把文章裡的內容全部替換一遍。第二個是語義替換,類似於翻譯軟件中的漢譯英,再英譯漢。洗完之後可能會讓文章非常晦澀。因為原創與否主要是靠機器來判定,只要兩篇文章對比相似度低於30%就屬於原創。

“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中間層次的洗稿就是人工洗稿,基本上會做到每句話都進行調整。有點甚至會進行段落調整。達到這個層級,機器就已經完全無法識別。按照現在的自媒體舉報邏輯,也很難判定對方抄襲。按照業內人的說法,這種做法在法律上沒有任何風險,因為不是複製粘貼的,即使被發現了也無可奈何。

“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當然,這種洗稿還是可以維權的。因為按照著作權法的規定,按照原創者的創意、表達,或者表達照搬,或者進行部分改寫、但核心價值還是別人的,就涉嫌侵權。現在的問題主要是維權成本太高。蒐集證據、界定抄襲就比較耗費時間。

“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最高級別的洗稿,就是參考原創作者的素材,進行重新創作。文字上已經找不到任何的抄襲痕跡,但靈魂上還是一致的。到這個層級,可能只有原作者才能發現。

“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界定問題會成為首要難題,之前於正《宮鎖連城》抄襲瓊瑤原著就屬於這種性質。雖然維權成功,但必須要達到這種體量,普通的自媒體作者很難做到堅持維權。這裡面還有一個潛在的風險,那就是很多內容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畢竟很多內容會出現借鑑思路的情況,比如借用前人的思路進行二次昇華,如果原創界定過嚴很可能出現文字獄的困境。

“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騰訊面對外界的質疑,也第一時間發表聲明:騰訊內容平臺,會一如繼往地支持原創,也會不斷加強對洗稿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機制研判,但目前確實會有界定難點。而投資差評為Topic業務團隊,並非騰訊公司級的決定。雖然騰訊有資金進入,但在未來的合作中如果發現任何違規也不會姑息。

“差評”獲騰訊領投3千萬融資,引業界差評一片,深挖洗稿產業鏈

你對洗稿現狀和騰訊的發言怎麼看?不妨留言處交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