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档案系列——汉高祖刘邦:大风大风,大丈夫也

帝王档案系列——汉高祖刘邦:大风大风,大丈夫也

帝王档案系列——汉高祖刘邦:大风大风,大丈夫也

帝王档案

帝王档案系列——汉高祖刘邦:大风大风,大丈夫也

帝王大事纪

刘邦,字李,又称沛公,公元前256年出生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点地,生活并不富裕。公元前206年灭秦,称汉王。公元前,206年称帝,公元前195年去世,在帝位12年,这就是历史上的汉高祖。

刘邦从农民到皇帝,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他从48岁起兵,到62岁死去,半生戎马生涯,最终平定了天下,做了皇帝,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代英杰。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

1、大丈夫当如此也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派大将军王翦攻灭楚国,在沛地设立泗水郡,刘邦被萧何推荐当上泗水亭的亭长。

当时,秦朝的成年男子,除了每年为郡县地方政府服一个月的劳役夕卜,一生中还要为中央政府(国家)服徭役一年,戍边一年。郡县被征调徭役的民夫,当然要由地方政府派人带领前往,并由带领者监管这些民夫。

这一次,轮到刘邦带领民夫去服徭役了。在服徭役过程中,刘邦借着职务上的方便,有机会瞻仰了雄伟的咸阳城墙和城楼,游览了城中繁华的街市,特别是有幸目睹了秦始皇车驾的出行。

当秦始皇的车驾从百姓面前驶过的时候,警戒线随即撤除,人群中顿时鼎沸起来。此时刘邦才如梦方醒,望着远去的车队,他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大丈夫当如此也!

司马迁作《史记》时,于《高祖本纪》以凝练的文笔生动地记载了这则故事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2、起兵反秦,楚汉争霸

这一年,刘邦又受命押送刑徒到骊山。在押送的路上,刑徒们纷纷逃亡。刘邦估计到了骊山这些刑徒差不多要跑光,到时候也免不了一死,还不如把他们放了,赚点人情合算。走到丰邑西边的大泽里的时候,刘邦喝多了酒,仗着酒就把刑徒身上的绳索解开,对他们说:“你们都逃命吧,我也从此逃亡了!”当时有十几个刑徒愿意跟着刘邦走,刘邦就连夜带着他们从大泽里逃亡。

在刘邦起兵造反后,秦末农民起义战争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当时反秦主力是原楚国贵族项羽、项梁所率领的江东子弟兵,其他一些六国贵族也都纷纷起兵,自立为王。

当项梁军在河北横扫秦军主力之际,刘邦的军队也一路势如破竹,于公元前207年冬攻占咸阳,结束了秦王朝的罪恶统治。刘邦人咸阳后,废除秦的苛法,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秦人的拥护。

项羽听说刘邦先人了关中,也急忙率军西趋咸阳。他依靠强大的军力,暂时压服了刘邦,进人咸阳,大肆烧杀掠夺,然后发号施令,分割天下。他尊楚怀王为义帝,接着又暗杀义帝。他在诸王并立的既成局面下,调整诸王土地,徙置诸王于其原据地的边缘,而把自己的亲信分封于各王国的善地为王,前后封王共18个。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占据梁、楚九郡,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成为各诸侯国的霸主。

项羽的这些做法,不但不能稳定秩序,消除分裂,反而更加剧了分裂局面,分封的不均不公,更引起一些握有重兵的诸侯、将领的不满,分封不久,握有重兵的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反抗项羽,刘邦乘着项羽镇压田荣之机进兵关中,从此开始了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初,刘邦会同韩信、彭越诸军40万众,全力进攻,将项羽紧紧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浴血力战,无奈众寡悬殊,连连失利,粮尽援绝,眼看着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汉军四面重围,唱起楚歌,楚军闻之,更无斗志。项羽只好率领800骑兵乘夜突围,逃到乌江,被汉军追及,项羽拔剑自刎,年仅32岁。

刘邦于沛县起兵的8年之后,终于当上了皇帝。刘邦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它标志汉帝国已经正式建立。继秦王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统一王朝即汉王朝。

3、巩固帝位,恢复经济

刘邦称帝后,为避免自己建立的汉王朝像秦那样二世而亡,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帝位。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异姓王的问题。

在建国之初,刘邦就将韩信、英布等开国元勋分封为诸侯,他们各自“拥兵据地",擅长军事,不少人对刘邦怀有不轨之心。这当然是刘邦所不能容忍的,所以,

在称帝不久,刘邦就开始了“烹走狗"的削藩历程。

刘邦借刀杀掉韩信后,又经过7年不懈的努力,除把长沙王吴芮作为点缀外,先后消灭了其他姓王,消除了汉王朝建国之初的一大隐患。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较为妥当地解决了安置中小将领的问题。至于对六国的残余贵族刘邦也同样没有忘记要消除他们。公元前198年,他接受娄敬的建议,把六国的残余贵族和各地的一些名门豪族都迁到了关中。这样一来,既便于刘邦对他们进行控制,也使他们丧失了当地的社会基础。

为了更加稳固统治,刘邦即位后还极力强化皇权。这是因为不少人仍然保持着战国以来那种“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旧观念。故此,必须从礼仪规制和观念道德上加以引导、整肃。刘邦先是确立了“冬无二日,地无二王"的皇权思想,使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称臣,不再让刘邦拜见,然后下诏尊父亲为太上皇。这样,他既可以名正言顺地拜见太上皇,又借机更加宣扬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后来,刘邦又杀曾在楚汉战争中放他一马的项羽大将丁公,而拜把他杀得狼狈而逃的季布为官,杀鸡儆猴,百官无不震惊而抖擞拜服。

刘邦不只是引导、整合池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权臣,巩固皇权,使汉王朝的统治越来越巩固。在巩固政治统治的同时;刘邦还把心思放在了如何发展社会经济的思路上。经过长达8年的战乱,建国之初的汉朝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刘邦虽然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体制,却没有继续沿袭秦王朝法家的统治思想,而是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精华,加以整合升华,制定了一套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统治政策。

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时中了箭伤,到了长安病情加重。吕后找来名医,刘邦问他病情,医生说能治,刘邦一听口气,就知道不会好了,气得大骂医生:“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说完赏赐给医生50金打发他走了。

刘邦驾崩于公元前195年,享年62岁,葬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谥号为高皇帝,庙号是太祖。

帝王档案系列——汉高祖刘邦:大风大风,大丈夫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