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缅战争给大清朝带来了什么?

用户68738747


清缅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明缅战争的延续:1287年消灭了大理段氏政权的元兵自云南地区进攻缅甸蒲甘王朝,蒲甘国成为元朝的藩属,后被纳入元朝的缅中行省管辖,再后来又并入云南行省。1381年七月征南将军傅友德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同副将蓝玉、沐英一同远征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投滇池自杀,明军平定云南。此后明朝在继承延续元朝在西南地区的疆域基础上又设立了车里宣慰使司、缅甸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孟养宣慰使司、老挝宣慰使司六大宣慰司,明朝全盛时期的领土几乎曾一度覆盖过整个缅甸并拥有印度洋出海口,不过即使在这一时期当地土司仍拥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限。

1531年原本隶属于明朝云南行省管辖的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土官莽瑞体建立东吁王朝,以此为标志缅甸结束明朝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缅甸东吁王朝在莽瑞体和莽应龙两代君主的经营下攻克了邻国暹罗并不断蚕食北方臣服于明朝的孟养、孟密、木邦等土司。莽应龙在位末年缅甸的国土已空前辽阔:东到老挝的林城(即万象),西到印度的曼尼普尔,南到印度洋海岸,北到现中缅边境,占据了大半个中南半岛,是当之无愧的东南亚区域小霸。

这一时期的明朝却在内忧外患中正一步步走向覆灭:内有朝廷党争和农民起义的困扰,外有蒙古、日本、女真的威胁,分身乏力的明朝只能选择在西南地区和缅甸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最后双方的战线大致稳定在位于今天的中缅边境一线。然而缅甸方面并未就此满足:缅甸军队一度越过今天缅甸同中国云南的边界侵入到今天云南省境内并派人招诱当地土官。然而缅甸如此大规模的扩张行为也掏空了自己的国库,莽应龙死后东吁王朝陷入内乱,15年后暹罗复国并对东吁展开报复性打击。北方的掸族则在中国明、清两代宗主国的庇护下悄然,南部的孟人也复国成功,1752年东吁王朝被孟人所灭。占领了东吁城的孟人向驻守贡榜城(今瑞波)的缅人将领雍籍牙劝降,但雍籍牙拒不投降并击溃了孟族大军的进攻。1753年雍籍牙攻占阿瓦,1756~1757年又连续攻占卑谬、大光(今仰光)和白古,迫使掸邦各首领臣服于己。至此贡榜王朝(又称雍籍牙王朝)已大体统一缅甸。

贡榜王朝自建立伊始就以恢复东吁王朝的疆域为己任,同时和东吁王朝一样的是对中缅边境中方云南一侧的土司地区贡榜王朝是有所企图的。当中国发生明清易代之时恰逢缅甸也正处于战乱之中,各路势力忙于彼此征战,因此中缅边境出现了一段安宁的时光。随着贡榜王朝的崛起又重新将对外扩张提上议事日程: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随即进行了自卫反击;另一方面缅甸对暹罗等周边国家的侵略也威胁到清王朝在东南亚的册封朝贡体系。此时在位的乾隆皇帝面对缅甸这个日益咄咄逼人的区域小霸有心为自己增添一件武功以成全自己十全老人的美名,时任云贵总督的刘藻对乾隆这一心思是有所了解的,与此同时他也清楚边境的危急形势,于是派兵追剿缅兵,结果只擒获5人。然而刘藻却以“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上奏,可他这边刚一上书,那边缅甸就以数千人的军队入侵车里,占领了车里土司衙署所在的橄榄坝,其兵锋甚至深入内地思茅,发文中国宣布车里(西双版纳)为缅甸领土。车里土司的军队一触即溃,刘藻调集3000绿营兵围剿,缅甸主动撤退并一路诱敌深入将一路援救猛阿的大约600人的清军击溃,愤怒的乾隆随即将刘藻革职。

将刘藻革职后乾隆又任命汉军八旗出身的杨应琚就任云贵总督并负责征缅一事。当时中缅边境上分布着若干掸族、傣族土司,有的臣服于中国,有的臣服于缅甸,如今杨应琚则多方招抚缅属土司。明清易代时南明王朝曾和这些西南土司组成反清联盟,清朝建立后欲切断内地与明朝旧属地之间的联系曾多次拒绝诸多属地的内附请求,因此当缅甸崛起后这些得不到中央支持的土司纷纷归附缅甸,如今乾隆为征讨缅甸又想起招抚这些土司,不过效果不佳。对于缅甸当时的内部局势、兵力情况以及缅甸与暹罗的战况等清朝方面几乎一无所知。事实上当清缅战争爆发时缅甸正和暹罗交战,尽管如此缅甸一面围攻暹罗大城,一面令臣服于己的落卓土司攻击木邦土司,抵挡不住的木邦土司退往清兵驻扎的地区。1766年9月24日追击而来的3千缅兵攻击了清军驻守的新街,此时新街守军不足千人,清军在坚守坚持两日一夜后主动撤离。占领新街的缅兵分兵两路:主力沿东北方进入中国境内,在铁壁关外楞木驻扎;另一路二千余人沿伊落瓦底江北上,抵达戛鸠后东向攻入中国境内,再南下截断铁壁关清兵后路。对此毫不知情的云南提督李时升于1766年11月15日抵达铁壁关,结果双方交战4日,互有死伤,但清兵伤亡较大。1766年11月20日缅兵绕道戛鸠的北路兵二千余人由万仞关、巨石关间攻入守备薄弱的腾越境内,仅仅十天时间先后攻占盏达、铜壁关,清兵死伤数十,游击班第战死,战火蔓延至户撒、腊撒地带,严重威胁铁壁关后路。得知缅兵由万仞关攻入后,清兵开始手忙脚乱。提督李时升命游击马成龙带兵900名由户撒前进,又令驻南甸的临沅镇总兵刘德成率所部2100兵自后夹击。但刘德成到达木崖后迁延不前。马成龙率部徒涉渡江时水深没及腰,火药皆湿。缅兵伏兵突起冲杀,马成龙阵亡,除未来及渡江的70余人外八百余兵死伤殆尽。尽管历次交锋要么就是缅军获胜,要么就是战城相持状态,可前线清军一直以大捷向北京报告。纸终究包不住火——得知真相的乾隆将前线将领李时升、朱仑以及负责统筹调度的云贵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处死,清军第二次征缅再次以失利告终。

在第二次征缅过程中杨应琚上报兵部调兵14000,实际共调兵15000。战争中死、伤、病官兵不下三千人(其中战死1100百人,病故1500人),这实际上意味着单靠云南绿营兵已经完成不了对缅战争的任务。但乾隆帝、军机处以及新任云贵总督明瑞都对缅甸仍抱着极其轻视态度——认为杨应琚不谙军事,所以屡战屡败。而缅兵主力不过万人,只需要调集二、三万生力军就可征服缅甸。此时的乾隆甚至已在考虑征服缅甸后如何统治的问题,他还命令两广总督行文暹罗:如果缅王战败逃往暹罗,务必尽力追擒。然而事实上在清军第二次征缅的过程中同清军和暹罗南北两线作战的缅甸已攻克大城,灭亡暹罗。对此毫不知情的清朝大臣有的建议请暹罗出兵配合征缅,却被乾隆一口回绝,因为他认为请藩属出兵帮忙有损大清国威。随即新任云贵总督明瑞展开了第三次征缅行动。明瑞在此前平准噶尔和新疆大小和卓的战斗中立有军功,可这位悍将最终在缅甸战场折戟沉沙——他甚至比此前的刘藻和杨应琚败得更惨:刘藻和杨应琚虽没取得什么胜利,还不断被缅兵击溃,但主力部队尚在;而明瑞展开的第三次征缅行动几乎导致征缅大军全军覆没,连他本人也在重伤后自缢身亡。

第三次征缅的失败终于使乾隆认清了现实:如果说刘藻和杨应琚是失败是因为他们个人不通军事,那么曾屡受乾隆嘉奖并在新疆战事中立下功勋的明瑞败亡而且是几乎导致全军覆没的惨败。为了一雪丧师辱国之耻乾隆任命重臣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与此同时增调1500满洲兵以及3000贵州兵入滇,后来又加派3000满洲兵2000福建水师。他还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考虑联系暹罗等国共同出兵,但却收到了暹罗已被缅甸所灭的消息。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二月傅恒率兵出征。尽管在此之前缅甸方面屡战屡胜,但毕竟两国国力相差悬殊,这次清军集中大军全力进剿,然而即使如此也没能势如破竹战胜缅军,最终双方陷入相持不下的状态。而对缅甸而言:作为老对手的暹罗在达信领导下复国成功并趁缅甸在北线同清军交锋之际对缅甸展开反攻。清军方面同样被这旷日持久的战争耗得精疲力尽。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缅甸国王孟云为应付来自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改善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已对征缅不抱任何指望的乾隆接受了缅甸的贡表,由此缅甸被重新纳入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册封朝贡体系之中:中国得了面子,而缅甸则得了实惠。当然清缅战争间接导致了暹罗复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缅甸这个区域小霸,减轻了云南边境面临的威胁。清缅战争中缅甸曾大量从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火器,目睹过缅甸火器的将领回国后纷纷上书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但乾隆满足于在名义上迫使缅甸称臣的虚名,又受制于“骑射为本”祖训,因此未能对火器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这种漠视间接导致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从此中国进入了多灾多难而又跌宕起伏的近代史。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清缅战争,是18世纪末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损失惨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对缅战争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件。乾隆帝晚年时曾说过,“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术落后。返回后曾上书乾隆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但乾隆皇帝受“骑射为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这场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刚灭了暹罗就遇上清军的进攻。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军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清朝很长时间都不知道是它造成中南半岛上这一大变局,既削弱了缅甸,又挽救了暹罗,而是耿耿于怀在全盛时期无法打服“南荒小夷”。

战事由于清军轻敌冒进三次战机皆失,至第四次战事双方都皆有了匆促的准备由此陷入了消耗战这个厉害的雄主以及对方的雄主依然如此,但是双方的将领因为胶着的战事身心俱疲私下义和,各自伪造和约文本结束了战事。清缅战争期间,清政府一度恢复了对孟拱、木邦、孟艮、整迈等土司的统治,但是随着征缅战事的结束,缅甸备表入贡,清王朝对这些土司旋又不加过问。清政府的这种自己人的观念,在能够维持其藩属体系的条件下,还出现不了多大问题,但在西方国家频频入侵,清王朝的属国皆被列强吞并后,就难免会造成边界领土的纠纷,并使清政府在与列强谈判时处处陷入被动。


北国小野草


缅甸曾是明朝控制的领土之一,后来逐渐脱离成国。明英宗正统年间以后,由于明朝在北部边境被瓦剌重创(土木堡之变),再也无力管理遥远的西南地区,只能任由缅甸发展壮大。明朝灭亡后,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入缅甸,被缅甸东吁王朝扣押。1659年,吴三桂率领清军进入缅甸,向缅甸国王索要南明永历皇帝。从那以后,清朝虽然从缅甸撤军,但也断绝了与缅甸的官方来往。直到乾隆年间的清缅战争爆发。



从1762年(乾隆年间)开始,缅甸的贡榜王朝不断入侵到清朝云南境内,大肆掠夺清朝的财富和粮食。乾隆皇帝最初并不愿意出兵缅甸,他认为西南地区路途遥远,劳师远征只会得不偿失。后来,他查阅《明史·地理志》发现缅甸曾是明朝的领土,就想通过武力平定缅甸。志大才疏的乾隆皇帝对于缅甸的国内形势一无所知,一开始他只是认为缅甸不足为虑,传令让云贵总督刘藻赶快出兵消灭缅甸就可。

云贵总督刘藻只是一介文人,他对缅甸军队的进攻无能为力、屡战屡败,而且谎报军情,最终被乾隆治罪,自刎而死。清军四次更换主帅,多次出击缅甸,均没有改变清朝的被动局面。刘藻后面的第一任云贵总督杨应琚因为兵败被朝廷处死;第二任云贵总督杨宁也因为兵败被撤职;第三任云贵总督明瑞进攻缅甸失败,身负重伤,自缢而死。直到这时,乾隆皇帝才意识到缅甸并非弱国,需要正视其实力。在清朝与缅甸的4次战争中,清军意外发现缅甸军队的火器技术远高于国内,而且他们善于利用雨林伏击满洲的骑兵。缅甸军队知道八旗军善于野战,往往躲在林中用火枪伏击清军,从而造成巨大杀伤。


1769年,乾隆皇帝派遣傅恒、阿桂率领3万清军再次进攻缅甸(第四次清缅战争爆发)。清军水陆并进,步步为营,才稍微改变了以往的颓势。虽然清军的主力一直推进到缅甸中北部,但是奈何缅甸军队火器优良更兼军队数量众多,因此陷入僵持。清军毕竟因为远道而来的关系,导致将帅水土不服,士兵减员严重;缅甸军队亦遭到严重损失,不愿意继续再与清朝作战。双方的主帅最终都同意了议和,私下缔结条约,各自退兵。

清缅战争虽然是缅甸挑起的,但是清朝凭借国力雄厚,所以占据着主动进攻的位置;缅甸军队虽然骁勇善战,但毕竟自身的国力渐渐不支,所以最终选择了妥协。如果就战争结果而言,是清朝自己败了。清朝虽然用武力维持了名存实亡的藩国朝贡体系,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征服缅甸的效果。


前后4次清缅战争暴露了清军的真实作战能力:善于野战,弱于攻坚。全盛时期的大清王朝竟然遭到缅甸的重创,损兵折将不说,实际一无所得,直到18年后乾隆才得到缅甸王朝的一张所谓称臣纳贡的表。在清甸战争中,清朝耗费了白银约一千万两、折损将士无数,其中不乏有名臣猛将,多位封疆大吏直接或者间接地因为这次战争而去世。就连第四次战争中的清军主帅傅恒本人也因为远征缅甸,水土不服而染病卧床,回国不久就猝死了。

另外,清军的劣势也在战争中充分暴露了出来,诸如战术僵硬、火器落后、军队腐朽等问题无一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由于清朝最终在“赢得面子”的条件下宣布自己获胜,使得乾隆皇帝本人更加骄傲,反而加速了乾隆晚期的腐败统治。其实,如果清朝能够在乾隆时期进行一场类似于同时期的欧洲国家那样的军事变革,那么到了后来的鸦片战争时清军可能不会这么被动。


中外历史


地点:中缅边境 时间:1762年–1769年

清朝兵力:63000 缅军:52000

清伤亡:11000 缅军:19000

结果:缅甸贡榜王朝胜,但向大清朝贡,大清得面子


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缅甸贡榜王朝让中国云南境内的土司进贡,在遭到拒绝后出兵攻打云南,清政府才派兵回击。这场战争耗死了清朝四位大臣,花费1100万白银,最后仍旧失败了,乾隆帝晚年也说过“五十多年8桩战事,就征缅甸这桩不算成功”,清缅战争也是乾隆“十全老人”中争议最大的。

乾隆估计都不知道这场战争给中南半岛的格局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清朝进攻缅甸的时候,缅甸正和它的老冤家暹罗王朝(泰国)死磕,刚刚打败暹罗就赶上清朝的进攻,不得已只能留下几千人驻扎,匆忙回军防御清军。郑信(现在泰王室的元婴期老祖)就利用了这个大好时机,打败国内其他势力,击败缅甸军队,掌握了暹罗,造就了东南亚一个强大的王朝。

至于得到了什么,这个怎么说呢,清朝毕竟在军事了失败了,不过缅甸国立弱小,打不起持久战,只能议和,清朝得到了表面的胜利,缅甸又回到东亚朝贡体系,清朝有了面子,缅甸得了好处。其实我觉得清朝得到的是战后南方边境百年的安宁,这个局面一直到现在,这种局面对两国人民和政府是异常宝贵的。

“诸位啊诸位,想看更多优质回答,关注一下呗,求你,哈哈😄,开玩笑哈”


伊犁之南


清缅战争是指的清朝乾隆年间,清朝与缅甸之间围绕边境领土和资源控制权而发生的一场战争。本次战争历时七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可是并没有真正征服缅甸。双方均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单从军事上看是清朝败了,就连乾隆皇帝这么好大喜功的人,都说缅甸战事不算成功。回到问题,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给清朝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是清朝得了面子,缅甸得了实惠,缅甸名义上臣服清朝,其实双方最高领导都没达到预期的效果,清朝认为连一个番邦小国都收拾不了,很憋屈。同时清朝在这次战争清朝花费巨大,给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又加重了。雍正皇帝攒下的钱都被乾隆花了了。


其次,清朝这场战争虽然败了,但是也有益处,因为这一场战争也让缅甸认识到了清朝的的国力强大。由此建立了双方二百多年的和睦关系,使缅甸以及东南亚各国不敢入侵中国。

最后,我要说的是清朝发动这次战争并没错。因为缅甸经常入侵中国,使中国的主权受到威胁。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本来可以早点结束,以避免双方的损失加重,可是乾隆帝为了面子非灭了缅甸不可,最后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局面,这是不可取的,再者清朝没有在这次战争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战法啦,火气的运用啊,使自己与世界先进的国家差距越来越远,为鸦片战争的惨败埋下伏笔。这点让人惋惜。


楚风说历史


“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这是乾隆皇帝的原话,可见他也认为这场名义上胜利的战争其实是失败的。不过为了十全老人这个称号,怎么着这场战也得赢不是?

刚刚在百度上看到双方记载中的和约,中国方面

一、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

二、缅甸永不犯天朝边境;

三、缅甸将所有清朝战俘释放。


而缅甸方面的记载:

一、逃往云南的所有缅属土司,清朝都要交还给缅甸,并承认缅甸对所属土司的主权;

二、所有战俘一律释放;

三、商道重开,准许两国商贩自由贸易;

四、每隔十年两国君主交换使节,互通友善书信,并致送礼物。

你看了这双方记载不一样的同一个条约,你作何感想?再想想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时中英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你又有何感想?个人认为,中方的记载不过是为了清朝的面子,乾隆皇帝的面子罢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缅甸称臣纳贡,尊我朝为天朝大国,目的便达到了。所以,你问清朝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什么,个人认为,以天朝自居,我朝是君,缅甸是臣,维持了朝贡体系。除此之外,这场持续时间长,耗银量巨大,死伤人数众多的战役还挣回了啥?我也不晓得了。

中国封建时代一直认为本朝乃天朝大国,尔等蛮夷谁敢不服?外交,哪有什么外交?(直到晚清,朝贡体系彻底被打破,才有个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所谓外交不过是朝贡纳岁,然后皇帝进行了赏赐,赏赐往往又是大手笔,礼多人不怪嘛,这样才能彰显天朝气质。而朝贡的物品,皇帝一般都是表面说好,一转眼就丢仓库了,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简单地说这就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但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这样的买卖乐此不疲,买卖做得越大,赔本越多,但这样的皇帝反而是后世的楷模。乾隆这样好大喜功的皇帝当然也不例外了,缅甸称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其余的,管它呢。事实上缅甸在此之后很多年都没有上贡纳表,乾隆肯定不高兴了,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清军不适宜缅甸的气候,再一次发动一场对缅的战只会增加伤亡。事情也只能这样收场了。


夜晚睡觉的蝙蝠


得到了什么?得到了面子!对了,还得了缅甸“去年买了个表”送给乾隆!

且不说清缅战争的经过结果,这明摆着就是个契机,从整体上对清朝自身的一个认知,如果说乾隆能在这个时候意识到双方火器上的差距,并开始购置西方先进的枪支以及聘用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从而仿制枪支,增强国力,后面也就没有八国联军什么事了,依然是超一流的大国!毛主席说:“只有枪杆子里出政权”!一点也不假。

言归正传,清缅战争顾名思义就是清廷和缅甸的争斗,其实质就是为了争夺双方边境的领土和资源的控制权。了解过的都知道,这场战争实际上就是清廷败阵,缅甸也伤亡惨重!

一:双方交战兵力及伤亡

清朝: 63000人、 伤亡11000余人、死亡4000余人

缅甸: 52000人、伤亡19000余人,死亡14000余人

二:结果是缅甸最终为了应付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求和,还送了一块表(原来“去年买了个表”缅甸早就用了),双方还签订了协议;

双方历史记录的协议内容除了(不侵犯中国边境之外)其他内容都一样

然而缅甸并不满足这份和约,中国也因为缅甸没送贡表所以也就没有交换缅属土司,但是双方都无力再战,乾隆自己也说:“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清缅战争总共有四次,清朝皆败阵下来,还损失了明瑞、阿里衮(病逝)、傅恒(病逝)等大将,死伤人数众多,耗费了白银几千万两,结果却仅仅夺得了几个土司,相比明朝,几个月就把缅甸给干趴下了,真的是不能比,最主要还不反省。

三:给清朝带来了什么?

首先是影响了中南半岛的格局;救了即将被吞并的泰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让缅甸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大,即使武器先进,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双方的差距,后面两百多年一直都没有侵犯中国边境;同时削弱了清朝的国力,乾隆之后无盛世。

事实证明用明太祖朱元璋的观点就是打就要打残,别拖拖拉拉!要是当时尽力拿下缅甸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羽评历史


乾隆帝一生杀伐决断,号称“十全武功”,可在这十全武功里,唯一掺水较多的就是清缅战争,清朝看似赢了,实际上每次战役都输了,赢只不过赢在虚名上,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很多人都认为清缅战争,清朝军队赢了,其实几次主动进攻,清朝没一次全身而退,基本的战略目的都没有达到,反而因为用人失当屡次失败。

1762年,缅甸军队主动发动进攻,进兵今天的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被迫反击,当时的缅军采取游击策略,打了就跑,负责清缅前线战事的云贵总督刘藻,连缅军的毛都没抓着一根,却凑着缅军劫掠收获颇丰,退往国内之际,向乾隆帝具奏清军取得重大胜利的捷报,搞得清廷上下自我良好不已。

但这种事显然经不起时间推敲,来年缅军就卷土重来,刘藻进兵迎敌,却铩羽而归,刘藻并不反省自己,反而责怪下属贪功冒进,致损失惨重,乾隆帝不是傻子,直接把刘藻撸到了湖北巡抚的位子。

总督到巡抚,那是降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乾隆帝对刘藻不满意,刘藻也是胆小怕事,不待赴湖北任上,自杀死了。


继任的是杨应琚,历任督抚要职,按说政治经验丰富成熟,等他到前线的时候,缅军已经主动撤退,杨应琚觉得无聊,反而向缅甸下战书。

说自己带了陆军多少,水军对少,实际上当时清军仅有陆军2万余人,水军就是吓唬人乱说的,可把缅甸吓坏了,举国应战,迅速组织起3万精兵。

这就麻烦了,清缅军队一接触清军就漏了底,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缅军不但追着清军打,还再次入境劫掠了一番,杨应琚也不是实在人,向乾隆帝报告杀敌数万。

乾隆帝一对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直接让杨应琚自杀谢罪,接下来是明瑞,乾陵帝的小舅子,可明瑞这小子比较倒霉,乾隆帝让他好好教训教训缅甸军队,明瑞就带人孤军深入缅境两千多公里。

最后都没来得及开打,三万士兵由于疾病瘴气,就剩下了不到一半,明瑞不久也病亡。

这时候地大物博的优势显现了出来,缅甸是小国,虽然在军事上不吃亏,但却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腾,熬不住,因此主动求和。


打架嘛,谁先认怂谁输,这就是缅甸战败的由来,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但要说给清朝带来点什么?肯定是面子啊!

被人打了脸别人能认错,这也是奇功一件!


历史三日谈


我注意到上面几个答案多在强调清缅战争中清朝的军事失利,对问题“清政府从中获得了什么”的回答稍显不足。

清朝和缅甸的军事战争结束于1769年,两国关系的最终确定却要等到1790年,缅甸王孟陨上标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双方约定十年一贡,这标志着缅甸加入清朝的封贡体系。固然,对于清朝而言,这确实是面子的问题,但也通过这种方式有一些实际的收获(当时并未划定边界)。在此引用一份19世纪英国驻华外交官的记录作为说明。

这位外交官名叫庄延龄(E. H. Parker),他同时还是一位致力于中国语言、宗教和文化研究的汉学家。1888年起,庄延龄游历于东南亚各地,并于1891年赴缅甸担任“缅甸对华关系国家顾问”。

我们都知道,1886年英国发动了第三次英缅战争,导致缅甸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一行动随即引发清朝和英国关于中缅边境的外交纷争。庄延龄在缅甸的职责,就是协助英国官方处理缅甸与清朝的关系。

根据英国政府的报告,庄延龄认为清缅战争的失败尽管在乾隆皇帝的辉煌一生中是个瑕疵,但他凭借娴熟的外交获得了最终胜利(but in the end his diplomatic adroitness prevailed.),缅甸对清朝的“十年一贡”,使英国在处理缅甸事务时,必须兼顾封贡体系约束下的外交问题,给其吞并缅甸的计划实施带来了麻烦,这个麻烦正是指中英滇缅边界谈判。

早在英军吞并缅甸前,云南巡抚唐炯就察觉到英国占领八莫之地(蛮莫土司属地)后,势必要对中缅边境的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曾纪泽、薛福成等人很早就开始计划与英国展开谈判划界。至于边界谈判的效果,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HuiNanHistory


一句话概括:清朝获得了面子,缅甸赢得了实惠!

自号“十全老人”的乾隆,其实这十场战争基本上都赢得不怎么光彩。其中,清缅战争算是最为丢人的一战。



在这场战争中,缅甸军队都已经开始持有西方的先进火器,对清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也使得战争打得相当苦难,前后打了七年都没能击败缅甸。最后,是因为缅甸国王孟云为应付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派使奉表纳贡,给了清朝一个下台阶才结束。

整场战争下来,清朝损耗巨大,却无半寸之功,如果不是中南半岛局势变动,再打下去清军也赢不了缅甸。



不过清缅战争还是给清朝带了一个好处和一个机遇。

一个好处是:改变了中南半岛格局;

清缅战争爆发时,缅甸正和它的死敌暹罗交完战。费尽力气刚灭了暹罗大军就遇上清军的进攻。当时,缅甸全数军力几乎都抽调到前线抵御清军,国内空虚,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这就给暹罗的郑信有可乘之机,借此机会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



暹罗的复振,使得中南半岛的格局发生了巨变,缅甸不得不寻求与清朝的议和,回过头来防御暹罗。这样一来,清朝在中南半岛的外交上就得以占据优势,朝贡体系也得以维持下去。

一个机遇是:认识到西方火器的威力;

清缅战争,清朝之所以在综合国力占绝对优势之下,都无法击败缅甸,武器装备的落后是主要原因!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西方火器的巨大威力,对自身火器技术的落后有所触动。战后都曾上书乾隆,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或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



然而,保守迂腐的乾隆受“骑射为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这让中国错失了改良自身武器装备的机会,也为日后鸦片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