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一曲軍歌半世情

顏 嫣

「紅色記憶」一曲軍歌半世情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詞作者公木展示1989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頒發的紀念牌 長春市檔案館藏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揹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

這首氣勢磅礴、鏗鏘有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人人耳熟能詳,它傳唱多年,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投身軍旅、報效祖國。這首歌的詞作者是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教育家公木。

「紅色記憶」一曲軍歌半世情

公木,原名張松如,筆名公木、木農等,他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橋》、電影《白毛女》《英雄兒女》等創作主題歌歌詞,參與修訂歌曲《東方紅》歌詞,著有多部在學術界頗有影響力的論著,其研究成果在海內外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2002年,公木先生的夫人吳翔女士將公木自1947年至1998年的日記、筆記、講稿、著作,以及部分照片和評介資料等捐贈給長春市檔案館。

翻開公木先生的相冊,有一張照片讓人印象深刻。照片中公木雙手捧著一個鑲嵌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的紀念牌,神情莊重。他手中那塊閃閃發光的紀念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特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詞曲作者製作的紀念牌,也是對軍歌詞曲作者的最高褒獎。

說起軍歌的創作,還要追溯到1939年。那一年,公木被調到位於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政治部宣傳科任時事政策教育幹事。業餘時間公木喜歡寫詩,當時,他與宣傳科的朝鮮籍音樂指導、青年作曲家鄭律成同住一個窯洞,兩人決定創作組曲《八路軍大合唱》。曾在八路軍第120師參加過抗日戰爭的公木,十分熟悉八路軍的生活,一口氣寫下《快樂的八路軍》《八路軍進行曲》等8首歌的歌詞,把他對中國共產黨、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敵人的憤恨傾注到歌詞中。鄭律成為之一一譜曲。經過反覆琢磨,這組大合唱才最終定稿,隨後在八路軍官兵中迅速傳唱開來。組曲中的《八路軍進行曲》,從抗日戰爭唱到解放戰爭,又唱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5年,這首歌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7月25日被中央軍委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1989年8月2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副主任周克玉親切接見了公木及其夫人吳翔、鄭律成的夫人丁雪松和其女鄭小提(當時鄭律成已逝世),並向他們頒發了鐫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歌譜的紀念牌。楊白冰還代表中央軍委、解放軍三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和總後勤部)對他們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作出的特殊歷史貢獻表示了衷心感謝。

得到如此高的嘉獎,公木並未張揚,領獎後默默返回長春。他以此為榮,卻從不炫耀,認為這不過是為革命事業做的分內事而已。他僅將報道受嘉獎一事的1989年8月3日的《解放軍報》和他手捧紀念牌的照片珍藏起來。

原載於《中國檔案報》2018年7月27日 總第3251期 第二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