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这里的枣农重拾信心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驻策勒县策勒乡托格拉克艾格勒村工作队根据村里农作物种植结构实际,建设红枣科学管理示范园,通过致力培训枣农管理技术,提高单产和品质,帮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日前,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村内31名枣农参观了红枣示范园,让枣农与林果业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红枣管理经验技术。

他们让这里的枣农重拾信心

托格拉克艾格勒村共有7500亩耕地,近2000亩是红枣。其中骏枣1500亩,五年以上树龄的超过1000亩。然而,这么多枣树,这些年来却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原因主要是枣农没有掌握种植管理技术,产量普遍偏低,骏枣平均亩产才150公斤,枣农对种植红枣渐渐失去了信心。

如何充分利用好村民手上现有的资源,提高种植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把现有的这么大面积的枣树管好?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驻托格拉克艾格勒村工作队认真思考,与村两委干部多次开会讨论,同村民沟通协商。

“技术不行,请技术员来手把手地教;投入不足,单位做后盾捐赠一些;销售有困难,我们提前联系销售渠道。总之,就是要咬紧牙关,把红枣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打通做好,以示范园为龙头,以点带面,最后达到辐射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目的。”工作队队长张新杰坚定地说。

“大家看,通过施有机肥、降低树体高度、加强花期管理,重视夏季修剪,示范园的枣树叶子绿油油的,每个枣吊都很长,枣子把树枝压得都快垂到地面上了。而村民自己管理的枣树,大多叶子偏黄发蔫,挂果率很低,树枝都挺着呢,对比还是非常明显。”工作队邀请的新疆鑫园金果农业公司专家边比划边形象地说道。

工作队队员阿不来提说:“我们还筹集资金在示范园里养了150只鹅苗,等鹅苗长大后免费分配给贫困户。这批鹅大约有130只母鹅,1只母鹅一个冬天约产蛋100多枚,1枚蛋约6-8元钱,一只鹅就卖蛋收入近千元。鹅在示范园里养既省去了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又可以增加枣园的综合收益。除了养鹅外,还可以在枣林套种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菜,附加的农产品收入也很好。”

和田日报通讯员 李满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