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老路上的拼多多!「拼假貨」,鮮花、掌聲背後的致命殤

北京時間7月26日晚間,拼多多在上海、紐約同時敲鐘,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市場。紐約、上海兩地的敲鐘儀式也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送上了內地新晉富豪的寶座。

上海、紐約兩地同時敲鐘;首次由單獨的非企業相關人員完成上市敲鐘儀式……在納斯達克的歷史上,拼多多開創了許多先例。

走在老路上的拼多多!“拼假货”,鲜花、掌声背后的致命殇

刷新最快上市記錄!

從2015年9月上線到上市,拼多多僅用時兩年11個月,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快上市紀錄。拼多多有何能耐,突破由阿里、京東、唯品會組成的看似已定的電商格局?

龐大的用戶基數。與京東、唯品會不同,拼多多的低價策略,抓住三四線城市以下用戶對於價格敏感的需求,不到3年時間迅速積累超3億用戶。低價的差異化競爭,完美避開了天貓、京東等巨頭向高端市場拓展的正面競爭,實現短時間快速擴張。

拼多多“新”電商模式。拼多多,拼著買更便宜!這句廣告詞,相信大家耳熟能詳。邀請參與拼單、助力砍價、分享領紅包等玩法,通過社交分享的模式,不僅提高了趣味性,同時拼多多獲客成本大大降低,另外拼多多顧客對工廠的模式,大大壓縮了供應鏈條,真正實現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實現長家和顧客的雙贏。當然,這一切的前提,與迅速崛起的微信社交平臺和小程序分不開,而這是其他電商平臺所不具備的有利條件。

伴隨鮮花、掌聲的,必然少不了荊棘密佈

流量紅利、低價需求、山寨假貨,拼多多正在經歷的,是很多電商走過的老路。

正如拼多多創始人、CEO黃崢所言,上市只是“起點”。這家中國排名第三的電商平臺,平臺假貨頻出也成為了眾人吐槽的點。

前幾日“小米新品”電視更是成為了業內廣泛關注的點,7月28日創維電視官方發佈嚴正聲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打響了品牌在拼多多平臺維權的第一槍。7月29日,童話大王鄭淵潔向全國掃黃打非辦和國家版權局舉報拼多多銷售盜版皮皮魯圖書。

鄭淵潔表示,通過讀者舉報,發現拼多多“星寶寶家居生活專營店”銷售侵犯自己著作權的盜版皮皮魯圖書。經律師證據保全向拼多多取證購買,收到的圖書確為盜版書。封底的防偽標識竟然是印上去的。拼多多“星寶寶家居生活專營店”未向消費者展示“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18條規定,銷售侵犯著作權複製品,是刑事犯罪,將承擔刑事責任,判三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消費者可以向銷售盜版書的商家進行索賠。

拼多多作為平臺,對企業上線銷售的產品進行審查是本職,對於平臺上存在的大量“山寨”產品,平臺難辭其咎。而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向媒體回應稱,“淘寶經歷過的苦難,拼多多一個都不會少,平臺打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接下來,拼多多必須處理好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從源頭上杜絕假貨;同時下大力氣整治假貨銷售問題,進一步肅清平臺環境,還消費者一個正規、安全的購物環境。拼多多的低價策略能短時間內聚集人氣,但是從長遠來看,升級商業模式,完成從低價策略向高性價比的優化升級,同時加強物流、服務體系的建設,才是實現持續良性發展的關鍵。

打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當然,出現假貨問題的電商平臺並不止拼多多一家,電商平臺假貨問題頻頻見諸報端,當然各大平臺也一直與製假售假的賣家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然收效甚微。其核心原因還是售假風險太低,除了少數大牌會聯合執法將製假售假者繩之以法,大部分假冒仿劣產品,並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對於平臺來說往往就是關店了事,這並非治本之法也非長久之計。

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就認為現在製假售假“成本太低”。他說,犯罪收益遠高於犯罪成本,容易造成製假售假犯罪的累犯、再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科技委主任張也認為,法律目前對製假售假的處罰力度還不夠,製假售假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很低,帶來的威懾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製假售假者敢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試法,假貨打而不絕。

看來,要杜絕假貨問題,提高製假售假違法成本是關鍵。國家要從立法的角度,完善打假相關的法律體系,像打擊假幣、打擊酒駕一樣打擊造假售假行為;各大電商平臺完善對商家的監察體系,建立企業“黑名單”;同時消費者增強法律意識,敢於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相信到那時,假貨問題才能得到真正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