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他们心中燃烧着军人“不相信完不成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信念,用这种信念感染着身边的“执行战友”,他们是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人民子弟兵。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离队不忘本、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把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带到了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不忘初心、克难攻坚、勇于担当,为襄城县人民法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切实在法院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保持荣誉做表率,争做作风优良的“排头兵”。值此八一建军节91周年来临之际,特以此文,向所有现役、转业军人及其家属致敬,你们辛苦了!节日快乐!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黄克理--解放军新疆军区乌鲁木齐某高炮部队服役照片)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黄克理——从军十八载,退役不褪色,默默去耕耘,执行“老黄牛”

他,曾是一名正营职干部。18年戎马生涯战功显赫,参加战斗一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获得嘉奖六次。他转业到法院,不弃军人本色;他是执行局的老黄牛,在法院执行岗位上延续着部队特有的传统和作风——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他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参与“战役”带头冲锋。

因为他是襄城县人民法院中年龄最大的一线执行法官,且为人和蔼、实在,无论是本院的同事,还是来执行局处理案子的当事人,都亲切的称呼他为“老黄”,以表示对他的尊重和热爱。在黄克理的办公室里,每天都有来调解案件的当事人,黄克理从不摆出法官的架式,总是很热情的接待当事人,平和的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

“我是一名法院工作人员,手上端的是人民的饭碗,老百姓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只要社会需要,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会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奉献自己,发出光辉,无怨无悔。”黄克理这样说。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宋东明--解放军山东军区某地勤部队服役照片)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宋东明——执行战线上的优秀“老兵”申请执行人眼中的“及时雨”

军人是飞翔的鹰,从天到地都充满战斗的勇气。军人是大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艰难所阻。虽退伍多年但转业执行干警宋东明依然随时保持着军人的战斗姿态。

他刚强血汉,十年执行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铁腕办案。早上,当人们还在梦乡时,宋东明就已经出发了,晚上,经常蹲守到深夜,风里来、雨里去,从不叫苦叫累。他承办的每一起案件,都是“韧”的战斗,坚持、坚持、再坚持。为实现目标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去努力、去奋斗。

“案件执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的,需要利用早上、中午、晚上、周末等被执行人休息的时间错时寻找。作为一名执行干警,每当面对当事人那焦虑的神情、期盼的眼神、一次次迫切的催问,我唯一的选择就是坚持不懈,案件不结,誓不罢休!” 宋东明说道。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马帅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某高炮部队服役照片)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马帅民--睿智与温情并存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往昔,穿上军装,他是一个兵,军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不怕困难、忍耐性强的品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今,穿上制服的他成为一名执行法官,他头顶国徽,胸佩天平,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执行难”这座大山,他有着愚公移山的信念。

无论风里雨里,还是酷暑严寒,他不是在执行中,就是在执行的路上。他凭着一股韧劲,破解了一道道执行难题。一个个镜头记录了这位“执行老兵”既平凡又真实的故事。每次集中执行行动,他总是冲锋在前,因而落得“拼命三郎”的美称。工作中他不管分内分外的事,只要同事招呼一声,他就像自己的事一样,认认真真操办。对于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等案件,如果一味地采取强制措施,反而会激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这类案件,马帅民坚持温情执行,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对于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件,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当一个个申请人拿到执行款喜笑颜开时,当一面面锦旗送到他手中时,他总是更坚定地告诉自己,他的手中坚决不能有“法律白条”!

就是这样一个人,凭着一股“韧劲”,面对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他用自己的睿智和温情,唱响了一曲军人之歌,诠释着一名执行干警的庄严使命!破解了一道道执行难题,他就是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的老兵——马帅民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王光辉--武汉消防武警支队武昌中队服役照片)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师旭磊--解放军济南军区某通信团服役照片)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仲聪聪--解放军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某步兵连服役照片)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田帅兵--解放军沈阳军区某步兵连服役照片)

2018年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又有四位退伍老兵,脱下庄严的军装,穿上威严的制服,他们完成了从军人到执行干警的华丽转身。

四位退伍老兵参与到执行工作中后,主动作为意识极强,主动领受任务,及时落实配合方案。执行工作的性质就是要东奔西跑,抓紧时间寻找线索、查封财产、抓堵被执行人,否则就会耽误最佳的执行时机。四位退伍老兵在军营磨砺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们把勇于担当、干脆利索、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带到了执行一线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四位老兵奋战在执行一线不忘军人本色,始终保持着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作风,以身作则,勇于担当。面对矛盾冲突激烈的执行案件,他们始终像军人一样不怕危险、挺身而出。

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时刻,襄城县人民法院不断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常态开展“春雷行动”“夏日雷霆”“假日执行”“凌晨行动”等执行攻坚行动,面对人少案多的压力,四位退伍老兵主动承担起房产、工商查询查封的任务。每天奔走在工商、国土等部门的路上,承担起了繁重的工作任务。“一切为了执行,一切服从执行”,成为老兵的自觉行动。为了顺利结案,他们加班加点,起早贪黑,从不叫苦喊累。

四位退伍老兵,是千千万万执行干警的一个小小缩影,却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执行攻坚的前路。襄城县人民法院的年轻执行干警们,纷纷以他们为榜样,牢记使命显正义,不忘初心砥砺行,决战执行,风雨兼程!

许昌「八一特辑」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攻坚路上的“老兵们”

(李扬——黑龙江武警边防总队漠河大队北极机动队服役照片)

李扬——中华儿女多奇志,投笔从戎,精忠报国。炎黄子孙不忘本,学有所成,建设家乡。

无论是当年投笔从戎,效命疆场,还是今天选择考入政法队伍,他自觉地将人生价值与国家需要紧密融合,体现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担当与使命。虽然看起来身体瘦弱,但曾经身为边防军人的他,骨子里有股军人坚韧不拔的劲,身体里更有着惊人的能量和热情,正因为如此他被委以特殊任务,成为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攻坚克难路上的专职宣传员。他能拿笔,也能握枪,穿过校服,着过军装,而今更是政法队伍里的“小前锋”,他在最美的年纪选择最帅的角色,他就是祖国新时代的新青年--李扬。

91年,人民军队如钢铁长城,用青春谱写着中国的辉煌;91年,人民军队如巍峨昆仑,用生命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革命军人的灵魂,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长征精神、上甘岭精神是人民军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等一代又一代军人对党的赤胆忠心,铸就了永恒的灵魂。

复转军人是襄城县人民法院队伍中的一支特殊团体,他们经历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锤炼,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面对责任,勇于担当,全体襄法干警将向他们学习,牢记宗旨、恪尽职守、廉洁司法、奋力拼搏,更好地承担起日益艰巨的司法工作任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杨华 李扬 崔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