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引發「罵戰」,貝殼商業模式爲何難以服衆?

今天,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與貝殼找房CMO宋琦之間的互懟,被騰訊房產原創平臺“T房產”曝光。

說的是7月27日胡景暉在朋友圈中轉發了一篇文章《貝殼員工不堪重負微博求援 虛假繁榮背後商業模式引人深思》,並在其下評論指出宋用2000萬的廣告費讓163刪了負面稿。

宋琦隨即回應,指出胡景暉曾公開承認發黑稿,還揪出了小九九,爆料兩人曾討論怎麼抵制58的高收費。

相比6月12日鏈家董事長左暉與58同城CEO姚勁波的那場朋友圈中高深的“看天象”互懟,胡宋兩人已經上升為赤裸裸“罵戰”了。

雖然對戰的朋友圈已經被胡景暉刪除,但有截圖留證。上圖(來源T房產):

一篇文引發“罵戰”,貝殼商業模式為何難以服眾?

一篇文引發“罵戰”,貝殼商業模式為何難以服眾?

引發互懟“罵戰”的文章

百度《貝殼員工不堪重負微博求援 虛假繁榮背後商業模式引人深思》這篇文,還有兩條存活,第一條點進去已經404了,第二條還能看。

一篇文引發“罵戰”,貝殼商業模式為何難以服眾?

  • 文章揭露,近日微博上頻繁出現鏈家業務員的“哀求”微博,拉攏客戶或親朋好友下載註冊貝殼找房APP。
  • 文章質疑,貝殼是不是“依靠營造虛假繁榮的假象,以獲取下一輪的融資?”
  • 指出貝殼商業模式先天殘缺,鏈家既是中介行業制定遊戲規則者,又是參與者,如果其他中介將最寶貴的客戶資源對鏈家完全透明,貝殼找房平臺的公正性和安全性將無法得到保障。貝殼所遵循的商業模式,非但未能解決行業痛點,反而催生出了新的威脅。
  • 並指出貝殼找房 CEO 彭永東關於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回應“透露著心虛”,“毫無分量”,“沒有將貝殼的邏輯和商業模式解釋清楚”。

是不是如胡景暉朋友圈所言,貝殼找房給163(網易)投了2000萬以刪除這篇負面稿,不得而知。但是,近日貝殼找房確實宣佈與網易房產達成了戰略合作,且宣傳攻勢正在來襲。

與此同時,7月30日,貝殼也通過網易房產深度報道平臺“地產壹線”發了一篇文,回應:公司員工成功推廣用戶下載貝殼app並登陸,就可以獲得15個貝殼幣,同時獲得在貝殼APP上的展位;公司被員工限制了100個推廣的獎勵上限,但沒有要求經紀人必須完成100個指標,是否願意做,取決於員工自己。

胡/宋其人

地產圈業內人對於胡景暉都很熟悉。我們先來說說“新人”宋琦。

一夜之間席捲了大街小巷、世界盃期間刷遍屏幕的黃軒代言的貝殼找房廣告,背後的操盤手就是宋琦——貝殼找房CMO(首席市場官)。

據媒體報道,宋琦自己起了個花名“佩奇”,是在市場一線打拼15載的營銷老司機。在加入鏈家之前,曾先後擔任聯想ThinkPad品牌總監和搜狗科技市場高級總監。

一篇文引發“罵戰”,貝殼商業模式為何難以服眾?

一篇文引發“罵戰”,貝殼商業模式為何難以服眾?

在今年5月份做客脈脈時,宋琦說了一段話:鏈家和貝殼找房的定位確實是不一樣的,貝殼找房從出生就是一個互聯網平臺,它是一個技術驅動的、數據驅動的互聯網平臺,我們更會強調我們在技術、數據、科技方面的能力,更強調我們是開放的,是一個平臺屬性,賦能和服務其他商家。

胡景暉大家相對熟悉,2001年12月至今,一直在我愛我家,負責北京和全國的市場與戰略研究,企劃與品牌、業務推廣及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

貝殼模式為何難以服眾

貝殼找房於今年2月底橫空出世、4月正式推廣、6月暖男小生代言廣告鋪天蓋地、7月鉅額投放世界盃廣告……一直處在巨大的關注度和爭議聲中。

一位在房產經紀行業從業近20年的資深人士告訴【地產銳觀察】,貝殼商業模式一直難以服眾,主要在於:

第一,貝殼誕生的首要目的是為了上市。

今年3月22日微信公眾號【房地產和互聯網思維】發了一篇文章《一箇中介從業者對德佑地產的三點疑問》,文後附上了網上一篇來自21世紀不動產意向加盟客戶撰寫的《十問德佑》。

第5問指出:鏈家在2016年4月獲得的B輪融資是60億元,這份包含著對賭的融資,若不能在B輪資金到位5週年內完成IPO,投資人有權要求回購,並要求每年8%的單利計息。IPO的壓力,可能才是鏈家急於推出加盟這個陣地的原因,並試圖在上海鏈家一年離職近萬人的情況下,抬出源於上海的德佑這個品牌。

2016年,界面曾報道《鏈家正式啟動IPO,對賭五年內完成上市》,也指出,一位投行人士透露的鏈家項目投資計劃書披露了鏈家的對賭條款:若公司(鏈家)未能在B輪交割日後5週年內完成合格的首次公開發行(即在上海、深圳、美國納斯達克/紐約以及香港上市,包括但不限於通過借殼等方式,或在經持有1/2或以上B輪股權及B+輪股權的投資人認可的其他證券交易場所公開交易),投資人有權在該情形發生後的任何時間要求回購,回購價格為基本投資價格+每年8%(單利)的回報。

一篇文引發“罵戰”,貝殼商業模式為何難以服眾?

鏈家為什麼一直上不了市呢?有業內人士曾經分析,資本雖然追捧,互聯網大鱷及地產大鱷接連“榮幸”地躋身成為鏈家的股東,但房地產中介行業存在的不規範性、政策監管層面的制約以及對賭協議的五年之約,成為鏈家IPO的不確定因素。

為什麼改名貝殼後,就有希望能夠在五年對賭之約到期前上市呢?

上述從業近20年的房產經紀行業資深人士分析,一方面,鏈家之前的直營店模式太重,在上海、深圳等南方城市一直難以深耕,難以形成北京這樣的規模,必須轉換髮展方式。

另一方面,如宋琦今年5月份做客脈脈時強調的那段話,涵義深刻:鏈家和貝殼找房的定位確實是不一樣的,貝殼找房從出生就是一個技術驅動的、數據驅動的互聯網平臺

他認為,易居(02048.HK)7月20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對於貝殼來說是個好消息,易居下面也有個二手房領域服務

平臺“房友”,說明這種二手房領域服務“平臺”公司,是受監管層認可的。

一篇文引發“罵戰”,貝殼商業模式為何難以服眾?

“加盟德佑,房源上了貝殼找房的中介,你們賺錢嗎?”

“剛加盟,還不知道!”

第二,貝殼是否真為加盟的中小中介考慮,實現互惠互利?存疑。

目前,鏈家一分為三:直營、加盟以及找房信息平臺,對應的品牌產品分別為鏈家地產、德佑地產和貝殼找房。

德佑地產原為上海本地的房地產中介企業,2015年與鏈家合併。《十問德佑》的第7問指出:在2017年的下半年,鏈家曾使用“中聯”品牌進行加盟試水,但後來改換“德佑”。

中聯也是鏈家於2015年收購,此前中聯地產在業內有25年曆史、口碑,是深圳老牌中介,如今已經成為塵埃。

上述房產經紀行業從業近20年的資深人士透露,只有加盟了德佑的中介公司,才能使用貝殼找房平臺的ACN經紀人合作網絡(Agent Cooperate Network),學習應用鏈家經營方法論。如果中介企業沒有加入德佑,把房源放在貝殼找房平臺上,就和58同城、安居客無異。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德佑在地方城市吸引中小中介加盟風風火火,勢頭良好,德佑官網信息顯示,德佑已進入22座城市,簽約門店突破1000家,旗下經紀人超過8000人,跨品牌合作成交比例超過60%。

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加入德佑的中小中介賺錢嗎?

上述房產經紀行業從業近20年的資深人士透露,德佑要求加盟店的二手房交易佣金比例設定為1.8,如果低於1.8成交,將被摘牌,並沒收加盟保證金。顯而易見,地方小中介經紀人的成交能力,沒法和鏈家的經紀人能力相比。

裁判員雖然和運動員的角色能分的清楚,但裁判員自己培養出的“徒弟”和外來的“學徒”,在待遇規則制定上即便一碗水端平,個人能力也不一樣。再說明白一點,真房源共享後,即便有分成機制,地方中介能喝到的是不是也是“湯”?

上述資深人士還認為,加盟德佑的中介,在貝殼找房平臺上成交一套房,扣去經紀人本身的50%左右的業務提成,再扣去德佑的約7-10%(各城市不等)的分成費用,留給中介公司自己的只有40%,扣去運營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就不賺什麼錢了。

“21世紀在北京加盟為什麼搞的不成功?就是加盟店發現不賺錢。”這位房產經紀行業資深人士預判,2020年左右德佑地產也有可能出現中介退出加盟的熱潮。一方面,眼下中小中介老闆是腦瓜子熱,但後期發現不賺錢會選擇退出;一方面是他們在掌握鏈家經營技能後,會脫離德佑品牌單幹。

所以,貝殼找房成為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大平臺之夢可能路漫漫其修遠兮,但Who cares!不久之後,貝殼找房或許已經成功上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