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核心观点:

1、多个指标显示全球风险偏好有所修复,目前看这样的形势有望延续。近期标普500VIX波动率回落至年内较低水平,全球主要国家/地区股市出现上涨,A股前期的上涨也与之相符,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上行、新兴市场收益率有所回落,陆股通资金由前期的大幅波动转为平稳并实现小幅净流入。美国较为强劲的二季度经济表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渐进加息的表态均对市场构成支撑,此外贸易战风险亦有所缓和:7月17日,欧盟和日本签署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7月26日,欧美发布联合声明,要共同致力于零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对非汽车工业产品的补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冲突以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放的形式出现转圜,有助于风险偏好的回升,但是,美国“联合”盟友也给中美贸易战的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2、人民币快速贬值,央行对于贬值的容忍度上升。在美元指数区间震荡的背景下,7月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对美元汇率已从6.6贬值6.8,相对一揽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已从98的高点下降至93水平,降幅为5.1%,而目前离岸、在岸汇差持续为负,显示人民币贬值压力仍未消除,这可能与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边际变化对市场预期和市场行为的影响有关,我们认为主要是市场力量决定的。不过,在此过程中,央行未进一步针对汇率发声或对于资本流动政策进行调整,反映出在A股表现相对平稳、汇率对资本市场未产生扰动的情况下,央行对于贬值的容忍度上升。

3、短期关注日央行货币政策的边际调整。媒体报道,为了让宽松更有可持续性,日本央行在考虑调整利率目标,可能的政策变化包括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购买债券,以控制收益率曲线。所谓“更灵活”的政策,即意味着日本央行可能淡化将长端收益率控制在0附近的政策目标,因而在发达国家利率整体上行的背景下,这可能意味着边际减少购债,从而加剧了发达国家债市的调整。若日央行做出调整,则欧美日三大央行的货币政策都将进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行列。此外,日央行还将重新评估目前的资产购买规模分配,以避免对个股影响过度,或考虑削减对挂钩日经平均指数的ETF,增加对锚定东证指数的ETF产品的购买。

图文简评

一、全球股市回温,日股领涨发达国家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日经225指数显著上涨,或受益于日元贬值与欧日签署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二、“美俄会”打压油价

7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此后普京表示,俄罗斯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大国,可以共同努力来调整国际原油价格,这加大了的可能。此外,7月13日当周库存意外上升、利比亚原油出口形势出现好转,美国对伊朗制裁政策亦有所放宽,上述因素都构成对油价的利空。

从特朗普的表态中可见,在“油价对页岩油行业的利好”和“油价造成成本抬升”之间,短期特朗普的关注点在于后者。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三、人民币在新兴货币中贬值幅度较大

美元指数小幅上升,总体保持震荡,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小幅贬值,人民币贬值1.9%,幅度相对较大;

相对一揽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进一步下降至93水平,离岸、在岸汇差持续为负,显示人民币贬值压力仍未消除。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四、二季度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小幅放缓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谢亚轩:全球风险偏好发生变化

7月24日,土耳其央行货币会议决策为暂不加息,此前市场预期加息100-125个基点。由于6月土耳其通胀仍然高企,市场对于其央行的政策较为意外,土耳其新里拉再度大幅贬值。

7月欧元区、德国和法国制造业PMI初值均高于预期,其中产量、新订单数量和采购库存均强劲增长。制造业行业是经济强劲增长动能的来源,但服务业和综合PMI全线不及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