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的信托业的新变化、新发展、新作用

资管新规下的信托业的新变化、新发展、新作用

信托制度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和强大渗透力的财产管理制度。比较而言,中国的信托产业发展经历的本土化历程是较为艰辛的。1979年,在经历了近30年的断代史后,中国人民银行在考察英国、日本等国信托制度后批设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本土化进程重启。中国的信托公司设立初衷是作为引进外资的工具,后来却成为了金融业改革创新的探索平台。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6万亿元,达26.25万亿元,同比增长29.81%,较2016年末上升了5.8%,信托资产同比增速自2016年二季度触及历史低点后开始回升。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在2018年的春天经由最高决策层审定并正式亮相,破刚兑、控非标、切割表内表外等一系列举措直击资管业务异化的要害。强监管叠加紧流动性,之前被多年超低利率环境所掩盖的短板与问题逐一暴露,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频现,行业增长趋缓。而在未来两年半的过渡期内,规模收缩仍会是常态,资管人需要适应“真假资管”并存,化解存量风险与增量转型并举的过渡期。《新规》的发布和实施,正在重塑整个大资管市场。

《新规》与信托的关联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设立门槛更高,《新规》的合格投资者门槛自动满足;

第二,针对单一信托计划的专户进行长期投资管理和运用分配,因此期限错配、资金池等短期资金投资长期项目的难题将不复存在,这将大大促进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第三,无预期收益率,家族信托业务按资产管理余额提取管理费的收费结构符合《新规》导向。“资管新规出台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窗口指导更‘可怕’了。

可以说,此前信托高速发展的制度红利已消失,26万亿元里面究竟有多少份额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到了检验的时刻了。“资管新规的落地,对信托业短期来说,其实是负面大于正面。”

一位股份制银行创新产品总监对记者强调,在他们的资管业务中,非标占比较大。资管新规对信托银行的非标业务影响极大,会压缩现行非标规模。“目前投资方向为基建和地产,减少资管中间业务收入,对信托公司通道业务影响很大。”

为适应资管新规,一些银行提前布局,研发新产品。近日光大信托也推出首款消费信托产品——光大信托-浦汇中青旅极光世界杯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投资者提供高端精品旅游消费服务。该消费信托由光大信托、光大银行和中青旅联合推出,期限6个月,预计规模3亿元;

其中A类认购金额100万元(含)至300万元(不含);

B类认购金额300万元(含)—500万元(不含),可选择旅游消费产品“世界杯门票”;

C类认购金额500万元(含)—1000万元(不含),可选择旅游消费产品“世界杯门票+南极游”;

D类认购金额1000万元以上(含),可选择旅游消费产品“世界杯门票+南极游+北极游”。

不同于传统消费信托以投资本金认购消费权益的模式,这款消费信托将消费权益嵌入投资分配方式中,且根据不同投资规模,设计了多样化的组合方式,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实现了消费信托模式再创新。

光大信托表示,资管新规发布后,公司加快创新转型步伐,紧抓消费升级大趋势,跟随世界杯及高端旅游消费需求热点,依托光大集团金控平台优势,发挥协同效应,有效整合了光大信托的专业优势、光大银行的客户资源以及中青旅的旅游业务资源。未来将依托信托平台,整合各类消费资源与市场需求,发力高端旅游、养老等消费信托,布局消费金融业务,推动创新发展。

信托作为居民与相关机构的受托人,为居民财富、资产提供保值增值的服务,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信托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已成为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信托起到了存量经济优化,增量经济发展,助力财产管理和传承的效果。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信托业投入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存续规模已超10万亿元,承担了重要的融资职能。存量经济发展以及转型升级过程中,亟需相对高风险偏好的信托融资支持。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托机构进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夹层投资等资产管理业务,信托业将在创新行业和新兴企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其制度优越性,信托能够更好满足居民对财产管理的需求。如信托的传承性特征,确保信托不因委托人的死亡而终止,也不因受托人的死亡或离任而结束,直到信托期满或目的实现,保证信托财产能够泽被后代,绵延数载。

在推动金融改革方面,信托起到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缓冲改革影响的效果。

首先,信托有利于开拓中国直接融资市场、提升整体金融体系效率。

随着资管新规总体框架的出台,去通道和全面打破刚兑时代已来,虽说短期内信托行业将面临阵痛,但长期来看,信托有望成为私募类直接融资领域的领头羊。

其次,信托也可弥补现有金融体系供给薄弱的环节,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质量。

一方面,信托通过其灵活的交易结构设计,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有效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信托公司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与较为完备的风控体系,可进入一些商业银行不愿或不适宜进入的领域,如新兴产业、创业公司等,通过产业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等形式提供资金安排,脱虚向实,持续助力经济转型。

随着监管增强金融机构间功能统筹等宏观调控,各金融机构在强监管约束下的业务调整,可能在短期内对投融资市场形成一定冲击。为了实现脱虚向实的平稳过渡,信托行业可发挥其与实体经济连接紧密、跨市场、敏捷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一定程度上平滑因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市场波动,充当着金融体系改革的缓冲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