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信任的大臣,孫權也讚揚他,爲什麼妻子卻連飯都吃不上?

鄧芝(?~251年),字伯苗,鄧禹之後人,蜀國著名將領和外交家。他於東漢末年入蜀,先後投靠過益州從事張裕和巴西太守龐曦。劉備入主益州後,任用其為郫縣令,不久又升遷其為廣漢太守。因政績卓著,調為尚書。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出兵北伐,駐屯漢中,任命他為監軍、揚武將軍。諸葛亮死後,他任軍師前將軍,領兗州刺史,封武亭侯。延熙六年(公元243年),遷車騎將軍。

諸葛亮最信任的大臣,孫權也讚揚他,為什麼妻子卻連飯都吃不上?

鄧芝與趙雲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劉備伐吳失利,崩於永安,吳蜀聯盟破裂。蜀國處於內憂外患交織的存亡攸關時期,鄧芝洞察時局,建議恢復和加強孫劉聯盟。諸葛亮深深讚賞他的主張,並派他為外交使臣出訪東吳。他見到孫權,開門見山地說:"僕今番前來,並非單為蜀漢一己之利,同時也是為了東吳的前途。"之後高屋建瓴地為孫權剖析形勢,說蜀蜀吳兩國佔據著天下四州,孫權為當世英雄,諸葛亮也是一代人傑。蜀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東吳據有長江天險,乃魚米之鄉,若雙方聯盟,唇齒相依,進可以稱霸天下,退可以據險自保。

諸葛亮最信任的大臣,孫權也讚揚他,為什麼妻子卻連飯都吃不上?

鄧芝

如果東吳擔心孫劉聯盟會得罪曹魏,而聽任聯盟破裂,甚至向曹魏稱臣,這必然造成鶩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曹魏勢必要脅迫孫權入朝,索押東吳太子以為人質。東吳若順從,則從此寄人籬下,仰人鼻息;若抗命不遵,則對方以討逆伐叛為由揮兵南下,師出有名。若蜀漢為報桃園兄弟之前仇,趁火打劫,那時東吳的土地還能為孫姓所有嗎?一番合情合理、激昂中肯的言詞,道理明顯,寓意深遠,從根本上消除了孫權心中的魏強蜀弱,曹魏徵服蜀漢後東吳也難免覆轍重蹈的憂慮。

諸葛亮最信任的大臣,孫權也讚揚他,為什麼妻子卻連飯都吃不上?

鄧芝與孫權

於是堅定了繼續西和蜀漢、北拒曹魏的外交立場。並派中郎將張溫報聘於蜀。鄧芝為了進一步加強孫劉聯盟,於翌年再次奉命使吳。孫權以半真半假的口吻試探他說:"如果有朝一日兩家聯手滅掉了曹魏,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鄧芝對此坦率地回答說:"自古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如果真有那麼一天,陛下與我主自然要力圖使對方臣服,雙方臣子,各盡其忠,各為其主。雙方秣馬厲兵,以武力一決雌雄,勝王敗寇,哪裡能做到彼此相安。"孫權聽後大笑道:"先生真是個坦蕩君子。"

諸葛亮最信任的大臣,孫權也讚揚他,為什麼妻子卻連飯都吃不上?

鄧芝

孫權在此後致諸葛亮的書信中對鄧芝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盛讚他高風亮節,說是"和好二國,唯鄧芝一人耳。"鄧芝除才識過人、反應迅速、能言善辯外,同時有著嚴於律己、廉潔奉公的個人美德。他為官二十餘年,生活十分位樸,從未以手中之權為自家謀置私產,以至於妻子有時也難免飢寒之虞。鄧芝死後,家無餘財。他統軍賞罰嚴明,善恤士卒,與部曲同甘共苦,故士卒皆願拚死效力。(《三國志》卷四五有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