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公认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却表示不服,一首填词,高下立判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富裕。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她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辟的一隅安静之地,能够专心地研究诗词歌赋。勤奋的努力和出众的文学天赋也让她幼年成名,很小的年纪便文采出众,能够作诗赋词。18岁时,她遇到了那个让她魂牵梦萦一生的男人——赵明诚,于是便奋不顾身地嫁给了爱情。

世人公认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却表示不服,一首填词,高下立判

作为一代才女的相公,赵明诚自然也不会差。他是一位官宦子弟,不仅和李清照一样擅长诗词散文。而且还是一位金石大家。他有着"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的志向,其所著的《金石录》更是成为了后人研究金石篆刻的重要文献资料。不仅如此,赵明诚还是一枚妥妥的大帅哥。史书记载赵明诚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其才华横溢,深受当时女孩们的喜欢。他和李清照的结合当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世人公认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却表示不服,一首填词,高下立判

新婚燕尔,一对年轻的小夫妻总是相互依偎在一起,耳鬓厮磨,述说着只有他们知道的小秘密。但是由于赵明诚身兼朝廷职位,所以常常需要远行。在他们十几年的婚姻当中,也经常是聚少离多。新婚夫妻才相聚没多久就要分隔两地,这不由得让他们两人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无论窗前屋外,人们见到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紧紧相拥着,彼此眼中总有掩藏不住的爱意。但是文人的思想有时我们还真的难以理解。

世人公认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却表示不服,一首填词,高下立判

作为当时深受世人赞誉的一代才子,赵明诚自然免不了和李清照切磋诗词文才。赵明诚早就听说李清照文才过人,是有名的女词人。所以他总想和李清照比个高低,看谁的文才更加高。但是令自己失望的是,无论是填词还是作诗,他却经常居于下风。有时自己想了好久的诗句,让李清照看的时候她却总是能够云淡风轻地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随口说出改正方案。这让赵明诚尴尬不已,为了面子他也只好红着脸耍赖说“不算不算”。

世人公认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却表示不服,一首填词,高下立判

由于小两口经常要分离,所以免不了要用书信传情。面对空落落的院子,和随处飘零的落叶,这更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变得惆怅满怀。为了缓解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便写了一首《醉花阴》寄给了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以解相思之情。另外她还在文末挑逗似地写下了“君觉何如?”的句子。这让看到信后的赵明诚急恼不已,非要写出一首更胜于妻子的诗句寄给她看看不可。于是他决定闭门谢客,为了创作苦思冥想。

世人公认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却表示不服,一首填词,高下立判

三天后,他终于写了五十首词句,但又不确定这些诗句哪一首能胜过《醉花阴》。于是他便把李清照的诗句放在自己的诗句当中,请自己的好友,当时著名的才子陆德夫进行鉴赏。陆德夫在一开始品读诗句的过程中一直紧皱眉头,直到看到最后一首诗句的时候,突然眉头舒展,拍手叫绝,连声叫道“好!好!好!真是千古佳句!”赵明诚惊喜之余便向那首诗句看去“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顿时满脸黑线——那正是妻子写的诗句。原来自己辛苦创作的五十首诗句竟敌不过妻子的短短三句。

世人公认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却表示不服,一首填词,高下立判

赵明诚最后是否告诉陆德夫那首诗是李清照所作,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只知道在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一直处在“蜜月期”。赵明诚不幸病逝后,李清照的人生也变得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还多次被人欺骗。虽然她是千古难遇的一代才女,史书上却并未能记载下她最后的归宿到底是什么,这也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爱情可遇而不可求。得之,是为幸,失之,是为命。

世人公认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却表示不服,一首填词,高下立判

小伙伴们,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

喜欢这篇文章就关注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