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學迎來發展新征程

2018-08-01 15:02 | 浙江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朱丹君 通訊員 陳君

7月28日,溫嶺三心美德老年病專科醫院高朋滿座,嘉賓如雲。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以下簡稱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秘書長林慶賢等到場見證。

當天,醫院雙喜臨門,與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中心“聯姻”,設立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指導中心。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誠信服務自律公約》授牌儀式同時舉行,該院正式成為協會簽約單位。

藉助邵逸夫醫院的“金字招牌”,提高康復服務能力

溫嶺三心美德老年病專科醫院是邵逸夫醫院在外設立的第二家康復醫學指導中心。

“跟溫嶺三心美德老年病專科醫院合作,這是一件好事、善事、有創意的事,醫院非常支持。雖然有些大膽,有些冒險,但我們都想把這事辦好。”在授牌儀式上,蔡秀軍要求該院嚴格遵守《誠信服務自律公約》,在非公立醫院中成為誠信單位的標杆。要規範、健康、可持續地用好邵逸夫醫院康復中心的平臺,創造出可複製的非公立醫院合作模式,為全國非公立醫院提供“三心美德”經驗。

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始建於1994年,建設初期得到美國羅馬琳達大學醫學中心的無私幫助和大力支持,歷經20餘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浙江省康復領域的領軍科室。

根據合作協議,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將與溫嶺三心美德老年病專科醫院建立緊密地合作、交流。每兩週,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將派優秀專家來院坐診、教學查房、技術指導及開展學術講座,把省內先進的診治理念和管理模式帶進溫嶺。

同時,溫嶺三心美德老年病專科醫院也將選派醫生、治療師和護士,前往邵逸夫醫院進修學習,全面提升該院康復醫學中心在科室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內涵,提高康復服務能力。

積極與省級醫院合作,提高醫院內涵建設

“老有所醫,老有所養”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老人的夢想。從創立初始,溫嶺三心美德老年病醫院就致力於為老年患者提供醫療與護理、康復與養生等綜合服務,逐步形成了“醫療護理、心理護理、生活護理”三位一體的老年醫療服務體系。

作為市工傷康復定點機構,該院承擔著腦卒中患者、外傷引起的康復患者、老年人、殘疾人、長期臥床患者等群體康復工作的重要任務。針對老年病人的需要,醫院還創新性地把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結合在一起,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

“對溫嶺三心美德老年病專科醫院來說,今天是個難忘的日子,將是醫院發展史上很重要的時刻。”該院院長王衛軍說,醫院將依託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這個平臺,“通過自我發展、平臺創建、學科建設,不斷提升內涵,能夠在醫療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該院將老年醫學和康復醫學作為重點學科發展。去年,該院與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合作,併成為市中風防治協會服務點。後期,醫院將重點建設腦卒中和顱腦損傷康復中心、骨與關節損傷康復中心等。

“醫院將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誠信服務,努力為溫嶺康復和老年醫學的發展作出貢獻。”王衛軍希望,通過未來5至10年的發展,促進醫院功能不斷完善,不斷增強老年醫院品牌的社會影響力。

康復醫學大咖來義診,把專家服務送到家門口

當天下午,醫院的一場大型義診活動吸引了百餘名市民參加。活動現場擠滿了人。70歲的劉阿姨坐著輪椅,來到義診現場。“母親一年前中風了,之後恢復得不是很好,想請專家看看。”從報紙上得知專家前來義診,劉阿姨的兒子特意陪同母親趕來。

“中風後,患者應儘早在醫師指導下做康復訓練。”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李建華說,一個月內是最佳時機,一般來說,恢復的“窗口期”大致為半年。李建華給患者作了康復指導,並詳細解答了家屬的疑問。

前來義診的是浙江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分會專家,他們都是省內“一號難求”的大咖,包括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康復醫學科、杭州市一醫院康復醫學科、台州醫院康復醫學科、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等多家醫院的專家,他們冒著酷暑在院內開展義診活動,把專家服務送到市民的家門口。

“這裡環境舒適,設備齊全,非常適合患者康復和治療。”專家團隊一行還參觀了醫院的康復中心及康復病區。查房時,專家們開展現場指導,並積極建言獻策,為醫院的發展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不少專家表示,希望藉此次活動,搭建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將前沿的醫學技術向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