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這座大佛,埋沒六百多年後被他發現

公元551年,北齊開國皇帝高洋,在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建都,把晉陽(今太原)作為“別都”。

高洋性格自負、生活奢侈,不僅把遠離鄴城的晉陽城修得氣勢雄偉,還計劃擴建東魏時期在晉陽西面山上建立的大莊嚴寺,並依山就勢開鑿一尊天下無比的大佛。

為建大佛,高洋徵集天下的農夫動工開鑿,日夜不息。高洋死後,他的兒子高殷即位,非但沒有停止此項工程,反而把工程越搞越大,直到公元557年,高洋的第五代孫高緯執政時,大佛才得以完成,取名為“西山大佛”。

《北齊書》“幼主恆紀”中記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意思是說在西山大佛上點亮萬盞燈,足能照亮山下的晉陽宮。

但是,世事輪迴,歲月滄桑,自元代後,西山大佛漸漸被埋沒了,人們在很長時間內不知它在哪裡。

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才有了西山大佛的消息。

消息來自1983年第2期的《地名知識》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晉陽西山大佛遺蹟找到了》。此文的作者是王劍霓。

隨後,1983年12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登了一條簡訊,其中寫道:“山西省文物工作者最近在太原西南蒙山北峰找到了被埋沒六百多年的北齊大型石刻造像――晉陽西山大佛。據古籍記載,西山大佛像高約66米,僅次於四川樂山大佛,但鑿刻時間比樂山大佛早了160餘年。”

那麼,是誰找到了西山大佛遺蹟?回答這一問題,要從王劍霓老人說起。

太原的這座大佛,埋沒六百多年後被他發現

尚未加上佛頭的晉陽西山大佛

尋大佛,終於定下新思路

王劍霓(1925—2013),山西省忻州市車道坡村人,副研究館員。曾任太原市南郊區地名辦副主任、南郊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民革南郊區支部主任委員。社會職務有山西省家譜學會理事、太原三晉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家譜資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世界華人交流協會特邀會員等。

王劍霓小的時候就聽祖父說過“太原西山有大佛”,還聽到了許多與此有關的故事。這些童年記憶深深影響了王劍霓今後的人生方向——對解開大佛到底身在何方的謎團始終抱有強烈的信念。

1979年,歷經“十年動亂”的王劍霓雖已54歲,重返工作崗位太原市南郊區(今小店區)地名辦工作後,仍不忘尋找尚未查明的大佛遺蹟。“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這其中的“宮”指的是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王劍霓根據這段記載,猜想:晉陽西山即太原西山,這裡的天龍山天龍寺、龍山童子寺、蒙山開化寺三處都有佛,到底哪個才是“西山大佛”呢?若是據《北齊書》中的描述做判斷,哪尊大佛所在地“燃油萬盆”之時能光照古城營村,便是哪尊大佛了。

於是,王劍霓按此思路,開始了尋佛之路。

適逢1980年全國地名普查工作開始。太原市南郊區地名辦公室也開始組織人員普查全區地名,年近六旬的王劍霓加入了普查隊伍,自帶乾糧,越河攀峰,沿北部、南部、中部三個方向,三上天龍山,往返達三百餘里。得出的結論是:不論身處天龍山石窟的哪個方位,視野都被龍山阻隔,“燃油萬盆”根本不會照到“晉陽宮”。

王劍霓老人後又登上龍山童子寺石窟處,匍匐爬入荊棘叢中,才弄明白了這裡的大佛像鑿於“西山大佛”以後,不能混為一談。否定了“西山大佛”在天龍山或龍山的說法後,就只有蒙山之說了。王劍霓老人翻閱了大量史書,越來越肯定蒙山之說,也開始了自己三闖蒙山覓佛蹤的經歷。

太原的這座大佛,埋沒六百多年後被他發現

重新塑造的大佛頭部遵循了北齊造像的風格特徵

三上蒙山覓佛蹤

第一次,王劍霓在蒙山發現了刻有五代十國時期蘇禹圭所撰的《重修蒙山開化莊嚴閣記》的殘存段碑,可辨析的文字其意是說:“西山大佛”就在這裡,佛像就在“寺後一里”,而寺已不存在了。

王劍霓走訪當地人,瞭解了附近不少地名都包含“寺”字,位於蒙山的“大肚崖”一名,好像提示他大佛就在此地。蒙山腳下的寺底村村民又說,大佛所在的寺院叫“大巖寺”,這些新發現都讓王劍霓更為堅信:自己離大佛已經不遠。

王劍霓在當地村民的陪同下,開始在附近山中尋找高大石崖,他想,如果要鑿200尺高的坐像,至少要有同樣高度的山崖。於是,第三次探尋大佛,王劍霓將目標鎖定在了幾處高大的山崖上,最終,在寺北找到了大佛。

被發現時,大佛為釋迦牟尼坐像佛,坐北向南,比例勻稱,線條流暢,頭部雖已不見,可從身體的構造來看仍能感覺其氣勢恢宏。

王劍霓爬到巨佛的頸部位置向東南方望去,可見二十里外的古城營村,如果“燃油萬盆”,定能“光照宮內”。

後來,經過對天龍山、龍山和蒙山多次實地考證,王老最終認定蒙山“大肚崖”就是史書記載的晉陽西山大佛,並撰寫了《晉陽西山大佛遺蹟找到了》一文,發表在國家級刊物《地名知識》1983年2期。隨後,文化部派考古學家實地勘察後,肯定了蒙山大佛即晉陽西山大佛的說法,認為其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

晉陽西山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摩崖石刻大佛。這尊大佛在隋、唐、五代、宋、元時曾備受推崇。大佛不僅在佛教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還與眾多赫赫有名的皇帝淵源頗深。

淨土宗早期的道場?

發現大佛後,王劍霓老人仍潛心研究與大佛有關的各類歷史資料。通過查閱眾多歷史典籍,他得出了另一個推斷:西山大佛所在的開化寺就是幷州大寺,也就是說,西山大佛處就是佛教淨土宗的早期道場

曇鸞、道綽、善導被尊奉為淨土宗三祖師,而山西省交城縣的玄中寺被尊奉為淨土宗開山祖庭。尤其在日本,玄中寺成為日本歷代淨土名僧前來朝拜的“聖地”。玄中寺緣何被尊奉為淨土宗的開山祖庭,是因為曇鸞曾在玄中寺講經授徒,使其成為傳播淨土信仰的重要中心。

到了唐代,曇鸞的再傳弟子道綽繼續在玄中寺傳道,後來,道綽的弟子善導來到長安,建立了完備的淨土宗派,使淨土宗得以發展,達到鼎盛。所以,後世認為,弘揚淨土始於曇鸞,道綽繼之,善導發揚光大,玄中寺乃淨土宗的根本道場。而曇鸞在玄中寺弘揚佛法之前,曾受東魏開國君主孝靜帝的要求,住持幷州大寺。史學界對幷州大寺到底指的是哪裡說法不一,未有定論。而王劍霓老人則認定蒙山開化寺就是淨土宗的早期道場——幷州大寺。“幷州大寺”是簡稱,“幷州大巖寺”是全稱。

大佛所在的寺院,原是東魏時期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鑿大巖為晉陽西山大佛,賜額“開化”,於是,大莊嚴寺又被叫做“開化寺”。開化寺有前寺、後寺。前寺有碑可證:公元1182年,寺僧顯公墓塔銘上有“西山開化前寺”的叫法。民諺“倒了千層塔,砸了後寺院”則表明了後寺院的存在。這後寺古稱“大巖寺”。

如何證明開化寺與大巖寺是一回事?王老拿出了許多史料證據,比如說,在蒙山大佛留存至今的眾多寺僧墓塔銘記石中,有一塊墓塔銘的碑文上記載了北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名叫清玉的僧人“送於大寺出家”,後來成為了寺主。凡此種種,都證明了開化寺是幷州大寺。

後寺有大閣、高樓、諸店宇,還有鹿苑、雞園,而寺址就在大佛處。今天,大佛的右側平地上依稀能辨認禪院遺蹟。

太原的這座大佛,埋沒六百多年後被他發現

蒙山上的寺院

大佛備受皇家光寵

隋文帝仁壽初年(公元602年),人們又建了一個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

傳說,隋末李淵做太原留守時,參拜晉陽西山大佛的當晚夢見了“化佛滿空,豪光數丈”,以為祥瑞,從而堅定了起兵反隋的決心。後來,李淵當了皇帝以後,還常來蒙山拜佛,又把寺院名字改回了“開化寺”。

到了唐高宗統治時期,李治和武則天夫婦來西山大佛朝拜,看到大佛後被其雄偉莊嚴的形象所震撼,回到京城長安後,命令能工巧匠為大佛製作了一件碩大無比的袈裟,並派遣特使送到晉陽。在百萬僧俗的注目下,寺院還舉行了隆重的披袈裟儀式。一時間,晉陽西山大佛聲名遠播,前來朝拜的人絡繹不絕。

以後,歷任太原守吏都在佈施維護大佛。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前寺院建成釋迦如來舍利塔兩座。五代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北平王劉知遠留守晉陽,再次重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有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

宋代又在後寺北半里許蒙山北峰建“杭州天目山祖師峰徹禪師塔”,其塔距大佛約200米,高大巍峨,稱“雁塔峰臺”,俗稱“千層塔”,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倒了千層塔,砸了後寺院”中的“千層塔”。

隨著朝代更替、歲月變遷,在飽受戰火損毀和大自然風霜雨雪的剝蝕後,顯赫一時的蒙山大佛終於在元朝末年閣傾像塌,從此大佛的胸部以下以及基座和大閣遺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殘磚和泥沙之中,大佛在人們的眼光中漸去漸遠、杳無聲息了。只留下一個“大肚崖”的稱呼傳了下來。

如今,前、後寺遺址中有多處文物古蹟,如五龍洞、前寺正殿、開化寺連理雙塔。此外,蒙山大佛處發現的碑刻共有十二塊。這些遺蹟無一不訴說著晉陽西山大佛的厚重歷史,為研究佛學者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