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帝王,谁的爱情最令人羡慕?

中国古代历史上众多帝王的传奇故事说不尽,有些帝王为江山可以舍弃一切,有些帝王却为了美人丢了江山,从权利的角度看,也许这些帝王不一定是成功者,但是从爱情的角度看,这些帝王却有情有义,成为女人赞赏的好男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爱情至上的帝王都有谁?

一、周幽王姬宫湦与褒姒

周幽王对褒姒非常宠爱。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有了儿子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最终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后来周幽王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如此爱屋及乌,褒姒之福而国家之患也。太史伯阳因周幽王太过宠幸褒姒,认为祸患已经形成,谁也无法改变,西周必会灭亡。最终西周果然灭亡。而周幽王丢了江山却流传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虽然听之荒谬,但是这个博美人一笑的典故令天下女子动容啊!

二、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

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虞姬为西楚霸王项羽爱姬,常随项羽出征。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刘邦手下有不少人会唱楚歌,项羽几番突围失败,兵孤粮尽,夜晚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军心涣散,都纷纷逃跑了。楚霸王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著爱妾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历史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唱罢,拔剑自刎。项羽悲痛万分,最后于乌江慷慨地自刎。项羽的《垓下歌》使这位铁血男儿多了一些柔情,他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广为传颂,同富贵,共生死,凄美而震撼。

中国历史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帝王,谁的爱情最令人羡慕?

三、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18岁的刘病已先被上官太后封为阳武侯,随后即被立为皇帝。改名刘询。许平君出生在一个境遇凄惨的家庭里。许平君的父亲名叫许广汉,许广汉和刘病已是忘年交。很自然的,刘病已认识了许平君,也掀起了一段让人感伤的帝国情事。而这位许平君更是史有明载得到皇帝丈夫爱情的为数不多的后妃之一。当时刘病已的处境贫寒并没有妨碍他和许平君之间的夫妻情谊。许平君对丈夫体贴入微,刘询活了十七年,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有人嘘寒问暖是个什么滋味。他对不嫌弃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结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出生还不满百日,刘病已被霍光选中,成为大汉王朝的第十任皇帝。初登大宝的刘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权重。作为武帝的托孤忠臣,霍光的确是兢兢业业为汉家天下着想,刘病已感激霍光拥立之余又有几分忌惮。于是刘询对霍光是礼敬有加,对霍光,刘询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就只除了一件事——立皇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然而,这时候,皇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现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这道寻故剑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讲述皇帝眷恋旧情的心意。总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开始一个个请立许氏为皇后,许平君成为大汉皇后。这便是典故“故剑情深”的源头。患难夫妻,糟糠之妻,刘病已对许平君的爱之深,情之切,令世人感动。许平君应该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吧!

中国历史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帝王,谁的爱情最令人羡慕?

四、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间,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刘秀没即位前曾说:“作官当作执金晤,娶妻当得阴丽华”。当时的刘秀还没有天下大志,觉得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就是当执金吾,娶阴丽华。刘秀即位后,欲封阴丽华为后,但当时的政局不稳,刘秀只能封郭氏为后。后来刘秀还是废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后,此时的阴丽华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了,这就是传说中最浪漫的事,与你慢慢变老。刘秀和阴丽华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作为皇帝刘秀算是很痴情专一的皇帝了。阴丽华一生谦德,相夫教子,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刘秀一生信任阴丽华,全靠她的辅佐而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这才出现了“光武中兴”的时代。然而像他这样的帝王、像他和阴丽华这样少年盟誓、一生相守的皇家浪漫爱情故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也就这么一个吧。

中国历史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帝王,谁的爱情最令人羡慕?

五、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与冯润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孝文帝爱上了太后的亲戚冯润小姐,于是把她娶到宫里。可是太后却不喜欢冯小姐,没隔多久,就以冯小姐得病为由,把小姐赶出宫外,并且立冯润的妹妹为后。孝文帝斗不过太后,就忍了下来。三年之后,冯太后去世了,孝文帝立即把冯润小姐接进宫内。可是冯润小姐回宫后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还毒死了另一个嫔妃高美人,并把她的孩子抢来当继子。孝文帝太爱冯小姐了,忍受了她所做的一切。后来,冯小姐又策划谋杀孝文帝,未遂。孝文帝还是很爱她,又忍受了这一切,没有杀她。但孝文帝的心已经碎了,终于在33岁那年郁郁而终,在临死前下遗诏,要冯小姐随他到天堂见面,死也要一起死。这样的男人真是痴情到无可救药,不管他所爱的人对他如何残酷,他还是爱着她,就连死也要在一起。然而痴情总被无情负,可怜可叹啊!

六、北齐后主高纬与冯小怜

高纬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北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母亲为胡皇后。少年时容仪美好,为父亲宠爱,拜为王世子。是北齐的最后一位皇帝,共在位12年,一生干尽荒唐之事,在历史上也属于恶君昏帝的“典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残暴的男人,却是一个痴情种!高纬本是好色之徒,无能之辈,但认识了冯小怜之后就再也离不开她了,就是上朝时也把她抱在怀里。冯小怜得宠,皆因她和高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弹琵琶,工歌舞”(《北史》),一样有着艺术天分,一样是不可多得的实力派。小时候的冯小怜,出身寒微,是我见犹怜;被高纬宠幸之后,是呵护备至、爱怜有加。周朝进攻齐国时,高纬竟说,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如何?被虏后唯一个请求就是“乞还冯小怜”。高纬用情之深,冯小怜深受感动,后来虽然换了两个丈夫,但还是想着高纬,一天弹琴时弦断了,于是作诗一首:“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然后自杀。高纬为情所迷,就爱情而言,他绝对算得上痴情种。

七、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玄宗个人素质优秀,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了。李隆基人到中年,他的爱情竟然从博爱转化为专一。杨玉环和李隆基实在是千年等一回的恩爱夫妻,他们俩恩恩爱爱双双对对,“春从春游夜专夜”,杨玉环的美貌也让李隆基“尽日君王看不足”。当然,为讨杨玉环的欢心,李隆基也对杨玉环的兄妹封官加爵,杨国忠从流浪汉摇身一变当了金吾兵曹参军,杨玉环的妹妹也成了虢国夫人。李隆基恨不得把整个天下都给了杨玉环。他们俩一个是梨园始祖,一个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一对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谓流传千古,还有很多诗词歌赋来赞美,也许爱情就是这么美好而令人羡慕吧!

中国历史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帝王,谁的爱情最令人羡慕?

八、南唐后主李煜与娥皇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南唐后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代表性的一位。李煜年逢18岁,奉父皇之旨与南唐开国老臣周宗的长女,19岁的娥皇结为秦晋。虽然是一桩政治婚姻,但无论从哪方面看却都是美满的。娥皇有着动人的容貌,雍容华贵的气质,还是一位博览群书,能歌善舞,擅长弹奏琵琶的才女。所以,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结合,堪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虽然是"先结婚,后恋爱",但二人一结婚,感情一下子就进入了热恋状态,偶尔分别,便感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李煜一首《长相思》:“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两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写尽对娥皇的深切思念。公元994年,年仅29岁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李煜见爱妻病倒,李煜茶饭无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愈,并写了《后庭花破子》赠娥皇,祝愿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这也是世人熟知的那首亡国之作《玉树后庭花》。

九、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即位后,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当时的朝政焕然一新。孝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后来人们把孝宗统治时期称赞为“弘治中兴”,明孝宗朱佑樘的后宫只有皇后张氏一人,恩爱如民间夫妇。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再者说,张皇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有史料称张后为“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也绝非庸常之辈。作为明朝的中兴明君,朱佑樘最具人格魅力,他勤政,为人宽和,私生活严于律己。虽然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情节,但是面对无尽的诱惑,他能始终如一地爱自己的妻子,难能可贵,其实爱情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而作为帝王,这样的平淡就可贵了。

十、清世祖顺治与董鄂妃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爱新觉罗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福临是于顺治元年入关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岁亲政。顺治皇帝也是历史上罕见的痴情的皇帝。他固执,率性而为,一旦痴迷,则难以自拔。因为深爱董鄂妃,他可以不顾任何政治影响、不顾天下人的唾弃,最后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恋尘世。关于他和董鄂妃的爱情传说,几百年下来经久不衰。顺治皇帝与他第二个皇后大婚时,按照当时清代的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皇帝由此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自杀。博穆博果尔死的同年,顺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顺治皇帝还一度要废第二任皇后,而册封董鄂妃为皇后,可由于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以及政治影响,他无奈只好作罢。可是,董鄂妃在宫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宠早已超过那个平庸的皇后。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宠爱,从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妃典礼上就可以看出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清代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顺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悦之情与天下人分享,给予董鄂妃他所能给予的极致。可惜董鄂妃一直体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后,更是一病不起,终于在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来,甚至寻死觅活。为了表达他的悲痛,顺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命朝中大臣,皇亲国戚都去哭陵。并亲手撰写了饱含深情,长达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回忆了董鄂妃的种种往事,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多情天子的欢喜与哀痛,也只能通过这些方式表达。顺治死后,陵墓旁葬着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中国历史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帝王,谁的爱情最令人羡慕?

董鄂妃一死,顺治皇帝悲痛欲绝,原本就痴迷佛学的他,更是消极厌世。最后,顺治皇帝积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仅仅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能让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见,董鄂妃绝非一般女子。而顺治皇帝的痴情也是令人羡慕和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