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特殊的人群,谁都不敢惹,就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提到傀儡皇帝,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光绪,他的一生都活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下,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身为君主却还要如履薄冰,实在是悲剧的典型。其实,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也和光绪一样,过着傀儡般的生活,他就是李唐王朝的第十六代皇帝——唐文宗李昂。唐文宗李昂御宇十四年,算是我国历史上在位较短的皇帝。光绪贵为皇帝,但背后的权利掌控者是慈禧,再说也是皇家内部的事情,可是唐文宗虽然贵为皇帝,但很多事情竟然是臣子说了算,而这群臣子竟然是宦官,这群宦官可以说是掌控着皇帝的废立和生死,有时候都不敢在这群宦官面前大声说话。

唐朝有一特殊的人群,谁都不敢惹,就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当初,宦官刘克明杀了唐敬宗之后,想要伪造圣旨,立李悟为帝,自己则在背后掌权。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另一派的宦官王守澄竟然把他给杀了,还顺带做掉了李悟,拥贞献皇后的次子李昂为帝。其实,由此我们就能体会到,当时朝廷之上宦官弄权的严重程度。并且在此次党派斗争之中,很多朝廷大臣也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满朝文武没人敢对宦官有任何意见,稍有风言风语,就会有大难临头。

唐朝有一特殊的人群,谁都不敢惹,就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唐文宗即位之后,并不打算屈服于宦官的威逼之下,相反地,他想要一举拔掉宦官的根基,将政权从他们的手中的抢回来。历史记载随中唐文宗继位后勤奋治国,对妃子更是很冷淡,一心只想治理国家。随后唐文宗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除掉了很多弄权的宦官。但是还有很多大权在握的太监,一直没能铲除,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皇帝,宦官一日不除,王朝便不能安宁,不过机会马上来了。

唐朝有一特殊的人群,谁都不敢惹,就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唐文宗在位第九年,大臣韩约奏报说做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于是李训就建议李昂前去看一看。李昂听了他的建议,随后就携带众大臣及宦官一起去查看。其实,这件事是李训和李昂提前计划好的,他们打算借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骗到庭院,然后一起杀了他们。然而,事情却没有按照他们计划的那样进行。宦官识破了他们的计划,于是退到含元殿,还迫使唐文宗坐软轿回内廷,此事就此告败。这也就是著名的甘露之变。

唐朝有一特殊的人群,谁都不敢惹,就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当初建议皇帝的李训见事情败露,知道自己必然会面临杀身之祸,于是在出宫之后就立马去了终南山佛寺中避难。而此时,宫中宦官心中已经警铃大响,当下便借唐文宗召见了和此事相关的人,并在他们入宫后派出神策军将他们尽数诛杀,可惜了其中的宰相王涯、贾元舆等人,在不明所以中被结束了生命。经过此事之后,朝廷大臣少了大半,唐文宗也因此被软禁了起来。宦官们则代替天子,实行着政治权利。在这种宦官弄权的背景下,宰相一职形同虚设。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宦官更是奢靡乘风,唐文宗也逐渐萎靡不振,并于其三十二岁那年愤然离世。

唐朝有一特殊的人群,谁都不敢惹,就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其实,李昂在位期间,一直想从宦官手中夺回政权,结束自己的傀儡生涯。然而,他太过心急,好几次都想要将这些宦官一举歼灭,但是事实上,宦官们的势力盘根错节,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铲除,李昂这样子做反而引起了宦官的警惕,最终只会变本加厉的对待他。所以说,无依无靠、无权无势的李昂要想夺回政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以甘露之变来说,刚开始李训和李昂已经计划好了,要在不久后一次葬礼上,将这些宦官一举歼灭。但是李训除“患”心切,不想再等那么久,于是就进言李昂说: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建议他带着大臣及宦官们一起去看一看。随后,唐文宗就让文武百官随他一同去查看,文宗去到之后大感惊讶,于是又派人再去叫其他宦官,其中就有仇士良和鱼志弘等宦官党羽。

唐朝有一特殊的人群,谁都不敢惹,就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原来,李训在左金吾仗院内秘密布下了五百精兵“织”成的天罗地网,只要这些宦官到齐,他们就可以将其一举歼灭,夺回政权。但是,仇士良这些人也不是好打理的主儿。仇士良是在韩约的陪同下来的,在路上,他就发现韩约神情十分紧张,心中自然多了一分戒心。到了金吾门口,恰巧一阵风吹过,幕布下埋伏的精兵一下子被仇士良瞧见了,他心中警铃大作,抬脚就跑,同时还不忘带上了唐文宗。跑到了内殿时,仇士良等人才反应过来,于是立即命人封锁各个城门官道。只不过,李训见事不济,早已乔装打扮逃之夭夭了。

唐朝有一特殊的人群,谁都不敢惹,就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而那些宦官为了避免再生事端,当下就把唐文宗囚禁起来了,同时还杀掉了和此事有关的所有大臣。之后的日子里,唐文宗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随这些阉党差遣使唤,没有一丁点儿皇上该有的样子。而这对于拥有满腔抱负的唐文宗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因此,不久之后,唐文宗李昂就郁郁而终了。其实归根结底来说,唐朝安史之乱后,大唐风雨飘摇,唐德宗过于相信太监,而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皇帝下令任命太监掌管皇家禁卫军,太监手上有了兵权,也就给后来的祸患埋下了伏笔,最终演变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人为“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