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不推進績效改革,老員工搗糨糊,新員工留不住 該怪誰

為什麼公司推行考核,員工流失更大了?

百度李彥宏,近期又走到了風口浪尖。順便我又翻了下他的歷史。當初他感覺管理層用心不夠工作馬虎,管理問題多多,比如經營不善帶來大量內部損耗、浪費嚴重,團隊協作不力等等,所以就專門聘請了一位有人力資源工作背景的副總,由他推行績效考核。

這位副總曾經有過使用KPI的經驗,因此駕輕就熟地在公司宣導落地KPI考核:

李彥宏:不推進績效改革,老員工搗糨糊,新員工留不住 該怪誰

1、首先從管理層的工資中剝出一部分工資取名為“績效工資”,KPI考核與這部分工資掛鉤。2、每個管理層崗位都訂立了6-8項KPI指標,不過,大部分指標是“負指標”。那麼什麼是“負指標”,例如:客戶投訴率為0、產品一次合格率為100%、內部損耗率要低於1%(而過去是5%)等,因為這些指標對結果的要求是完美的,要做這個結果的可能性幾乎為零。3、為了湊齊指標數量,提取了很多操作性極差、數據提供極難的指標,例如:數據準確率100%、培訓計劃達成率95%、內部員工投訴個數、工作能力與態度等。4、力度不足,罰多獎少。假設某管理者,原來該崗位的固定工資是10000元,現在變成8000(基本工資)+2000(績效工資),通過KPI績效考核,他每個月基本上要扣100-300元,全年可能有1-2個月有獎勵,也不超過200元。

李彥宏:不推進績效改革,老員工搗糨糊,新員工留不住 該怪誰

在副總宣導的時候,公司剛剛做了年度調薪,雖然老闆在績效考核中提出了很多高要求,但是大多數管理者還是被動接受了。在公司剛開始運行KPI時,還是有一些效果的,大家開始關注各個指標和標準,做了不少改善和優化。但慢慢地管理者發現,一是自己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目標;二是過去不怎麼努力都能拿到約定的工資,現在很努力了還要被扣工資;三是由於指標訂的不好,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情況,引發被考核者諸多質疑。

李彥宏:不推進績效改革,老員工搗糨糊,新員工留不住 該怪誰

雖然管理者向老闆和副總提出了很多疑問,但老闆總總覺得這不是KPI的問題,是管理者自己不適應及心態出現了問題,時間長了就會接受的,所以老闆以堅持的態度不予睬會。在實施KPI大半年之後,開始陸續有管理者提出了離職,還有一些管理者打算拿完年終獎再走人。

KPI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招致員工這樣的排斥?

員工錯了嗎?還是老闆錯了?

其實,員工加工資當然沒有錯,對各種扣薪提出異議也不會錯?老闆給員工加了工資提出要求提高一些標準,對工作進行分工和設定考核,看起來也是管理需要的!

李彥宏:不推進績效改革,老員工搗糨糊,新員工留不住 該怪誰

那麼錯在哪裡?我認為問題的根源還是KPI這個傳統模式!因為KPI本身存在以下五個重要問題:

1、KPI並不適合”利益驅動“。它更多的適合於績效評價和綜合評估,而績效考核的目的是為了更快地優化績效,但若少了利益驅動,績效考核就象汽車沒有配置發動機。

2、KPI是以目標為導向,企業常常喜歡訂立較高的目標或標準,所以它強調“壓力”,在利益驅動中偏向於”減法“。我們想想看,在今天這樣的人力資源狀態下,只給員工壓力和扣薪,能否被員工認可?

3、KPI在某種程度上違背了“人性”的價值,KPI是老闆要的,加薪是員工要的,為了滿足老闆要的KPI而否定或扣減員工要的薪酬,這種不符合人性的模式很難在企業持續運行。

4、KPI還背離了經濟規律和人性定律,因為KPI是目標達成法,當旺季目標訂立很高時,即使員工非常努力如果達不到目標,也拿不到原來的水平即被扣減了薪酬,而旺季之下企業可是多賺錢的季節。

5、KPI給出的激勵力度太小,根本無法發揮真正的驅動價值。比如某員工全月工資10000元,每月獎扣在100-300元左右的幅度,力度顯然小的可憐,無法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

李彥宏:不推進績效改革,老員工搗糨糊,新員工留不住 該怪誰

出路:KSF為何可以完美取代KPI?因為KSF代表的是利他共贏!

不同層次的員工對激勵有不同的需求,例如:

1、對操作員工:今天我能賺到多少錢?(計件與產值分配)

2、對技術員工:我的創新就能給我帶來什麼價值?包括直接的獎勵與認同(價值激勵)

3、對中層員工:我的收入何時可以達到我的期望?(職業規劃)

4、對高層員工:這是我的事業嗎?我能成為決策者和股東嗎?(股權、合夥人與長效激勵)

李彥宏:不推進績效改革,老員工搗糨糊,新員工留不住 該怪誰

今天作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績效研究院的獨創薪酬績效設計模式!這種模式被譽為中國最富激勵性方案!

績效激勵最前沿增量分配法:KSF薪酬全績效模式,適用於管理層和一線崗位。

  • (1)給管理者找出核心6-8個績效價值指標;
  • (2)在每一個指標上,找到對應的平衡點;
  • (3)超出平衡點,再設計詳細的分配規則。

KSF薪酬全績效分配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李彥宏:不推進績效改革,老員工搗糨糊,新員工留不住 該怪誰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的實際落地應用模式

一個完整的績效考核系統應該是多層次,注重平衡性的,需要從利益驅動、文化驅動、事業驅動等滿足員工全方位多層次的需求,要綜合關注人的現實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