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girl的北京居住實錄

糾結girl的北京居住實錄

是四年前來到北京的,和無數剛剛結束高考的學生一樣,滿懷著對自由自在大學生活的期望。根本沒想過畢業這回事,感覺遠得很,時間走得很慢。

但是走的最快的也是時間了,一轉眼我竟然就要畢業了,校招找工作的時候沒感覺到畢業快來了,寫畢設的時候也沒有,拍畢業照和同學依依惜別的時候也沒有,直到要搬離宿舍的那一天才真的感覺到,自己的人生巔峰似乎要過去了?!我可能這輩子也就這四年能在三環內有個每年才收1000多租金的床了_(:з」∠)_

我的北京生活其實是在找好工作準備租房自己住的時候才正式開始的。因為自那以前,我生活在學校裡,和大多數大學生一樣一邊學習一邊玩,生活費家裡給足,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都有舍友一起分擔。

租房之前沒想過要考慮那麼多問題,因為我一直以為我會和另一個好朋友一起合租,所以下意識的把這個找房子的人物丟給了她。想著自己只要等著搬過去,然後拿錢就好了。因為好友廚藝不錯,甚至於自己生活要做飯之類的都沒想過,想著只要會洗碗就OK。但是命運彷彿在逗我們,找工作的時候陰差陽錯我倆一個工作在南五環一個在北五環……難道要去二環內租房麼_(:з」∠)_

然後我的好朋友就無奈的拋棄了我自己整租一居室去了……而我不得不在6月初的時候才開始自己看房子。

考慮到上班通勤的時間不要太長,一開始想在公司附近找來著,然後就發現北京不僅買房不易,租房也很不易啊,真的是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

父母的意願:合租人全是女生

通勤的便利:1小時以內,必須這樣!

戶型的選擇:最好有陽臺,不然不好晾衣服

室友的脾性:不斤斤計較、能合得來就當朋友,合不來就各過各的互不打擾。

生活費用的均分攤:這個真的很糾結,均分可能不公平,不均分又沒辦法細算。

合租的安全性:這個也很愁,想看出一個人的好壞實在不容易,想著不然外人來等等的一定要約法三章。

……這麼算下來似乎我還是適合住學校宿舍,都是女學生,樓下有宿管,學校有保安,外人進不來宿舍,平時只要均攤水電費。

在看了好多房子都不滿足這以上種種的時候,我突然想到,為什麼我不能自己住?然後,我就走上了悲催的自己住的道路。

畢業的時候父母特意趕來幫我搬家,看著自己大學四年積攢下來的零零碎碎一共打了13個大包的時候,分外慶幸自己整租一居室了。

以前一直以為自己長大了,現在才發現真正長大的時候是要負責自己的所有生活的時候。父母再關心也只能隔空發發消息,碰到晚上突然停電也只能自己摸黑去看電錶、找物業,父母能提供給你的支持終於只變成了電話裡效果不大的安慰。做一頓飯,要嘗四五口才能確定鹹淡是不是合適,才能確定這回鹽真的沒放多,更多時候是發現自己根本沒放鹽。自己一個人吃飯,沒了以前住宿舍時和同學說不完的話,和朋友們的交流也從面對面變成了在微信上。

北京實在是太大了,縱使有地鐵,想要出門也是動輒一兩個小時。一想到這麼久的路,就突然又沒有了出門的慾望。這麼一想北京似乎真的不適宜居住,但為什麼一定要流下來呢?

不是想以前描述北漂那樣,擁有特別偉大的夢想,願意為之吃苦努力。我想留下是為了不講究,更是為了這個看不到的未來。很多人在北京打拼許久,然後感嘆自己根本看不見未來。而我想要的正是這個看不見的未來,本科學的是北郵的經管,回到家裡能做什麼呢?大概不是進三大運營商就是進銀行,做著日復一日的工作,直到把自己學過的東西一一忘掉,到了年紀成家生孩子,然後像眾多母親一樣圍著孩子轉。未來很穩定,但是一眼就看到底了。

在北京雖然居住不易,工作不易,有委屈有困難也沒有家人能依靠,但是未來是不確定的,有無限的變化。我可以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去嘗試、去探索,北京能提供給我最多的機會和平臺。看著北京各種嚴格的落戶政策,飆漲的房價,我其實是有點漠然的,大概是因為我從沒想過真正留下來,北京只是我青春的試煉場吧……

——來自一個20歲就想養老卻又興致勃勃各種探索打拼的糾結girl

糾結girl的北京居住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