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走遍中國是我很小就有的一個夢想。小時候寒暑假隨父母的船也曾遊歷長江兩岸,飽覽沿江美麗風光。在行駛緩慢的船上我可以呆坐幾個小時,只為看兩岸風景。走出小鎮的我第一次感受到長江那麼長,祖國那麼大,長大後要好好看一看。

等到長大了,我發現十幾年都沒有我小時候一年去過的地方多。來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真的很難!旅遊的目的地有很多種,一曰名山大川,覽山河壯麗之美。一曰名勝古蹟,享歷史人文之美。烏鎮很難納入這二類,不是有些小資文藝範的老婆執意要去,之前我都不知道烏鎮在何方。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雖說不是窮遊,但能省則省是居家過日子的不二法則。避開暑假十一,又不是周未,居然三百多元訂到了原價至少六百以上的民宿,加上老婆記者證又免了門票,還沒進入烏鎮,我倆已樂開了花!

遊覽車穿過一條長長長長的長廊把我們帶到一座石橋邊,提著行李走上石橋,剎那間我有一種穿越的感覺。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明清古屋,庭院深深。小巷清幽,垂柳依依。不是遇上了幾個穿著時尚的年青人,我彷彿置身於民國時期的江南小鎮!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顯然烏鎮是文藝青年尋夢的地方。江南可以是一個地理概念,也可以是一種文化情結。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水秀山清眉遠長,歸來閒倚小閣窗。江南的美,如詩如畫。烏鎮的美,把詩和畫融入千年古鎮中。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烏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遍佈古鎮的小橋流水。河不寬但縱橫交錯,橋不大但歷史悠久。小鎮上的日常用品,生活垃圾全靠當地極有特色的烏篷船運輸,船伕不用雙槳只靠搖櫓便能驅使小船在狹窄的河道中穿行。當然也有電動船,幾無噪音。燒油的發動機是禁止的,一則不環保,二則突突突的發動機聲會破壞古鎮寧靜的美。烏鎮所有的路都是用石塊砌成的,一條條厚重的石板是烏鎮行走的歷史。一座座古樸的石橋記錄了烏鎮千年的滄桑。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烏鎮的水聯通了京杭大運河,正所謂流水不腐,加上景區保護得力,遊客文明程度頗高,才使得河水清冽魚戲其中。烏鎮雖小,歷史上名人甚多。文學家茅盾就是搖著烏篷船穿過大運河,從烏鎮走向全國。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烏鎮的郵政局頗有些歷史。現代郵政起於晚清,烏鎮郵局是中國最早的郵局之一。在通訊如此發達的時代,烏鎮郵政局仍在營業,生意還不錯!一大堆遊客在寫明信片,現代人手機電腦用多了,多寫幾個字手臂痠疼,不得不停下休息會再寫。我們一口氣寫了二十張明信片,親朋好友收到一張久違的明信片,該是一種怎樣的驚喜。我甚至給自己也寫了一張明信片,慎重地把明信片放進郵筒,也放進了我對書信時代的懷念。遺憾的是,回東莞十天了,我還沒收到明信片,該不會穿越了吧?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烏鎮是明麗的美,燈火闌珊的烏鎮是朦朧的美。所有的房屋,所有的石橋都做了亮化工程。夜色漸濃,華燈初上。烏鎮的一切都倒映在水中!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燈光透過燈籠,一點也不耀眼,柔和而朦朧。提一盞燈籠,牽一雙手,漫步河邊,彷彿到了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而河邊並沒有歌女,只有從酒吧裡傳出的《董小姐》。一座清吧夾在眾多酒吧之間,女吉它歌手輕柔的歌聲埋沒在眾多酒吧嗨暴的舞曲中。酒吧也是仿古建築,並不隔音。不知清吧裡面閒坐的文藝女青年能不能忍受世事的喧囂。我以為烏鎮的酒吧只合穿旗袍的歌女,彈琵琶唱楊柳岸曉風殘月,遊客只合品一杯紹興黃酒,才不違這幅絕美的江南風情畫。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老婆是拍照狂人!各種的姿勢,各種的造型,各種的背景。自拍我拍還不夠,還要到照機館請專業攝影師來拍,於是,就有了一組烏鎮民國風情照。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不得不承認,我和老婆對這一組相片相當地滿意!原以為照相師傅手藝高超,老婆用手機偷拍幾張效果也不錯。所以人不必怕老,樂觀豁達自信的你,越老越美!

烏鎮之行老婆大人是十二分的滿意,我拍的數百張照片中終於有一張成為經典,同樣的人同樣的衣服同樣的姿勢同樣的背景都不可能複製這張經典的照片。有此成就,不虛此行!

走遍中國-烏鎮印象

坐上大巴,我們依依不捨離開了烏鎮。耳畔傳來許巍熟悉而沙啞的歌聲: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向著下一個目的地魯迅故里一紹興,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