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金融科技创新报告涉及加密货币和区块链

美国财政部7月31日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呼吁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创新采取更灵活、更有利的监管措施。

这份长达222页的报告专注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和创新”,只是简短地提到了加密货币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比如区块链。报告指出,这些技术目前正在“由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的一个工作组牵头的跨部门行动组分别进行研究”。

总的来说,该文件显示了美国政府大力推动新兴金融技术的发展,并使现有监管框架现代化,以消除阻碍其发展的障碍。

该报告提倡“更精简、更有针对性的监督”,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表明人们强烈倾向于合理化过于复杂的法规,这可能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包括协调各州笨拙的货币传输立法,这一立法目前明显适用于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

美国财政部金融科技创新报告涉及加密货币和区块链

BTC、BCH、ETH担保的贷款

东京证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上市的一家日本公司已经开始接受加密贷款的申请。J Partners Co. Ltd. (TYO:4764)最近通过旗下的资产融资(Samurai Asset Finance, Samurai Asset Finance)推出了一项名为Samurai加密贷款(Samurai Crypto loan)的贷款计划。

该公司解释说,贷款将以BTC、BCH或ETH作为抵押提供给加密持有者。客户将能够获得日元资金,而不必清算他们的加密头寸。正如news.Bitcoin.com此前报道的那样,在日本,清算加密货币可能会招致高达55%的税收。

客户可以借2000万日元(约合179,000美元)和3亿日元(约合270万美元)的贷款,期限为一年。这些贷款的利率从7.0%到15.0%不等,包括佣金和延期费,拖欠会费每年20%。

日本武士集团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数字设计有限公司,从事全球信息服务业务。武士资产融资成立于去年。除了有加密担保的贷款,该公司还提供由房地产、证券、存款、信贷、动产、外币、会员卡和贵金属支持的贷款。

数字货币的存在强调了重构金融监管框架的必要性

2008年,世界上首个数字货币——比特币,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十年后的现在,出现了超过1600种不同的数字货币。它们的总市值,达到了约3000亿美元。

同样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底层技术帮助催生了一场开发各类应用程序的竞赛。这种技术——即区块链,为在没有第三方中介参与的情况下,直接转账及追踪任何可以数字化的资产提供了机会。如今,人们尝试通过区块链改善股票购买到房地产产权转让等方方面面,而他们也面临了各种监管挑战。

随着这一过程的开展,许多企业家已经利用首次代币发行(ICO)筹集初创资金。ICO类似于首次公开募股(IPO),但ICO投资者会得到一个数字代币,之后可在正在建设中的相应的应用上使用。2018年第一季度,投资者在ICOs中投入超过130亿美元。

ICO是数字货币所面对的监管挑战的很好的例子。比如说,许多ICO看起来像证券发行,这表示任何发起ICO的人都必须在证券交易委员(SEC)会进行注册。其他许多ICOs做到了,但似乎并不符合证券模式。

上周,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主办了一场名为“数字货币的监管是否应该向证券看齐?”的国会简报。其简洁的回答是:视情况而定。

正如Mercatus 的Brian Knight在卡托简报上指出的那样,数字货币可以同时扮演许多不同的事物——货币、证券、产权以及商品。在美国,这意味着多方监管者(联邦级机构:美国税务局IRS、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可能还有美联储)可以监管任何数字货币。

这一现实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此外,Knight指出,这些新技术正在挑战已经存在已久的监管框架的界限。联邦证券法的核心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提出。

现在,通过ICO发行的代币完全有可能符合所有的联邦证券法,但却违反了国家货币发行法,从而引发国家和联邦的刑事指控。另外,转账业务也有可能符合所有转账法律,但违反了证券法。

美国财政部金融科技创新报告涉及加密货币和区块链

数字货币为什么会出现货币超发

最近国内经济圈在谈论货币“大水漫灌”的问题,这是法币领域的老问题。然而,讽刺的是,踩着法币超发尸体而崛起的数字货币,不仅货币超发, 更是变成“汪洋泽国”。不少数字货币支持者对法定货币超发引发的通货膨胀大为不满,于是乎打着正义的旗帜,发行“通缩型货币”,即货币数量定量发行,发行规则公开透明。

然而,这种竞争性货币发行的结果,与经济学家哈耶克设想的可以“消除通胀”背道而驰,最终走上了法币超发的老路。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哈耶克的设想,哈耶克提倡的竞争性货币,按照传统货币的发行机制:

一是明确发行资格,不是人人都能发行货币,主体主要是银行;

二是以资产背书发行等额货币;

三符合金融管制要求。

按照这种发行机制,哈耶克推测市场机制要比央行行政垄断机制更有效,货币发行方为了让更多人持有和使用货币,必须稳定价格,为了稳定价格必须控制发行量,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发行量,从而避免货币超发引发通货膨胀。作为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者,哈耶克对市场机制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容易忽视市场失灵,特别是市场引发的负外部性。

现实是,数字货币市场出现严重失灵,而且负外部性极大,市场屡屡出现欺诈、洗钱等负外部性。为什么市场会失灵?

当前数字货币发行并不符合传统货币发行机制,几乎人人可以法币,不需要资产背书,很大程度上脱离监管。这种“自由”的发行机制,一直被业内称为“金融创新”。但是,这种金融创新并不符合市场规律,反而引发市场失灵。举个例子可以说明为什么市场会失灵,餐饮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市场机制发挥了很好的资源配置作用。我们有时候会惊叹,每天60多亿人的一日三餐,市场无形之手就像一个无敌机器人有序地调配各种食材、配送车、外卖员等有机组合,最终人人能够吃饱,有些人花多点钱还能吃好。如果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监管当局不管理了,美味的食品很快会变成相互投毒的利器,市场也就失灵了。自由市场与法治经济总是相辅相成,如果缺乏市场监管,自由市场自然失序。

本文出自财经头条网(https://www.cj1.com.cn/),更多财经资讯请访问财经头条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