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推薦:消化性潰瘍臨牀症狀、診斷和治療藥物總結

消化性潰瘍

一、概述

消化性潰瘍(PU)主要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即胃潰瘍(GU)和十二指腸潰瘍(DU)。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PU是多因素致病,是黏膜攻擊因子和防禦因子之間失平衡的結果。

醫生推薦:消化性潰瘍臨床症狀、診斷和治療藥物總結

三、臨床表現

1、典型表現——上腹痛並有如下特點:

① 慢性病程:病程可達數年至數十年。

② 複發性:反覆發作,常有季節性,常在秋冬及冬春之交發病。

③ 節律性:DU常表現為飢餓痛(兩餐之間出現上腹痛,持續至下餐進餐後緩解)、夜間痛或清晨痛;

GU表現為餐後痛(餐後約1h出現,持續1~2h後緩解)

2、不典型表現

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可無症狀,而是以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PU併發症就診。

醫生推薦:消化性潰瘍臨床症狀、診斷和治療藥物總結

四、併發症

1、出血

2、穿孔

3、幽門梗阻

4、癌變

少數GU(少於1%)可發生癌變,見於45歲以上慢性GU患者。

五、診斷

1、胃鏡檢査是主要的確診方法;

取活檢,鑑別其良惡性。

取胃黏膜做Hp快速尿素酶檢查或Hp病理學檢查。

2、X線鋇餐檢査——發現龕影

醫生推薦:消化性潰瘍臨床症狀、診斷和治療藥物總結

1、根除Hp治療——根除Hp不但可以促進潰瘍癒合,而且可以預防潰瘍復發。

2、抑制胃酸治療——PPI(**拉唑)、

H2RA(**替丁)

3、.抗酸藥及胃黏膜保護劑

藥物: 四聯療法﹦PPT+(阿/克/甲,三選二)+ 鉍劑

療程: 7~14天。

表 1 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案

醫生推薦:消化性潰瘍臨床症狀、診斷和治療藥物總結

注意:

1)Hp根除率不足90%。治療失敗者隔3~6月後補救治療。

2)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環素的耐藥率很低;而克拉黴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高(不可重複應用)。

醫生推薦:消化性潰瘍臨床症狀、診斷和治療藥物總結

常規抑酸治療:常規劑量的PPI早餐前1次,H2RA晚餐後1次;

潰瘍癒合時間通常為DU4周,GU6~8周,癒合速度與抑酸治療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成正比,潰瘍過於快速將影響癒合質量。

H2受體拮抗劑(H2RA)可以有效地抑制基礎胃酸分泌,但是對於餐後的最大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如PPI。

醫生推薦:消化性潰瘍臨床症狀、診斷和治療藥物總結

七、用藥注意事項與患者教育

1、服用最高劑量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PPI,可導致維生素B12缺乏,需要補充。

2、老年人長期服用氫氧化鋁片或凝膠時——

可影響腸道吸收磷酸鹽,導致骨質疏鬆,骨折患者不宜服用;

鋁鹽吸收後沉積於腦,可引起老年性痴呆;

闌尾炎或急腹症時,服用氫氧化鋁製劑可使病情加重,可增加闌尾穿孔的危險,應禁用。

3、抗酸藥、鉍鹽、氫氧化鋁凝膠和鋁碳酸鎂等形成保護膜製劑不要餐後服用,多在上腹痛前、腹痛時臨時服用;

不要與鐵劑、鈣劑及喹諾酮類等多種藥物合用,以免影響藥物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