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和李嘉誠一樣靠塑膠起家,創業所冒風險竟如此之大

臺灣前首富王永慶被譽為“塑膠大王”,涉足塑膠行業是他商業生涯最重要的轉折點,這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他在塑膠行業創造的發展奇蹟更是被譽為“臺塑神話”,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初王永慶進軍塑膠業,卻是冒著極大風險的。

20世紀50年代初,臺灣推行第一個4年計劃,其中,化學工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另外,美國也積極支持臺灣的工業建設,尤其是化學工業。

當時,在臺灣化學工業中最有地位和影響的企業家是何義。臺灣當局自然要把這一重任交給他。何義得知投資興建PVC(聚錄乙烯)廠既可獲得美國的支持,又可以接受臺灣政府的幫助,便爽快答應。很快,何義成立了福懋塑膠有限公司,為籌建PVC廠,他還遠赴歐洲、美國和日本進行考察。

王永慶:和李嘉誠一樣靠塑膠起家,創業所冒風險竟如此之大

經過考察,何義發現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塑膠原料廠日產PVC都在50噸以上,而臺灣當時計劃是日產4噸,相比之下,產出少成本肯定高;另外,PVC在臺灣的消耗量是一天兩噸,其餘兩噸得自己尋找銷路。在市場上,成本高、價格昂貴的臺灣PVC,要想戰勝成本低、價格優的日、美等國的PVC,談何容易。所以,何義經過慎重考察後,決定放棄投資PVC。

對於塑膠業,王永慶絕絕對對是個外行,連PVC這個術語以前都是沒有聽說過,更何況他的化學成分和用途了。所以,最開始是臺灣“工業委員會”向他推薦建立塑膠廠,生產PVC。這引起了王永慶的好奇心。

王永慶瞭解到塑膠工業是一項大有前途的工業,並且有美國和臺灣政府支持,有許多的優惠措施等等,經過周密而理智的分析後,他決心鋌而走險,投資塑膠業。

據說當時一名臺灣有名的化學家知道此事後,嘲笑王永慶不懂塑膠為何物,開辦塑膠廠肯定要傾家蕩產。王永慶周圍的人也都認為王永慶是昏了頭,異想天開。但這些都沒有減弱王永慶進軍塑膠行業的信心。

王永慶深知生意場上風險多,不擔風險的生意只能做得平平淡琰,戴著安全帽做生意,連生意的邊都沾不上。

1954年3月,王永慶登記註冊了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按計劃,王永慶自籌資金50萬美元,美國援助60到70萬美元。

正當籌建工作緊鑼密鼓進行之時,不料想平地起風波。1955年7月,臺灣當局突然收到華盛頓國外業務署的加急電報,電文很簡單,只有兩行字:PVC項目美援授權書暫停;美國將重新考慮塑膠廠的經濟價值。

原來,美國的一家大化工企業——盂山都,為了減少競爭對手,通過關係,讓美國參議員薛明敦在國會上提出,要求取消對臺灣興建的塑膠廠提供美援款項。主要理由是:援助70萬美元的鉅額款項,每月才生產100噸,不合乎經濟效益;其次,臺灣缺乏原料和技術人才。

針對上述情況,臺灣經過多方交涉、極力爭取,終於在12月獲得美方同意。美國國際合作總署於1956年3月底宣佈:撥款67萬美元,協助臺灣成立塑膠原料廠。其中62萬美元用於購買機器設備以及支付工廠工程監工費,另外5萬美元則支付給美國紐約一家塑膠原料製造廠波登公司,作為技術援助的報酬。

王永慶:和李嘉誠一樣靠塑膠起家,創業所冒風險竟如此之大

1957年3月,臺灣塑膠建廠完成。經過兩個月的試產後,在高雄舉行了正式開工典禮。臺塑從建廠到開工(包括試產)只用了9個月時間,似乎很順利。然而,開工典禮的爆竹聲尚未結束,危機就已來臨。

臺塑自1957年3月試產,至同年12月,竟然連1公斤塑膠粉都沒賣出去。10個月,整整1000噸塑膠粉,一斤不少地存放在倉庫裡。

這時臺塑的處境,騎虎難下,進退維艱,可以說幾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奄奄一息的地步。王永慶緊鎖雙眉,心情沉重地走進廠區。車間裡,工人正停工待命;倉庫裡,白花花的塑膠粉堆積如山。

對於產品嚴重滯銷的原因,王永慶自然明白。一方面,由於臺灣的加工業者對本地首次自行生產的PVC塑膠粉的質量沒有信心,加上風聞“政府”將要採取保護管制進口,早就一口氣進了足夠用幾個月的貨。另一方面,由於臺塑的產量少,導致成本偏高,每公斤的售價高達臺幣75元,價錢比同類產品高出一大截。

按照常理,產品在市場上供過於求時必然要減小生產。而精明的王永慶在經過周密的調查分析,得出的結論與眾不同:產品銷不出去的根本原因不是產量太多,而是價格太貴。為了降低價格,只有擴大生產,增加產量,降低成本,薄利多銷。明知生產過剩,還決定大幅度增加,其中風險之大可想而知。

為了擺脫困境,拓展海外市場,王水慶採取了兩項措施:一、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減產,反面更加大量地擴產,同時注意提高產品質量,以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打開市場;二、籌建加工廠,擴大銷路。

1958年,王永慶對臺塑進行第一次擴建工程,使產量翻了一番,月產量達到200噸。

然而,屋漏偏遭連夜雨,在臺塑擴建增產的同時,日本許多塑膠廠的產量也在成倍地增加。由於日本廠的基數大,因此成本降低的幅度也大。相比之下,臺塑公司的產品成本還是偏高,依然無法拓展外銷。王永慶感到,小改造,不具備競爭能力。不如破釜沉舟,於是,他硬著頭皮上將臺塑月產量增加到1200噸。

這樣大的風險讓一些股東對此心灰意冷,一些股東人心惶惶,紛紛要求退股。王水慶沒有退縮。為了更好地管理經營,他毅然變賣全部家產,購下“臺塑”全部產權,獨自經營。要麼一鳴驚人,要麼身敗名裂。為了贏得信譽,打開市場,王永慶決定傾其所有,投資70萬美元引進設備。

1960年,臺塑的第二期擴建順利完成,每月產量激增至1200噸,成本大幅度降低。但問題是這麼多產品如何銷售出去?王永慶心中早有另一個想法產生,一個類似於產業鏈的模式在他腦海中形成了,銷不出去,創造條件也要銷。

市場是動態的,並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市場各要素往往變幻莫測,令人捉摸不定,因而導致公司決策也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對這個問題,王永慶在著手進行第二期擴建計劃的同時,就考慮投資設立“南亞塑膠廠”。

南亞塑膠廠的性質是一次性加工廠,成立的目的,就是設法協助臺塑銷售PVC粉。一次加工需要加工技術,而南亞塑膠廠建廠之初,所有的設備就是唯一的一臺膠布機,開工整整一年,膠布機的開機率還不到一半;後來進了幾臺制管子的擠出機,但由於機器少,技術落後,產品質量不穩定,以至虧損累累。

為了解決技術問題,王水慶增多次前往海外,他雖開出相當高的技術指導費用,卻沒有外商答應協助。於是,他就組織技術人員反覆調試。

王永慶:和李嘉誠一樣靠塑膠起家,創業所冒風險竟如此之大

一次加工性產品質量穩定後,王水慶又準備籌建二次加工廠,為PVC原料謀求更多的出路。不久,王永慶推出了卡林二次加工廠,主要生產雨衣、浴室簾布、尿褲等塑膠製品。

到這個時候,王永慶才終於看到了一絲勝利的曙光。

此後,塑膠產品銷量大大提升,僅卡林廠一家就佔銷售量的20%。然後,王永慶又用同樣的條件發展了新達、達新、三和等二次加工廠。這樣,王永慶不但走出了PVC塑膠粉滯銷的困境,還開創了PVC加工蓬勃發展的局面。

有人把王水慶的這次成功歸結於幸運,對此,王水慶認為只說對了一半。誠然,任何人經商沒有好的機遇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能吃苦、努力奮發、有志氣,而且要敢於冒險,緊緊抓住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