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玩IP的人,他們到底怎麼玩IP呢?

会玩IP的人,他们到底怎么玩IP呢?

轉載任何百道網微信公號(bookdao)所推送的文章或內容,請事先與本公號取得聯繫。關注百道網手機站更多文章,點擊閱讀原文進入。

【百道編按】動漫、網絡文學、影視和遊戲企業的IP運營有著各自的特點,他們到底怎麼玩IP呢?

作者 | 吳雪

7月25日下午,一場聚焦新時代文娛產業發展的論壇在第八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期間舉行。多位來自動漫、網絡文學、影視和遊戲企業的負責人出席論壇,並分享了各自在IP運營上的經驗體會。

網絡文學資本湧入,

粗製濫造現象如何解決?

如今網絡文學可謂IP運營中備受關注的一環,眾多大熱的影視作品及遊戲最初都從網絡文學改編而來。但是,目前資本的大量湧入使得網絡文學粗製濫造的現象不斷出現甚至越來越嚴重,這一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17K小說網總經理張大年認為,文娛行業之所以蓬勃發展,好內容是其發展的核心。首先,為保證內容質量,17K小說網建立了一支由行業資深人士組成的專業編輯隊伍,在與作者簽約之初,他們就會過濾掉90%以上的劣質內容。其次,針對重點產品和重點作者,17K小說網還會有針對性地打造IP體系,從最初的選題的開發,到大綱、人設,所有環節中編輯都深度參與討論,並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大IP要有大是非,張大年說,文娛行業不僅要追求經濟價值,還要追求一些社會價值。做文化產業應該有使命感。

会玩IP的人,他们到底怎么玩IP呢?

小說IP一字千金,

怎樣做好影視文學IP改編?

IP開發之所以如此火熱,離不開影視行業的助推,影視公司不惜重金爭搶IP已成為一種常見現象。但是,是否所有的IP都適合影視開發?文學作品在進行影視開發的過程中又該如何做好改編?博集影業副總經理郭琳媛與向上影業IP開發事業部總經理楊雁分享了她們的經驗。

如今大家一直說IP不好改編,買了一本小說,能夠用到的東西也就20%,但在楊雁看來,恰恰就是這20%是編劇們無法創作出來的。對於製片人來說,做IP必須有自己的主心骨,在購買小說版權之後一定要找到一個非常明確的開發思路。以向上影業為例,影視作品的策劃和編劇是分開的,策劃會事先把人設和大綱設計好之後再交給編劇,而編劇要做的只是在既定框架下去擴充橋段。

針對影視劇改編可能會脫離原著小說,導致原著粉不滿意的問題。郭琳媛認為,這一問題需要客觀看待。“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雖然影視改編難以做到滿足每一位原著粉的期望,但只要盡力做到自己認為的最好,也可能吸引原著粉成為影視劇的粉絲。

会玩IP的人,他们到底怎么玩IP呢?

動漫行業擁有3.1億用戶,

未來發展趨向何處?

近年來,隨著90後、00後網民的增多,國漫崛起逐漸成為被熱議的話題,中國漫畫產業發展前景持續向好。首先從規模上來看,據有妖氣副總裁謝正瑛介紹, 2017年,中國動漫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動漫行業的用戶數量為3.1億,其中互聯網動漫的用戶達到了1億人次。其中,國漫比日漫、美漫更受90後及00後歡迎。從國家政策來看,2017年2月,文化部公佈了的關於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文件中提出,要加快對動畫、設計、網絡文化新形態的服務,這對動漫產業的創作源頭和宣發推廣都十分有利。第三,近年來資本的先後入場也催生了更多優質的動漫平臺,比如網易動漫、快看漫畫等。可以說,不管從原創IP端還是中游平臺端,整個泛娛樂全產業鏈都為動漫的未來發展做好了充分準備。因此近年來,動漫呈現井噴式發展,進入了全產業鏈IP運營的時代。

謝正瑛認為,未來動漫產業的IP運營將圍繞既是IP源頭,也是內容載體這一雙重身份開展。即以動漫內容為載體進行改編,以IP源頭來挖掘其後續價值。所謂內容載體,近年來的熱門IP如《擇天記》《全職高手》等最初都是網文,在後期也推出了漫畫,即通過漫畫觸及更多二次元人群,從而覆蓋更多用戶,這也證明漫畫如今在整個泛娛樂開發中越來越處於重要地位,文、漫、影、遊聯動的現象在市場上越來越多。所謂以動漫IP為源頭則是指根據動漫的不同類型,來進行不同方式的後續改編與開發。

對於如何從IP源頭出發打造國漫S級IP,謝正瑛認為,有兩個核心關鍵要素。首先在於,內容是否精耕細作,價值觀是否符合當下社會需求。而要做好這一點,就要注重與作者和讀者一起共同打磨內容,讓原創IP內容更加夯實才能得到市場認可。其次則在於IP的長遠規劃。這要求在運營上以IP為軸,圍繞IP的特點進行系列開發。

会玩IP的人,他们到底怎么玩IP呢?

產業鏈中地位尷尬,

遊戲企業是否可以創造IP?

在過去,遊戲一直處於IP全產業鏈的末端,被當做變現的重要手段。事實上,遊戲IP與用戶的接觸頻次很高,而且用戶在遊戲過程中有很強的參與感,遊戲及其容易產生粉絲效應。而只要擁有了粉絲,這一IP便擁有了最原始的價值。據焦揚網絡CEO莫夏芸介紹,近年來,遊戲企業的IP開發特點也確實在不斷髮生變化,不斷朝著IP源頭進發。

莫夏芸說,從中國的網絡遊戲興起到現在,可以說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在最初的開發階段,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版權不明晰的問題。在第二階段,遊戲與影視合作更加緊密,出現了影遊聯動的現象。為了通過遊戲套現,很多影視劇不管外部的實際情況就盲目開發配套遊戲,但是觀眾們往往並不買賬。如今到第三個階段,大多數遊戲公司開始進行反思,開始思考自己在整個IP全產業鏈中到底處於何種地位。隨著電影《魔獸世界》的上映,以及《戀與製作人》等遊戲的風靡,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遊戲企業也可以創造IP,成為IP的源頭。

雖然動漫、網絡文學、影視和遊戲企業的IP運營有著各自的特點,但有一點是IP全產業鏈開發各個環節的從業者的普遍共識,那就是要通過IP將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傳遞給青少年、傳遞給全世界。雖然目前中國的IP全產業鏈開發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要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整個行業,給這個行業更多的成長空間,讓創作者可以創作出更多優質產品提供給用戶。

会玩IP的人,他们到底怎么玩IP呢?

封面圖片來源:“新時代杯”2017時代出版·中國書店致敬活動(深圳尚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