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现存最长遗迹

开封护城堤始建于元代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建成于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周长40公里,堤宽六丈,高两丈余。当年,堤上五里一亭,派有专人看守,堤两则广植树木,以防止堤土流失。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黄河主流改道,开封段沿黄河两岸筑起了新的黄河大堤,开封护城堤则退居二线。

开封现存最长遗迹

宋代以前,黄河距开封较远,对开封构不成威胁。

开封现存最长遗迹

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决阳武(今原阳县),黄河河道南移至封丘县境,离开封仅20公里,开封人民开始注意黄河的安危。

开封现存最长遗迹

至元代延佑六年(1319年)为了防止河水侵蚀农田,开封城北人民开始在地势低洼的地段构筑土堤,以抵御黄水,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后来开封护城堤的雏形。

开封现存最长遗迹

到了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从原武县(今与阳武县合并为原阳县)黑羊山决口,直向东南方向奔来。滚滚黄水从开封城北2.5公里的牛庄穿过,继续向东南流去,汇入淮河。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史称“黄河夺淮时期,”由于河流距离开封城太近,每年汛期开封城郊大小水灾连年不断。明建文元年(1399年)黄河洪峰冲入北门,直灌开封城内,损失极为惨重。于谦巡抚河南后,体察民情,在城北人民构筑土堤抵御黄水的基础上,以工代赈,发动民工和征调士兵,参加修筑开封护城堤的巨大工程。堤从开封城西修起,至城北,再至城东三面,经过正统五年(1440年)那场大水的考验,于谦对开封护城堤的建设更加重视,城西、城北、城东三面护城堤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胜利完工,全长20余公里,堤宽六丈,高两丈余。有效地保卫了 开封的安全。堤上五里一亭,派有专人看守,护堤巡防。堤两侧则广植树木,防止堤土流失。每至春夏季节,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形成了一道护城的绿色屏障。

开封现存最长遗迹

明正统十三年 (1448年)黄河在荥阳姚村决口,经中牟、开封城西之杏花营、城东之陈留,向东汇涡河后入淮,这时的开封城处于黄河北岸,城南变成了泛区,连续三年患水。至明景泰二年(1451年)河南巡抚王暹,接续于谦开封护城堤之未竟工程。在开封城南筑护城堤15公里许,东西两端与原来的护城堤接轨,至此一条周长40公里完整的环行护城堤终于全部完成。

开封现存最长遗迹

明弘治六年(1493年)黄河主流再次改道,从开封城北10公里左右处向东流去,开封段沿黄河两岸筑起了新的黄河大堤,开封护城堤退居二线。但作为历史遗迹,作为城市外围不多见的护城堤防,仍应受到保护,并发挥其在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中的独特作用。

开封现存最长遗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