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2年前的今天,柳州经历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水,不少人依然记忆犹新。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仍然有一些摄影师用镜头为今天的我们保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今天,公众号“南宁铁道报”(ID:nntdwx)刊发《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全文如下:

这些天

许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

四川绵阳,洪水来袭

4名90后司机驾车

对宝成铁路涪江大桥进行

“重车压梁”

增加桥梁自重,抵御洪峰冲刷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其实,早在22年前

面对一场更加凶猛的洪水

南宁局也曾用“重车压梁”的方式

保护柳江铁桥

留下了一场经典战役

——“铁桥保卫战”

1996年“7.19”洪水时,震撼人心的柳江铁桥保卫战

那是1996年的夏天

百年一遇的“7.19”洪水掠过柳州

美丽家园变成一片汪洋

学校停课,企业停产

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不可估量

铁路人众志成城

战洪魔、护家园

22年后

洪水成了遥远的回忆

但是

我们不能忘却——

自然灾害给我们造成的惨痛经历

我们更要铭记——

那些为了保卫铁路安全畅通奋不顾身的人

今天

著名纪实摄影家蒋建雄的一组老照片

让你我重回1996年的夏天

蒋建雄的摄影手记


1996年7月19日前后罕见的特大洪灾降临柳州,铁路局机关、铁路地区各单位及家属区被滔滔洪水分割、包围,不少单位浸泡在浑浊的祸水之中,造成运输中断,生产停顿,大量的旅客滞留,单位和家属区断水断电,人们吃饭都成问题。7.19这么大的洪灾,不仅是我辈,甚至是父辈、爷辈也没见过。柳州大部分城区被泛滥的洪水侵占,景象绝对赛过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作为7.19 洪灾的亲历者,我目睹了滚滚洪水的肆虐和无情,体会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和无能为力,也目睹了人们如何躲避灾难,并以顽强的精神抗洪救灾。


7.19洪灾期间,大鹅山地区成了孤岛,与世隔绝不能往来。我不忘摄影人的责任,不失时机地记录下洪水灾情,记录下铁路职工和家属自救、互救,保护、转移生产设备和财产的真情实景。当时活动范围有限,拍摄区域也很有限。我拍摄了单位职工争分夺秒抢在洪水之前把设备、财产集中到高处和安全的地方;拍摄了领导干部现场安排、指挥抢险工作的画面;拍摄了干部劝说职工遗孀离开受洪水威胁的居所,搀扶老人逃生的情景;拍摄了职工为恢复铁路运输生产,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检修设备,清理、修复线路和桥梁,在最短的时间恢复通车和生产的景象。

水漫龙城,美丽家园变汪洋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9日下午鹅山顶上俯拍柳州洪水灾情,铁桥过水1米多。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9日下午柳州车站洪水灾情。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下午,柳州车站与外界断绝交通,改造或替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9日下午柳州机车车辆工厂的水情,机车、厂房浸泡在洪水中。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下午柳州铁路局机关大院的水情。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8日下午,柳铁木材厂、水电段差不多要被柳江洪水吞没。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8日下午,柳州电务段工会林主席劝说一位职工的遗孀离开即将进水的居所,把她带离危险区。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8日上午,受困的鹅山路五区铁路职工家属。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下午,柳州车站售票厅里等待通车的旅客。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9日下午,鹅山大道和直属房建段门前的水情。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9日公园的游船上了鹅山路。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8日,鹅山路居民区的水上交通。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鹅山路五区,用轮胎在洪水中做交通工具的青年。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下午,一位武警战士被洪水困在柳州车站,以逸待劳。

众志成城,洪魔无情人有情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8日下午,柳铁木材厂职工转移设备。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8日,直属房建段干部徐胜利等抢险后小憩。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18日上午,鹅山路五区老工人用收音机听水情通报。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下午,双眼发红,几天几夜没有休息的柳州车站派出所何警官,面对镜头也忍不住哈欠连连,几天没洗澡,制服浸透汗水。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下午,洪水尚未完全退去,柳州车站就开始通车发送旅客。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上午,突击队在柳州铁桥上清理漂浮物。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保护柳江铁桥,留下了一场经典战役——“铁桥保卫战”。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上午,突击队在柳州铁桥清理漂浮物。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上午,突击队在桥底清理杂物。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上午,抢修铁桥人行道。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上午,线路工抢修被冲毁的线路。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上午,柳州电务段职工抢修道岔转辙器。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柳州生活段给在柳州铁路地区协助抢险的武警战士供应餐食。

重整旗鼓,不畏艰辛建家园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下午,时任劳资处处长麻忠义看望受灾的退休职工。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洪水退去后的鹅山路五区家属区。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上午,柳州铁路职工家属领取免费的食品、饮料。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1日下午,送水车到鹅山路家属区。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铁路职工家属在鹅山公园排队取泉水。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儿童也帮助父母提水。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鹅山公园,职工家属围在一起,收集下雨渗出的一点点水。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20日,在鹅山公园收集渗水。

22年前的“7·19”,你可还记得柳州的模样

蒋建雄,男,汉族,广西岑溪市人,1951年7月1日生于广西柳州。尿毒症患者。

1985年学习摄影,1994年起专注黑白专题纪实摄影。拍摄完成了摩托车、铁路民工、蒸汽机车厂修、百味生活、白裤瑶、融水苗族民居吊脚楼及尧告村等专题。著有《百味生活》、《摩托故事》和《白裤瑶》三本摄影集。

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数届柳州铁路局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主席。2001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优秀会员”荣誉称号。由刘树勇教授指导拍摄尧告村,曾璜老师策划义卖尧告村照片,并将十万余元款项全部用于扶贫助学回馈尧告村,资助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30位困难学子的三年学业。被评为2016年季度“最美柳州人”,2016年柳州“公民榜样”,被誉为“大善摄影师”,2017年广西“公民楷模十大新闻人物”,2018年7月被柳州市摄影家协会授予终生成就奖。

你经历过“7·19”洪水吗?来下方评论区说说你的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