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說,未來三年三四五線城市每平米低於1.4萬的房屋會消失

7月23日,我國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8屆年會上表示:“未來三年,中國三四五線城市低於1.4萬/平米的房屋會消失”。

有專家說,未來三年三四五線城市每平米低於1.4萬的房屋會消失

博鰲

筆者態度鮮明的講,並不認同他的這個觀點,他的這番話,帶有主觀武斷的色彩,也是缺乏對我國國情充分了解的表現。

應該說,未來若干年,而不是三年,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三線城市每平1.4萬以下的房屋消失是可能的,但欠發達地區三線城市每平1.4萬以下的房屋消失是不太可能的,而說全國所有三四五線城市每平米1.4萬以下的房屋都消失就更是不可能的。

據安居客數據,長三角三線城市揚州市7月新房均價為每平米9427元,比5、6月已經回落。珠三角三線城市汕頭市6月房屋均價每平米9062元。而同為三線城市的西寧市、銀川市2018年6月均價分別為6966元、5000元,不到1.4萬元的一半,未來三年,能讓1.4萬以下的房屋消失嗎?更別說四線五線城市了。

有專家說,未來三年三四五線城市每平米低於1.4萬的房屋會消失

揚州

在筆者看來,我國的很多專家,都居住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發達城市,他們研究取樣也都是以這些城市作為樣本,或者以美國的一些發達城市作為樣本,對我國的三四五線城市瞭解並不深入,更別說深入實地調研了。習慣於引用數據,引用理論,而缺乏深入實地的調查研究,是我國專家目前的通病。

筆者在三四五線城市都有同學或朋友,有發達地區的,有不太發達地區的,通過電話交流,也對不同地區的城市房價有所瞭解。有的四線城市房價近幾年就在每平米在4000-5000元左右徘徊,有很多五線城市,近幾年來房價每平米在3500元左右浮動,最低的在3000元左右。可以肯定的說,這些地方,未來三年,每平米1.4萬元以下的房屋消失是天方夜譚。

有專家說,未來三年三四五線城市每平米低於1.4萬的房屋會消失

銀川

鍾偉教授本人也承認,不同區域、不同消費水準、不同收入增長的人群難以一概而論。我國地域遼闊,地區間發展很不平衡,發展層次也都不在同一個水平,所以房價也不能一概而論。說未來三年,所有三四五線城市每平米1.4萬元以下的房屋將消失,感覺是憑想象做出的判斷,是沒有說服力和可信度的。

對於今後房價走勢,中央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就是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前提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7月31日的會議上,中央明確了“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下半年,七部委將聯合對30個城市存在的房地產市場亂象進行集中整治;在“四限”調控政策的基礎上,多城出臺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都說明了國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決心。

遏制房價上漲,將成為未來的主基調,所以,還期望房價快速上漲是不現實的。未來三年,三四五線城市每平1.4萬以下的房屋將消失也將成為一句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