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帳這件事,80%的人都做錯了

身邊財商為負的人,真的太多了。一邊抱怨沒錢,一邊又對理財嗤之以鼻:這點錢,有啥好理的?

可千萬別對小錢不在乎。假設我們每天早上喝一杯拿鐵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費,30年累積下來可以達到70萬元!

錢少不理財,真以為錢多你就會理了?

沒有理財能力,鉅款對你而言絕對是個災難。一夜暴富的人大都不得善終就是這個道理吧。

記住,理財是每個人的必備技能,應該儘早開始。

記賬這件事,80%的人都做錯了

理財第一步

對於負債和月光族來說,理財訣竅這種東西好像有些虛無縹緲。從0到1都還沒實現,怎麼從1到N?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應該是分析自己的消費習慣,學會記賬。

是不是有很多人跟你念叨過,記賬雞肋,難以堅持……

來來來,幫忙聯繫一下,多妹很想問問他們,知道記賬的本質目的是什麼嗎?我相信能答上來的不超過一半。

記賬目的至少有三點吧:

1、瞭解自己的收支情況;

2、找到支出、收入的規律,從而瞭解自己的消費習慣;

3、根據前兩步來規劃未來收支。

之所以說記賬是理財第一步,是因為我們只有弄清自己的錢花在哪裡,才能知道如何去優化。

就好比遊戲中打怪升級,如果尚處新手村,知道再多攻略,擁有再多裝備,也沒用,因為你根本沒辦法發揮啊。

你真的會記賬嗎?

可別以為記賬是件容易的事,我見過80%的人記賬方法都是錯的。

記住記住,記賬最忌諱的就是,事!無!巨!細!全!都!記!

“事無鉅細”到什麼程度呢?比如說買個包子、坐個公交、買瓶水,甚至微信搶到一毛錢,都要記下來……

幫幫忙啊大哥,這樣操作確定你還有精力吃飯上班?

人的注意力和認知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就像電腦處理器,任務太多就會死機。

所以大腦總是傾向於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最感興趣的地方。回憶一下,為什麼每天路過的那棵樹,你從不會多看一眼,迎面走來的小姐姐,你卻一眼就能捕捉到?

正是大腦幫你把不重要的東西自動屏蔽掉了啊。

因此我們需要在賬本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之間,取一個平衡點。

引進一個概念,感覺閾限,我們在感覺到刺激和感覺不到刺激之間的一個臨界值。

當超過感覺閾限時,我們會對這筆支出產生強烈感覺,而那些未超出閾限的支出,我們是感覺不到的。

舉個栗子,買件400塊的衣服,對一個月薪五千的人來說,可能算不小的開支了,他會猶豫要不要買。而對一個月薪五萬的人來說,這筆開銷可能就沒啥感覺,因為還沒超過他的感覺閾限。

所以我們記賬的原則應該是,超出了感覺閾限的,一筆一筆記錄。那些不太有感覺的,給一個總的預算即可。

難怪那麼多人記賬難以堅持呢,方法不對,時間成本傷不起。

記賬進階三部曲

按照多妹上面所講的,記賬不僅需要身體上長久的堅持,思想上也不能懶惰,得學會解讀賬目。

1、選擇合適的記賬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定要選擇自己最中意的記賬方式,這樣才不會厭煩。

現在很多記賬類的APP做的都不錯,像錢錢錢、金米管家,使用感很好。當然你也可以選擇excel,或者直接記手賬。

關鍵是一定要堅持下來。

2、根據使用情況分類別

記賬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支出收入項目基本是零散的。

一定要學會歸類總結,讓賬目能清晰反映出各項開支佔比大小,這樣才能做到花錢心中有數。

多妹一般習慣像下面這樣分類:

衣(像衣服鞋子、護膚化妝等)

食(一日三餐、水果零食等)

住(房租、物業、水電氣費等)

行(公交出租、油費保險費等)

生活(日常用品、休閒娛樂等)

育兒(教育支出、玩具遊玩等)

配套(運動健康、休閒娛樂等)

人情、生病買藥等等其他項目

3、在月末年末彙總分析

千萬記住,記賬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做出資金的規劃預算,讓你發現生活中不必要的消費,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有所值。

比如多妹每個月花的最多的就是生活這一項,記賬後才發現,是我太喜歡出去瞎玩了,消耗不少冤枉錢。

在此基礎上,你就會知道自己每個月該拿多少錢來投資理財,進階到財富增值的下一步了。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理財秘訣,比你有錢的,多半是比你更會規劃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