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党建引领“红色引擎” 为争当排头兵提供组织保证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市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大局、狠抓任务落实,致力提升党建质量,为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实施“五基五力”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发力点,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实施“五基五力”行动计划。抓基本阵地,提升组织领导力,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依托农村社区、农业企业等设立功能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倒排确定46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专项整治86项,解决问题132个。抓基本队伍,提升组织战斗力,推动村(社区)“两委”换届稳妥有序进行。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严格党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员量化积分、“红黄榜”“告诫制”等日常教育管理机制,稳妥有序处置不合格党员。抓基本制度,提升组织执行力,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全市7个县(市、区)委73名常委联系指导95个乡镇(街道)党建工作、1045名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担任872个村(社区)党建指导员。抓基本活动,提升组织号召力,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推行“党员扶贫中心户”“党员爱心岗”,加强“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建设。开展党支部“微经验总结”活动,推行党小组之家“红色基点”建设经验,开办党员群众讲习所。抓基本保障,提升组织凝聚力,加大从优秀村(社区)书记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的力度,单列8个职位定向招录优秀村(社区)干部。

突出“四个精准”,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结合年度综合考核工作,在全市开展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深入7个县(市、区)和79个市直单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谋划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思路举措。坚持“精准研判”,落实“三档三案”精准管理办法,分层分类建立全市1.3万名干部数据库,对全市86个市管班子和300余名重点岗位市管干部、重点关注科级干部,逐人逐班子建立“精准画像”档案,为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提供基础。坚持“精准培养”,着眼干部能力提升和实际需要,分类分级开展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建工作等6个专题培训班,培训学员近300人次,举办敬亭大讲坛1期,受众近600人次。选调75名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和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专题培训。先后选派33名青年干部到上海松江、浙江平湖、湖北神农架等地挂职学习,帮助干部开眼界、拓思路、提水平。坚持“精准选配”,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以科学分析研判为基础,切实做到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坚持“精准监管”,完善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监管机制,强化鼓励激励和容错纠错,切实激励和保护开拓奋进、担当负责的干部。

实施“宛陵聚才行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点,进一步创优环境、创新政策、创建平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制定实施“宛陵聚才行动”若干政策,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重大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高层次科创团队和创新创业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居住、医疗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同时,聚焦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宣创新创业。加大与长三角地区大院大所合作,抓好企业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基地建设,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舞台。

(宣城日报记者 刘畅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