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中的"無爲"思想其真正本意是什麼?

小蟲蟲


《道德經》的“無為“思想主要貫穿在修身和政治兩個方面。

從俢身的角度上講,無為”思想指得是:說話、辦事、做人千萬不要總是自以為正確和無所不能,不要任性指瑕造隙及引發事端,不要輕諾浮躁和貪大舍小,不要偏執一端及妄下結論,不要興風跟風及惹是生非……。綜合《道德經》全篇,其“無為”思想有如下特點:一是“無私無慾”,實施方法為“去甚、去奢、去泰”,即戒除淫樂,戒除奢靡,戒除驕橫;二是“虛心弱志”或“虛心平志”,即“少私寡慾,見素抱樸”。形容處事為人謙虛而無私,小心翼翼的克服困難、處理問題,做事公正而不偏頗;三是不妄為、不強為,即“莫之命而桓自然”,“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一切一切皆遵循適可而止的自然大道,抵制或消除機偽巧詐的心智。“無為”思想的動態過程,也即三層境界:其一是不爭,其二是謙讓,其三是守柔。“不爭”,是修身養性第一要務……夫唯不爭,故無尤;“謙讓”,即謙虛退讓,指海納百川一般能忍能容,含蓄內斂……“為天下谷,其德乃足”;“守柔”,是為了“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唯有至柔的力量才能滲入沒有空隙的事物,也即以退為進、以弱勝強、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的“無為”本義。

從政治的角度上講,“無為”思想指得是:執政者應“以百姓之心為心”的態度治國理民,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方可實現大為大治大成大順,也即無為而治。“無為而治”首先是遵循天道,不要做違背自然的事情,如:老子通過“希言自然”告誡執政者,向國民發號施令和宣傳化導,要簡明(“希言”),就像天地對暴雨狂風的需求一樣,須適時適量,使民性安寧清靜, “少私寡慾”,也是遵循天道,也是追求“無為”,因為“我好靜而民自正”; “不尚賢,使民不爭”。執政者應避免因某種特定價值觀的推崇,而引起大家爭競,導致人們心理不平衡、社會系統不穩定;“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執政者應當提前控制因“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大量高科技犯罪造成的社會混亂;“不見可欲,(“見”應解讀為顯耀)使民不亂”。執政者應以身作則,因為“我無慾而民自樸”。不推崇、不接觸足以誘發欲物的事物,禁止“顯擺可欲”,如“曬房、曬車、曬工資等,使百姓的心思不被擾亂。以上即老子“無為”之治的思想要義,是通過“無為”來實現“無不為”的垂要政治手段


來取笑


在《道德經》中,幾乎各章都在強調無為的重要性,但後人對無為的理解卻難以得到統一。《道德經》中的各種行為論述,與《易經》所陳述的事物規律性緊密相關,強調無為,就是告誡人們,在各種事務的處理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易經》中記錄的有關事物規律性及其所指引的行動方法,不違背這些規律,即是無為,若違背這些規律,即是有為。老子所說的道,實際上就是指《易經》包含的全部事物規律,這些規律清楚地把不同事物的各種應對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該如何做,不該如何做,都以真實案例加以說明。該如何做,此即“道可”,不該如何做,此即“道非”,任何事物,均有該如何做和不該如何做的兩重性,該如何做,從而順利達到目的。不該如何做,以便避免出現與期望不相符合的結果。這是在處理各種事物中永恆不變的要旨,在《道德經》中稱為“常道”或“恆道。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恆)道也”。後人把這句話斷句為“道可道,非常(恆)道也”,把原本清晰明白的意思立時為得模糊,讓人理解成“道”本身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了。可是《道德經》分明是要求人們依規律行事,而《易經》又分明是各種規律的清楚記錄,這種自入模糊的理解,顯然有違《道德經》本意,這種理解本身也脫離了“無為”的宗旨。


亢悔亨貞


每次頭答問,不喜歡長篇大論,引經據典。三五句表明自己的觀點,分享給大共同交流學習。這次是個列外,因為《道德經》中的無為每個人對它的理解不盡相同,甚至至清本人不同時期對無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理解的無為,是以宇宙開始時的狀態去做事。 解釋無為必須從它的出處尋找答案,也必須使用和無為相對應的有為做呼應,才能使人更理解無為的本意。首先我們由易到難,為字大家都清楚,它是一個多音字被讀作二聲和四聲。道德經每章都有體現無為的理念,並且每次出現為字都是讀作二聲,為讀做二聲時有八種不同解釋。至清認為道德經中的二聲適合於兩種解釋,是做,行的意思,和當,當作的意思。道德經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這兩個字為字是當作的意思。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無為兩個字同時且首次組合出現,這裡的為是做的意思。下面我們再來單獨解釋無字在和為字組合的時候是什麼含義? 無字在道德經第一章出現兩次使用,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慾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這裡的無字,並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老子給天地之始取了個名字叫做無。有字也不是存在的意思,同樣也是老子給萬物之母取這個名字。所以無為在第二章中: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的意思是聖人用天地之始時的狀態去做的事。越解釋越不容易理解了,是吧?天地知識的狀態是什麼狀態呢?既然天地開始的時候,是無的狀態,我們怎麼欲以觀其妙呢?我們必須用老子對宇宙的觀點和有作為參照試著去理解,老子認為宇宙是個生命體,它和其他生命一樣,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復無反覆循環。而宇宙生成之前道就存在了,他認為道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 有無同出,而異名,共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生有無時宇宙就開始了。然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道同時生出的有無,也就是一就是玄。二就是無,三就是萬物之母叫做有。道不是物質或能量看不到,也摸不著,最初只擁有生玄的功能,後來三生萬物,道也就擁有了萬物的功能。所以道可道非恆道,道是變化莫測的。我們可以理解成道的長子就是玄,而組成玄的是有和無兩種相反性質的能量。我們可以把有無理解成易經中的陰陽或能量中的正負,用A代表無是正能量的意思,B代表適應或負能量的意思。AB有相吸的本質,所以道生玄時AB同時出現,並竭盡全力,同時到一起互相吞噬這種運動不受阻擋,所以產生AB同時融合的現象。這種運動是同時產生的,因為沒有阻力阻擋,所以出現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現象。道是無極,玄是太極,無從單純的A變成AB組合以A為主導的能量,有從單純的B變成BA組合以B為主導的能量。AB和BA兩種新形式組合而成的能量是有無互相吞噬形成的,叫做能量糾纏。這種糾纏極不穩定,瞬息萬變。這種能量就是可以轉變成物質的基礎能量,它可以代表萬物。宇宙運動從此從小變大由大變小,不再停止。這動力來源於吸力產生的吞噬,道生玄產生一維空間宇宙的奇點,有無相互吞噬產生運動奇點內出現二維空間和時間,有無溶會後的能量糾纏使宇宙成為飛速自轉的球體,三維空間出現了,萬物開始造作,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老子認為道不可以用語言和文字進行完善的描述和表達,只能用感受據瞭解並觀察它,於是老子不打算留文字。後來遇到了尹喜,於是老子講述一生的領悟道德經


靈至清


《道德經》札記之八: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因果關係

“無為”二字,在老子《道德經》其中的十個章節裡,共出現了十二處,顯然是老子非常重視的一個重要詞彙。

老子在第一章開宗明義點了“道”的名頭之後,緊接著就在第二章的“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中提到了“無為”。 更在道經最後第三十七章的總結性篇章中,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作為主題,指出了道與無為的辯證關係。

首先,老子告訴我們,“無為”是聖人的處事方式,是對待“道”的一種態度。為什麼要搬出聖人?因為聖人是品格高尚、智慧出眾的人,是我們效仿學習的楷模。也就說這是我們應該採取的對待道的最為恰當的方式。

無是否定、不要;為是妄為、自認為;無為:不要妄為。

老子要我們遵循道的客觀規律,順其自然,不可思議,更不可妄為。不要為了自己的主觀願望而去違背客觀規律,不要自以為是,要以道的真相,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惡作為行動指南,要講道理,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你只要做到了無為,你也能成為聖人。

有人把“為”解釋成行動,無為即不作為,也稱其為順其自然,不去人為干預,這其實是誤解。自然意為自身,其為道,順其自然是順應道本身的客觀規律,而不是任由發展的意思。其本意就是無為、不妄為,而不是不作為。

老子在第二章用了易經八卦五行學的相生、相刑等描述有與無、長與短的一系列辯證關係。那麼,無為與無不為是什麼關係?為什麼說“道常無為無不為”?

無不為,或有所為,這裡的為意即作為、發揮作用。與無為的妄為是不同的意思,無不為是無所不能、必有作為、無往而不勝之意。

無為與無不為之間存在主觀與客觀的因果辯證關係。無為是因,是人對待道的主觀方式;無不為是果,是道發揮的客觀作用。即只有當人採用無為的方式對待道,道就會道法自然地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或者說,只有當我們實事求是,遵循客觀規律,我們就會無往而不勝。

四川成都的青城山、都江堰是聯合國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發祥地,而都江堰則是詮釋“道常無為無不為”的一個很好的範例。

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唯一留存最久、而且依舊發揮功能的巨型水利工程,充分體現了老子道法自然的無為思想。成都平原,原本因岷江洪水氾濫成災,民不聊生。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得道治水,採取“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的築堰方針和“深掏灘,低作堰”的歲修準則,修建和維護都江堰,以“不妄為”而不是“不作為”的“無為”征服了岷江的洪水猛獸,使之在2260多年以來,而且還會繼續“無不為”地為天府之國的繁榮昌盛發揮巨大作用。都江堰也因此真正成為全世界當之無愧、最古老的、最具生命力的人類文明奇蹟。


王強的價值經營


我是一直堅定認為老子的道學是最實用的哲學,我也在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應用道學,而且效果顯著。

無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不過多的去幹涉規則。無為是站在管理者的層面看事物的,管理者的職責是制定規則,規則中的各個環節要互相依存,而且要互相制約。

如果原野上只有野草,土地很快就會貧瘠,為了遏制野草就有了兔子,兔子太多了就會把草吃完,然後兔子會餓死,為了遏制兔子又有了狼,…………

上帝不會因為兔子多了幾隻,就會降下天劫,不會因為狼多吃了兔子就去懲罰狼。一個環境的形成與維持是靠各環節的相互遏制與依存存在的。

在我們公司的工作中,我一般不會去幹涉工人的工作態度與工作的品種。工人能不能生存是因為他的收入,他的收入與他產生的效益直接掛鉤。公司的管理層人員越少,公司的持久性就越強。公司各個部門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而不是過多去幹涉。如果最後不能自我運轉,就是規則制定失敗了。





白耀亮


根據我的理解,無為是針對人們凡事喜歡有為的特點而提出來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而人之道,損不足補有餘。由此看出為人之道容易走極端,易有貪得無厭、自以為是之舉。

常言道物極必反,太過走極端,往往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人之道是不斷的佔有、利用優勢資源控制弱勢資源;那麼天之道是利而不害、不斷的損之又損,讓你利萬物的同時又不給自己帶來災禍,走向死路。


澄思心理


無為的意義本人理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自然屬性,無為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屬性,其意義是(順應自然)順勢而為,按照每個人的自然特徵,比如個人愛好進行因才施教!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是水和人的必然走向,是自然屬性!水往低處流有利於萬物!人往高處走做一件事越做越好,精益求精,是人的追求!沒有外來干擾,這些現象本就存在,這就是(無為)!

引導水的流向,更有利於人類生存環境,更有利於植物生長,這是順勢而為!如果造壩建水庫不屬於順勢而為,因為改變了自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必然會帶來不利於人類生存環境。

用激勵機制提供更多的機會,這是順勢而為!在激勵機制中每個人一定會把自已該做的事越做越好!改革開放初的三自一包,包產到戶,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屬性順勢而為,所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改變了農村面貌!

所以,(無為)是人的自然屬性,尊重人的自然屬性,順勢而為,是老子為統治者提供的(無為而治)法則。


鄒忠偉2


無為,具體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吧

只談談個人感受:

第一,無為,就是不妄為,不要用妄念之心去思考,去琢磨,去揣測。

第二,無為,就是孔聖人提倡的中庸之道。

第三,無為,就是觀自在,用大智慧,照五蘊空,打開自性本來,得大自在解脫。

第四,無為就是《周易》說的: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第五,無為,就是王陽明證到的無善無噁心之體。

以上且說說,文字難表真實意義,只能且說說,有緣者,以心印心,無一實法可得,無一文字可說,善哉!





豐富多彩談國學


老子在《道德經》四十八章對“無為”的表述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他在告訴我們;學知識、做學問是日積月累積攢起來的,而學“道”則相反,學一點就會“少”一點,每天丟一點、少一點,到後來就會一切皆空,至到一無所有。然後才能達到無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的境界。這種鏡界的落腳點是“無為而無不為”。這才是“無為”的內涵,也是老子“無為”思想的核心內容。什麼事可為,什麼事不可為?標準只有一個,即符合“道”的事可為,不符合“道”的事就不可為。因為道是萬物之源,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客觀規津。其後依據老子的“無為”思想,形成了道家“無為而治”理論。但這種理論從本質上講是致用的,亦即用於治世。

由此可見,“無為”是方法,“治世”才是目的。在此基礎上,就能做到“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明,弗為而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這是否是老子“無為”思想的真正本意?願與眾網友共同商磋。


思源73918016


“無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主要觀點,治就是治理、管理,達到“無為而治”是治理國家、社會最高境界,很多人理解“無為”是什麼都不做,其實這個理解錯了。在這裡不過多引經據典,就長話短說,直指“無為”本意,希望朋友們指正。

一、“無為”的基礎或者前提是要懂“道”是什麼,治理國家就是要懂社會的規律(事物規律),政治、經濟、軍事等規律,如果不懂、違背這些規律,那就談不上做到“無為”。在現實中,違背群眾利益、違背規律的事非常多,所以為官治理要懂事物規律,不做頭腦發熱的決策。

二、“無為”就是不要妄為、不亂為,違背規律做事,就做不到“無為”。“無為”不是消極的藉口,不是什麼都不做,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不庸政、不懶政、不殆政,主動尊照老百姓的意願作為。

老子說“上善若水”,“無為”也就是要做到像水一樣的為,這才是“無為”的本意,“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是說做事要在尚未發生以前就著手;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如果不能為老百姓謀幸福、不能改善民生,即是亂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