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明明要轉正的是你爲什麼變成了他?

永遠不要說「我不知道」

有一句話叫做你可以情商低,智商低,但是不可以搜商低。

上學做作業的時候,大部分學生知道去搜索引擎名其名曰“查資料”隨表搜一篇就交給老師,所以在職場對於你不知道,你的應該說我能學,也不要說我不知道。

初入職場,明明要轉正的是你為什麼變成了他?

具備職業精神

我入職的師傅所出的每一份文件必定是經過自己逐字逐句修改過五遍以上,因為每一份文件涉及的金額過於龐大,稍有不慎會給公司和客戶帶來巨大的損失。

在剛入職的時候一定要具備 職業精神,這樣才能讓公司和客戶都滿意,自己的職業素養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初入職場,明明要轉正的是你為什麼變成了他?

向上彙報

接到任務後一定要再一次確定任務,在任務達到每個階段的時候一定要給上級彙報工作的進行情況,這樣上級對於工作也有一個較好的掌握,在不經意之間也對你留下了影響,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也有好處。

一個公司有眾多的職員,各個部門的工作都彙集到領導那兒,如果只是矇頭做完了安排的工作,並不會在眾多職員中脫穎而出,不斷的去彙報工作的進度,潛移默化的讓領導記住你。

初入職場,明明要轉正的是你為什麼變成了他?

不要越俎代庖

很多人呀,就是一副熱心腸,特別積極熱情,中午吃個飯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問一遍要不要幫忙,需要他的人越多他越爽。然而在工作中如果氾濫運用這種熱情,很容易好心辦壞事。

該是誰的事情誰負責,你可以在他主動請求你幫忙時提供必要的幫助,不可以大大咧咧地指手畫腳,甚至於自己就接過來替人家幹了。

初入職場,明明要轉正的是你為什麼變成了他?

瘋狂學習,低調處事,熟悉花錢,鍛鍊身體

90後群體慢慢開始大波進軍職場,個性張揚和自我意識強烈是他們的共有標籤。低調兩字不是說像老黃牛一樣悶不吭聲,而是態度謙和,千萬不要狂妄自大。

時至今日,我的所見所聞讓我明白:我的浮躁,都因為見識的世面太少太少。

熟悉花錢是說要善用財務計劃,會把錢花在刀刃上,不論是私人生活還是公家的經費。很多事情並不是越少越好,並不取決於你有多少錢可花。很多的互聯網公司根本不差錢,只要數據好,只要UV單價低,多少錢都花得起,就看你有沒有合適的渠道和項目來把錢花對了花正確了。

鍛鍊身體就不用解釋了,不過平時走路坐姿睡姿是否正確,比鍛鍊身體的那一個小時要重要的多得多,沒有時間來鍛鍊的人,終有一天會抽出時間來生病。

有些人喜歡把資源捂在自己身上,怎麼說呢,就像捂一彎水一樣,捂的越緊,臭的越快。

資源流動起來才會盤活。(by 侯小強,前盛大文學CEO)

唸書時不願意借同學筆記,生怕別人知道自己熬夜讀書,在職場上生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所謂的人脈喪失藏著掖著的人,格局都太低,他們永遠不會有什麼出息。

因為一個人的魅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最終能長久的,一定是他把自己作為一個節點,去不斷地連接一個和另一個大牛。

如果出現了「新人入洞房,媒人踢過牆」的情況,那麼一定不是因為你的撮合導致他們合作了之後甩開了你,那說明你們之間本來就是弱聯繫,就算沒有這件事情,關係也會慢慢消亡。這句話大概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吧。

初入職場,明明要轉正的是你為什麼變成了他?

進入職場,你是來工作、成就事業的,不是來交朋友的

所以情商低的人特別容易因為情緒、喜好、性格排斥某個合作對象,這是十分不professional的表現。Business is business。

顧大局、就事論事,是每一個職場人必備的素養。如果做不到,哪怕你才華橫溢,哪怕你天賦異稟,企業也沒辦法用你。

職場有他的規律和守則,你的所有個性,都應該是在高壓線之下的。而不帶個人情緒辦事,就是那條高壓線之一。

初入職場,明明要轉正的是你為什麼變成了他?

(素材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