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健身效果非常好,爲什麼很多人不選擇太極拳健身?

太極真傳一句話


應該說太極拳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已經非常普及了,但兩者之間差別在於,國內練習的人大多數是退休人群,而國外練習者年齡上分佈比較均勻。

如何吸引更多的中青年群體參與到太極拳的鍛鍊和普及中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大概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太極拳理論解讀不統一。主要理解是以明清民國時期的前輩論述為主,文體多以文言文為主,這又會帶來兩個方面的問題:(1)文字考證傳承。單單王宗嶽的《太極拳論》所流傳下來版本就不止兩種,文中具體某字還有爭議;(2)各門或各派的對字詞句的理解不統一,已知的主要門派就有楊、武、吳、趙堡、陳(陳發科所傳)、孫、國標,還有從上述大門衍生出來特色拳種。

2.傳續歷史認知不統一。一般行內對陳長興傳楊露禪,楊露禪傳吳全佑,陳清平傳武禹襄及趙堡各式前輩,孫祿堂得郝為真真傳結合形意、八卦的精髓創立了孫氏太極拳,對這些近代可考的傳承質疑者不多。但對太極拳創始者是誰有頗多爭議,分歧在於是陳王庭所創再傳族人,還是由張三丰所創,由王宗嶽傳蔣發,蔣發傳陳王庭再傳族人?以及民國時期陳發科所傳太極拳與楊氏所學陳長興之太極拳大相徑庭,發科公是否得長興公真傳?此為第二個爭議點。有興趣者可查閱相關文章,網上諸文論述詳細,各方均據理力爭。這些爭執太極拳逐步產業化的今天不少是“熙熙攘攘皆為利”。

3.各家門派標準不一。如前述諸家太極拳,套路、招式、練法都有各自特點,對拳理有自己的解讀,很難統一標準。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經常看到這樣的問題“我應該學哪一式太極拳?”

4.太極拳理論的“反常”。太極拳理論主要源於道家,我們所認知道家是清淨無為,要放下,要慢,要自然,這與我們大多數人接受的家庭、學校、公司進取型教育,即要更好、更多、更高,顯然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在接觸太極拳的時候,這就成了天然的認知屏障。再加上拳理的本身晦澀難懂和有人刻意玄化,讓太極拳陷入了曲高和寡的境地。

5.拳和操難辨。是拳是操唯一檢驗的標準是實戰能力,即便是“大師”也繞不開這一關。17年春徐某某的“太極拳打假”行動可謂攪動風雲,把太極拳界甚至整個傳武界搞得不得安寧,至今餘音未歇。(相關報道和評論隨處可得,有興趣者可查閱)。所以此事又一次把“太極拳能不能打?”推到輿論的中心,讓圍觀者增加了對太極拳實用價值的質疑。

6.晉級沒有標準。不要說不同門派間無法統一標準,即便是同門師兄弟之間的標準也很難統一,有時候徒弟或學員是否有長進,全憑師傅一句話,可能師傅自己也沒什麼固定的標尺。但由外國傳入國內的拳種與跆拳道、柔道、瑜伽交太極拳而言,招式統一,晉級標準明確,在橫向比較時,學員很清楚自己所處水平。但太極拳高級階段又是重內不重外,重意不重形,重虛不重實的,給評判水平的高低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學者只能“一臉懵逼”。

7.教者水平不一,並且難判高低。正因為上述情況的存在,更讓欲學者舉棋不定,難以選擇。

8.宣傳手段不足。太極拳現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標籤,不管是大型賽事,還是外事交流,總有太極拳的身影。對太極拳在國際上的宣傳大為有力,但在國內宣傳上顯示出了意識和手段的不足,讓百姓覺得,這類活動高高在上與己無關。

以上我大致羅列出了在太極拳推廣上存在的問題(當然還有其他不足,限於本人知見有限,也請同好補充),以下就個人的體會提供些解決參考:

1.將古文理論用現代言語(甚至用年輕人的潮語)進行闡述,學習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筆風(我侄女在讀初中時就將全套看完,現正看第二遍)。讓人學,先得讓人知道你在說什麼,這樣來改變以往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對拳理的闡述也要結合學者的情況進行進階式的解讀:對初學,通俗明瞭的解釋,對一些難懂的字詞給與初步的形象的概念,不作過細解讀,並給與初步的體驗;對於高階學者,引入各家前輩的理解文字,引導其練拳中逐步達到拳理要求;對於更高的學者,引導其發現新知,以拳理為依據,挖掘有自身特點的太極拳。

2.太極拳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細小分支,歷史事實需要證據,這就交給有興趣的史學家,作為習者只要知道並引導學者對太極拳的發展歷史和其中分歧僅作了解,不糾纏門派利益,以免使學者思路狹隘,自封眼界,必捲入無意義的紛爭。要知道“大家”都是集大成者,不管是張三丰、王宗嶽,還是後繼的陳長興、陳清平、楊露禪、武禹襄、吳全佑、孫祿堂都是兼學各家,最終自成一家。需意識到:學拳是健身、明理相長的過程,而不是成為一介武夫。

3.雖然太極拳門派眾多,各有特色,容易讓人產生選擇恐懼症,但這正是欲學者的幸運所在!你可以最大限度履行你的選擇權,滿足你的個性需求。當然,這做出從哪種流派入手前,需要你做點小功課,瞭解一下各家特點。在這到處可以上網,流量免費送的時代裡,你可以很輕鬆地做到,視頻、文章唾手可得。確定學哪家後,建議就近找一位你認可的老師,耐心隨學,參考他家,在到達“招熟懂勁”後,你會發現原來各家是“形異理通”,通過互聯網可以博採眾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太極拳對習者的情、智和悟都有比較高的挑戰。所以有“拳不教勞力者”的話,並不是貶低體力勞動者,而是在當時的底層勞工在經濟狀況、用力習慣和認知見識有天然的不足。當然,現在情況和解放前有天壤之別。(必須補充! : ))

還需說明的是,是否是太極拳?並不是以什麼門派來定義,而是是否符合太極拳拳理來衡量,如果符合拳理,即便是站立、走路也是太極拳,如果不符合拳理,不管師承哪位大家,抱歉,都不是太極拳。

名家名派是因為他們有系統的訓練方法,可以幫助學員少走彎路,提高學習效率,但“學”還在學員個人。是否名門,師傅是否厲害都不是學徒炫耀的資本,反而你要為師承增光添彩,至少也要不辱師門。

4.太極拳的理念是“道法自然”“無為無不為”,方法是“中”、“松”。需明確“無為”是什麼?根據鄙人的體會理解是“不妄為”,說得明確點就是“不因個人私慾而刻意作為”。所以自己的“無為”是更好的發揮互助的“有為”,“無”是為了更高質量的“有”,拳理中有一個專有名詞“捨己從人”。這一理念貫穿習拳始終,練拳的朋友會發現,不但更健康了,而且自己的胸襟更開闊了,從而身心進入了正循環通道。

5.一味討論太極拳的實戰性,其實毫無意義,還需學者結合自身的情況來確定目標?要知道一個拳種在實戰方面的能力,不是一個業餘愛好者或旁觀者能評判的,而是此拳的佼佼者來定位。但評判拳種是否優秀,就不是一個實戰能力所能確定的,要看此拳種是否能安定社會和惠及大多數人。太極拳在特定時期內,如亂世,從現有的史實資料來看,她是具有實戰力的眾多拳種之一;在現在的和平盛世,又是當之無愧的優秀拳種之一,她能和諧社會,給習者以身體的健康、平和的心境與積極的心態。

作為年長愛好者來說,能達到健康身心,和諧人際即可,無所謂別人說你練的是太極操還是太極拳,操就操,即便是拳也自嘲為操,重要是“做人,開心就好!”,自得其樂,心胸寬廣了,自然不會為瑣事煩惱。

而對於希望能有機會上擂臺一展身手的青年愛好者,太極拳是積累基本功和內在實力非常有效的拳種,她對於保持體能最低限度的消耗和技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有著驚人的潛力。當然,“欲練神功,必先勤奮”,不管是太極拳還是其他任何專業要想獲得成就,都必須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否則老覺得練了“太極拳”就能成“無敵”,這是自欺欺人的笑話。

除了上擂臺,太極拳還有更多的優勢能夠幫助青年人提高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如矯正骨架降低頸椎腰椎病的風險;骨架正了,氣血運行更暢通了,從而降低了與血循環有關慢性疾病的風險,如:亞健康、高血壓、女性的月事不順、宮寒、不孕。太極拳練到一定階段,習練者及時發現情緒波動,恢復平和,保持定力,這種能力對有為的年輕人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基本素質。

6.對於學員晉級水平評定,因各家有自己特點,無法統一標準,但從淺到深基本會有規律和路徑可循和階段性特點可抓,如:身體的變化和對拳理的認識,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把這些特點狀態固定下來形成各階段性標誌,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試行和執行。可參考柔道、合氣道的段位制度。這樣對學員對自己的情況有個較清楚把握,明確下一階段性目標。

7.師傅或老師是學拳中重要角色,所以有些基本要求需要做到:對拳理要說得清、做得到,特別是對“神”“意”“炁”這類抽象但又必須實操的概念,一定要用適當方法進行解釋說明,如:用可見易懂的生活事例進行類比;對學員要耐心,因材施教,幫助學者明確學拳階段目標或終極目的,把拳理化為學員自身的體會,通過體會加強學員對拳理的認知;對各種練拳方式(站樁、拳架、推手、散手、器械)要知道深層的原理及學習各階段的作用;不斷提高自己的修為和見識,幫助學員拓展視野,組織與其他同好交流。

8.太極拳是典型的民間拳,逛過公園就知道了,太極(操)拳基本是晨練“獨孤求敗”的大項目,還有據說全球有2億人參與太極拳運動。為什麼?因為練拳人得到了實在的好處。所以在宣傳方面需要利用好官方和民間兩個渠道,補其對中青年群體的宣傳短板。抓住中青年群體的需求:青年人喜歡在異性前競爭,展示能力,展現魅力;中年人需要找到釋放壓力的渠道和結識新朋友的環境。基於上述認識,又可以參考柔道、跆拳道、瑜伽、健身俱樂部的宣傳思路和方法。還可以樹立些名人、網紅為榜樣,讓他們的支持者關注太極拳。舉辦不同規格,不同激烈程度的比賽,吸引年輕人參與,逐步發展相關產業。

太極拳作為非常優秀的拳種是眾多養身、健身方式之一,蘿蔔白菜各有所好。在推廣宣傳方面從業者需要做到表達恰當,不弄玄虛,消除誤解,充分說明其特點、優勢,不因誤解而錯失人才,不因誇大而透支未來。

其實,太極拳所遇到的問題,只是傳武亦或是傳統文化在現時中的一個縮影,雖然其有頑強的生命力,但仍需“與時偕行”,不斷適應時代!同時也要注意到,經過前40年的經濟積累,現在的人們的注意力已經從“掙錢”逐步向“品質”轉移,在這個由富及貴的社會階段中,以太極拳為代表的經典傳統文化也會越來越被年輕群體重視。

還是要提醒的是:太極拳始終是練得是“自己噶”,從身到心,由己到人,也暗合了儒家“格致正誠,齊修治平”的理念。

感謝耐心至此!限於水平,存在表述不準確之處,還請海涵指正!

也感謝為太極拳事業默默耕耘的人們!


自律利他


太極拳不被大眾所接受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首先,太極拳是一項養生類的運動,並不想拳擊一樣具有攻擊性的運動,對減肥的人來說是不被接受的,因為減肥需要激烈的運動迅速減點多餘的脂肪,因此排除了減肥人群;

其次,對於長期練太極拳的人來說,這個運動要想練好,你首先需要心靜,太極拳的精髓是以柔克剛,因此心不靜,何來柔?所以練此拳首先你得練心,心浮躁,則拳練不好;可現代人的心大多都是太浮躁,無法在這喧囂的世界真正的靜下心來做事情,這裡又排除了大多數浮躁的人群;

最後,我們經常在公園裡看到有部分老人一個人練著太極拳,拳友並不多,按常理來說,老人練太極拳的人應該也很多吧?可事實並非如此,有句話叫返老還童,人老了很多時候童心就又回來了,在公園裡我們看到最多經常是玩那種健身的小玩具,又或者是跳跳舞,下下棋這種類型,以娛樂居多。

綜上所述,練太極拳的人不被大眾所接受,主要還是這個拳的自身屬性,並不是誰想練就能練的,需要配合自己的心態才能練好此拳,否則有開始沒結尾,最終還是放棄;


姿目


首先大家常見的都不是真正的太極拳。公園見的一般是老人操,電視見到的武術隊那些是體操太極。這些都不算真正的太極拳。

真正的傳統傳承的太極拳已經不多了,現在就僅僅數家而已。而且還都向著不同方向偏離了。

例如王西安一路向現代搏擊發展,也出了王戰軍門下幾個韓飛龍這樣的搏擊弟子。

陳小旺自己已經有點往“內功”“氣功”的玄虛方向發展。

武當太極根本就不是陳式太極拳一路。只能叫武當拳,與陳家溝傳承根本就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了。

可能只有張志俊一脈還堅持走傳統太極拳路子。並加上科學解釋,號稱“現代科學太極拳”。但是傳承不算旺。

這幾家太極拳都有一個特點是難學,而且學費不菲。一般人不容易接受。張志俊就直接認為15歲以前理解不了太極拳,年紀大了又學不會。15~45歲正是一個人最忙的時期,有幾個人能夠專心學習太極拳啊!

我當年為了學習張志俊拳架就花費了不少錢(不過一直認為很值)。經常周圍也有不少朋友跟我學。可惜我就是一個也教不會。現在乾脆不教了。

一是找不到真正的太極教練,二是難學,三是學費貴。這些原因加在一起造成真正練太極拳的人不多。


jia秦關



太極拳:沒有高人指點和不懂拳的用意(很多人認為那些都是人老才練的拳,慢悠悠的.根本就不出力.沒事耍耍/磨磨唧唧時間)、很難學會(幾乎等於都是在不規範的老人身後偷師?民間帶隊的師父也是略懂皮毛而已)、網絡上的視屏(沒有耐心去看去聽去對比)……幾乎民間沒有幾個能練到視頻中手腳匹配得那樣標準、優雅、幾乎沒有錯漏哪一個招式(基本肢體匹配100%標準)和松跨.扭腰(轉身帶扭那條帶著頸椎的龍骨)、頭部放平=豎直、分腳45%至60%…………



無論早上鍛鍊什麼之前都要先跑步🏃做熱身運動後,再壓腿,然後深呼吸,最後進行太極內功的鍛鍊為好?

初步太極拳要領:放鬆、十個手指往下拉、胸部的部分往上稍微用力向上提、稍微收腹、吸氣.或含胸呼吸……
太極拳是練得越久越積攢的內功越強、以柔克剛、行如流水、變幻莫測、清肝明目.疏通經絡.疏通血管.預防腦梗塞等等。


太極拳能治療職業病和輔助降低高血壓、心臟病、靜脈曲張、調理體虛、有減肥功效等等。學太極拳就如同學做人或像小學生從一年級讀a,o,e,到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等的無止境的追求,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巔峰境界,所以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名養生拳(美曰),它就是中國🇨🇳第一名太極拳!


太極拳:

練習一週後:全身上下都痠痛、感覺骨關節和肌肉分離、衣服上的汗有難聞的怪味、改善睡眠……

一個月後:全身上下就開始有了拳架,操練起來容易許多;起勢開始明顯感覺到血液湧動(有麻麻、癢癢、舒服的感覺血液在流趟)、屁股中的肛門連慣放屁……

兩個多月後:就會流許多熱淚,感覺眼睛很放鬆、舒服、明亮等和腳底、頭髮也排出許多臭汗……

四個月後:全身上下很柔軟,突然感覺不容易生病😷,打拳不容易累,工作也不容易疲勞,體態優美,女人生過孩子的容易恢復到女孩身材(大小便處明顯縮小、通便、口臭消失),衣服也不走樣,氣質佳(臉上紅潤、光亮、有彈性、脾氣好)等等。


遊覽世情


太極以鬆柔為本,以圓活為意,不急不徐,身心俱養,是老少皆宜的無損傷型健身運動。

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再好的東西也得本身喜歡才行。社會上太極拳之所以能普及,就是因為練習太極能從中獲益。

很多人不選擇太極拳,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認識誤區,如太極拳是老年人運動,退休後再練不晚;二是太極太慢,感覺不如跑步游泳球類等運動刺激痛快;三是太極對柔韌性要求高,年齡大了做不標準;四是看不起太極的實戰能力;五是找不到明師,入門太難。六是自身條件所限,心靜不下來,功夫下不到,進展緩慢而自動放棄。

這些需要通過普及正確的太極理論、理念、練習方法等加以克服,一旦你入了門,為太極魅力所吸引,就會逐步進入到一種全新的境界:手捧太極、腳踏陰陽,立身天地,心舒體暢,做動作分虛實,明陰陽,自然而然、無過不及,理根太極,隨曲就伸!


pdrh


太極拳健身效果非常好,很多人都選擇太極拳健身,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練習太極拳的人數,已經過億。

其實這個數字已經很多了,可為啥題主還會這樣問呢?

我約莫著,題主是個年輕人吧。在年輕人的印象裡,太極拳專屬中老年。

在年輕人的生活圈子裡,當然是很多人不選擇太極拳健身了……

記得一個朋友,年齡與我相仿,受我影響開始練太極拳,當時說了一句話讓我噴飯:“唉,想不到提前進入退休生活了……”

有心人曾經統計過,社會上練習太極拳的人群中(不含各類武校),30歲以下的年輕人比例連2成都不到!50歲以上的應該佔到半數以上。

為什麼年輕人對太極拳會敬而遠之呢?總結起來大概有三點:

第一,太極拳講究松靜自然,練拳的時候要求思想放鬆,心無雜念。而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社交頻繁,見聞駁雜,好奇心重,心思浮躁,很難安靜下來,練拳的時候也就很難體會到太極拳的神妙之處,為此興趣缺缺。

第二,社會上流行的太極拳,多為舒緩靜柔的架子,不符合年輕人活潑好動的天性。其實陳式太極拳的二路炮捶,相當剛猛激烈,新架一路剛柔相濟,都很適合年輕人練習。

但是這兩個拳架,社會上鮮有人教。如今世面上的明師難遇,敢教炮捶的老師很少,年輕人就更難遇到明師了。

第三,太極拳雖然有技擊功效,但更側重健身養生、修身養性。技擊已非太極拳的主流,且世面上流傳的也多為太極養生操。

年輕人好勇鬥狠,習練武術追求的更多是防身自衛,世面上的太極拳出功打人明顯太慢,遠遠不如拳擊散打或者跆拳道,也不如傳武中的形意拳和八極拳,因此,年輕人提不起興趣來。

特別加一句,本人絕不貶低太極養生操,本人始終認為,太極拳變成太極體操,那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體操!太極拳成為全民的養生體操,才是太極拳的真正光大,也才是創造太極拳的先賢本意。

據我瞭解,陳式太極拳發源地的焦作市,已經把太極拳作為中考科目,效果非常好,初中生很多開始練習太極拳。這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希望教育部門重視中國的傳統養生文化,發掘傳統瑰寶國粹,把太極拳、八段錦乃至形意拳、八極拳等這些已經實踐證明過的好東西,納入高中以下的體育教學內容特別是考試內容之中。

用我中華國術養我一代中華健兒,未來才能真正揚我國威,重振我中華雄風!

不二太極:陪你一起耍太極!關注、點贊、評論,都是您的賞賜,不要吝嗇啊!


不二太極


沒錯,從我自己或身邊的拳友論證來看,太極拳的健身效果是非常好的。可為什麼學習太極的人還不多呢?這正好講到了太極拳的精妙之處,且聽我慢慢講來。

首先得說明在我國練太極的人應該有上千萬,群體應該是比較龐大的,只不過大部分練的是公園裡的所謂太極操,就是練練套路有音樂配著,比較好看的那種。但不管怎麼樣她也是太極拳的一種表現形式,只不過個人的理解不同罷了。我本人不排斥,這樣練練對身體好老人高興就是對的。

那為什麼練習真正太極拳的人不是很多呢?

首先,太極拳產生的理論基礎和背景就是一部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科書,從易經到道德經,從陰陽五行到太極八卦,從佛教到道教到儒教,從傳統中醫到現代醫學無不涉及到。這些大多理論博大精深,大部分人是無法全面理解的,這就註定了太極拳是少部分人能夠真正學到的。


其次,師徒傳播的屬性侷限了太極拳的發展。自古以來真正的功夫大多是以師徒口傳相授而傳承下來的,這是太極拳的內涵決定的,必須手把手的教才能出功夫,這就限定了大規模傳播。

第三、和其他的內家拳一樣太極拳也是靠“悟”出來的。也就是說太極拳是相對聰明一點的人才能學好的拳,因為太極拳的動作架子不是關鍵,氣和勁是太極拳的重點,恰恰這個重點是靠不斷的思考和體會才能琢磨出來的,他是屬於“虛”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體會得到,不像外家拳一樣一招一式都體現在動作上學起來很容易上手,而太極拳恰恰相反。因此,這個“悟”太重要了,從而也限定了只能少部分才能“悟”成功的。



第四、太極拳的技擊屬性正在削弱,影響了太極拳在發展。太極拳之所以能稱為拳其根本就是技擊性,這和其他拳種一樣,太極拳的創立肯定是能技擊的,但是由於環境的和平變遷,技擊性正在下降,因此學習太極的人越來越少。


第五、國內反中醫,反傳統文化,反太極拳的思潮影響了太極拳的正常健康發展。尤其是雷雷等個別事件,影響了人們對太極拳的整體判斷,不明真相人云亦云的人群就被媒體的大肆渲而影響了,產生了對太極拳的偏見和誤會。須不知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哪是幾個報道就能夠詆譭的,以批判的精神傳承繼承傳統文化才是我們要做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不當之處請各位關注留言,一起討論。


傳統內功養生太極


沒錯,太極拳是有健身效果,但更確切的是養生效果吧,追求的就是延年益壽。

央視曾經多次“點名”太極拳,為的就是宣傳太極拳,使這一中國傳統武術的代表性拳種上升到了國家推廣的層面。但為什麼還是沒有人喜歡呢?確切地說是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太極拳。

相對而言,太極拳真的更適合老年人習練。而年輕人本身追求時尚、炫酷,寧願練長跑、跆拳道、健美、球類等運動,這些運動的強度更大,場面更歡樂或者更展現一種形體美。

太極拳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其指導思想或者說精神根源是來自於老子的道家哲學思想:無為而治。但那種抱殘守缺的意識形態顯然不適合於熱血與衝動並存的年輕人。


慢悠悠的太極拳主要是老年人和上流人士的選擇,對正在長身體又活潑好動的學生來說毫無吸引力。練太極似乎就是一種承認自己已經老了的行為,怎麼會受年輕學生喜歡?

對年輕學生以及家長來說,跆拳道的吸引力更強。


首先,跆拳道的服裝好看,還有其晉級制度,也從武的層次上升到了道的層次,這是武術、散打、太極所沒有的。跆拳道倡導的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精神,很有儒家之風。跆拳道迎合了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不是為了養生、表演,而是為了教育,提高素質,也迎合了學生們要的“酷”。

如果單純是為了健身,選擇性其實很大的,不一定非要太極拳不可。況且由於去年徐曉冬與太極雷雷的約架事件,使太極等傳統武術備受質疑,太極已經不太受普通人待見了。



格鬥老兵



太極拳健身效果好,這是肯定的,中華武術的魂寶,在國內外影響很大,目前國內練太極拳健身的依然很多,但練成太極操也是多數,或者不選太極拳健身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太極拳核心東西沒有傳出來。太極拳是內家拳,練的是精氣神三寶,這就是太極拳核心,健身養生效果非常好,受封思想作乖,"寧教十個形,不教一口氣",只教形體動作。不教內功心法,太極拳應著重於練內功為主打基礎,太極拳其實是氣功一種,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功指的是內功。而現在練太極大部分著重於形,忽視內功修練,久而久之形成於操。二是受太極拳不能實戰言論影響。2017年5月份,博擊選手劉曉冬與太極大師雷公一戰,雷公以十多秒戰績慘敗告終,從此,太極拳不能實戰言論家喻戶曉,甚至劉曉東隔空喊話點名與某名家太極大師實戰,都無回應,從此太極拳趺入冰點。另外,少數以教太極拳老師騙錢時時出現,使想練太極拳者望而止步。
三是心情浮躁,急於求成。開始有興趣練,見沒什麼效果就放棄,不如散散步等,想著練上幾個月就能有功夫,有句話是"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拳打死人",表達太極拳需松靜修煉。現在人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在一天中短時間靜下心練功,有難度。工作,家庭,生活鎖事,帶來浮踩,就是練也只是三天打魚二天曬網,時間久了就不練了。個人拙見,歡迎請各位評論。


五哥75385067


我現在告訴你,全球最起碼有兩億人練太極拳。或許相對中國人口的確不多,但是你知道全球超過一億人的國家有幾個嗎?不超過五個!太極拳是全球修煉最多的拳種,沒有之一。


武當張三丰



趙堡太極拳創始人蔣發


以上是太極拳民間流派

武當三豐派十三代傳人鍾雲龍道長

體育總局簡化的楊式太極拳,又稱二十四式太極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