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罗场乡: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群众获得感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罗场乡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决条件,不断夯实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通农村交通“毛细血管”,引农村安全饮水“新血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面貌”,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和认可度。

修农村组组通连通“干群心”

说起过去的交通条件,罗场村谭上组68岁的群众谭守明记忆最为深刻。十几年前,寨上没有通路,自家建新房,砖、水泥、砂石全靠人力肩挑背磨,十分不便。

该乡罗场村谭上、谭中和谭下3个组,共有农户469人,其中贫困户107人。去年,三个组群众集资修建了土路,但部分路基被洪水冲毁,导致这3个组一直未通硬化公路。

今年,该乡成功申报实施罗场村三个组农村公路“组组通”项目。

好政策落地,更离不开村民的参与、理解、支持。谭上组66岁谭汝安得知新设计的“组组通”公路要占用自家三间猪圈后,带领全家老小拆除三间圈舍,主动为通组路“让道”。施工现场,不少群众更是主动“组组通”公路的建设中,积极配合施工方协调土地,监督工程质量,为“组组通”道路建设架起一条绿色通道。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为我们修通了公路”。谭汝安几十年通硬化路的愿望得以实现后,兴奋的说道。在谭汝安看来,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修建的不仅仅是路,更是党的政策融入了群众“心”中。

公路通,百业兴。今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该乡在谭上组集中连片发展了200亩大红桃产业,散户种植辣椒15亩,覆盖全村贫困户77户200人。

要想富,先修路。在脱贫攻坚中,罗场乡把修好路作为全乡脱贫工作的“牛鼻子”,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带动产业发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梦。截至目前,该乡共争取资金4357.14万元,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项目37条63.43公里,正在实施17条18.05公里,覆盖经果林种植、林下养鸡、生态水产养殖、中药材等16个产业示范点,预计年内将全乡30户以上村民组将实现100%通硬化路。

引农村安全水滋润“鱼水情”

“以前要到一公里外的井里挑水喝,现在有了党和政府关怀,我们喝上了安全、方便、干净的自来水。”,罗场乡寨口村彭山组曾厚霞最开心的事情是家里通了自来水,拧开龙头水就哗哗来,洗衣做饭好轻松。

罗场乡寨口村彭山组是一个严重缺水的自然村寨,全组45户136人,其中贫困户12户40人。一直以来,群众一直到一公里外的水源地取水生活,缺水一直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为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2017年,该乡在寨口村彭山组实施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修建水池,安装管道,把1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到村里,彻底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难题,让每户群众都用上了自来水。

同样,该乡清河村青杠坪组也是一个缺水的自然村寨,为让群众早日喝上安全的自来水,这几天,施工方加班加点忙着修建蓄水池、开挖管槽,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

今年以来,该乡共争取资金748万元,开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蓄水池52口,浇筑水池24口,开挖管槽2.8千米,安装管道2千米,5口水池已正式投入使用。到今年年底,农村安全饮水将覆盖农村群众9160人,15个饮水安全全覆盖,真正实现“安全水”流进千家万户。

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获得感”

今年以来,罗场乡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农村全面实施改厨、改水、改圈、改厕和室内及房前屋后硬化、房屋维修“四改一化一维”工程,全面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努力将贫困村建成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美丽家园。

时下,走进该乡佐坪村,一幅幅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繁忙画面映入眼帘,工人师傅们有的搅拌砂浆、硬化庭院,有的拆破圈、建新舍,有的贴瓷砖、刷外墙……

“四改一化一维”即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房前屋后硬化及房屋维修,这是国家全面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环境的一项惠民工程。

“现在我活的也像一个城里人了”佐坪村今年64岁的曾启元,生活在农村用了一辈子的旱厕,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在政府帮助下,把原来的旱厕改装成抽水马桶式卫生间,这让他非常高兴。

在实施“四改一化一维”过程中,罗场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围绕贫困群众实际需求,制定改造措施。同时严格把握时间节点,加大推动力度,确保“四改一化一维”工作取得实效。

在该乡青龙村联户路施工现场,71岁的老党员代泽树义务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帮着施工队挑砂浆,不时监督工程质量,对联户路设计提出意见,忙的不亦乐乎。代泽树感叹道:“现在国家这个政策好,老百姓生活得好,还要讲人居环境好,把厕所都改好了,路也硬化了,连路灯也安装好了”

“今年,全乡15个村共实施‘四改一化一维’1666户,实施危房改造193户,修建联户路59688米。我们实行联系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包保到户责任制,现场督促施工进度和监督施工质量,采取倒排工期、强化督导、责任倒查的方式,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进力度,确保在年底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该乡党委书记田进前介绍道。

如今,水和路都通了,人居环境也变好了,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了,罗场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梦已初具雏形。(任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