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印江幸福村:党员示范 促短频快产业增收

二月春来到。暧暧的阳光下,新风徐来,春蕾吐蕊,新绿的菜畦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津街道幸福村群众除去口罩快乐地忙活开来。

白菜苔、豌豆芽、大蒜苗......1亩大的田地里有七、八个品种,有序分植,长势喜人,很快就能起地销往县城菜市场。

印江幸福村:党员示范 促短频快产业增收

“挑粪三年,不如换种一季”。幸福村老党员张新荣专业种菜有十多年了。他说种单一品种,肥料施得再好,品种时间一长就不讨人喜了。他把地块划区域轮种蔬菜,保持了品种的多样性,比起单品种植,多样菜品也好卖,价钱也好。

张新荣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过花甲之年的他种了7亩菜地,根据时令种蔬菜拿到县城菜市场出售,能卖2万元是一家有7口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他把多年种菜的经验分享给了乡邻群众。

印江幸福村:党员示范 促短频快产业增收

在张新荣的示范带动下,群众纷纷效仿,也种起蔬菜。由于蔬菜的多在1到2月成熟,一年可轮作8次,很快上市出售。在幸福村,短频快蔬菜产业成为群众的增收的重要途径。

“2018年脱贫了,不能再依赖政府,现在种点蔬菜、茐蒜,上街一卖就是钱。”幸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荣贵快80岁了,身体硬朗,一年下来种蔬菜能收入1万多元钱,收入有了保障,脱贫成果得到巩固。

幸福村距印江县城7公里,区域优势明显,全村国土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0亩。全村594户2295人,有党员30名,通过产业发展,111户44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去年全部脱贫。

印江幸福村:党员示范 促短频快产业增收

在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中,幸福村依托城郊的区位优势,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力发展菜蓝子工程,大力发展四季蔬菜,在党员大户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短频快产业就近推入市场,群众获得高效的经济收入。

据了解,幸福村现有40余户群众发展蔬菜,种植面积350亩,在蔬菜产业上,每年户均上可增收实现1.5万元以上。(王忠波 梅亚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