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藥易升高血壓,使用須謹慎!

藥源性高血壓也稱醫源性高血壓,主要是由藥物不良反應以及聯合用藥的相互作用方法不當引起。藥源性高血壓的升壓機制比較複雜,但大多數病情較輕,停藥後可逆轉,較少出現嚴重併發症。但是,大家必須充分認識和積極預防藥源性高血壓。

激素類藥物

①口服避孕藥物

口服避孕藥物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合劑,其致高血壓主要成分是雌激素。雌激素具有鹽皮質激素作用,能夠促進水鈉瀦留,使血管內液體向組織間隙轉移,減少循環血量,興奮交感神經,導致血壓升高。雌激素還可使血漿肝源性和腎源性血管緊張素原濃度增加,使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活性增加,進一步升高血壓。

②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uEPO)

r-HuEPO用於治療腎性貧血和惡性腫瘤相關貧血等難治性貧血。接受r-HuEPO治療的患者30%併發高血壓,甚至出現高血壓腦病和腦血管意外。除疾病本身病理機制(如腎功能衰竭時水鈉瀦留)可引起血壓升高外,r-HuEPO本身藥理作用也可致高血壓。

③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具有鹽皮質激素樣作用,可引起水鈉瀦留,激活交感神經,促進肝臟合成血管緊張素原,增加RAAS活性。

④鹽皮質激素

鹽皮質激素可促進遠端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和鉀的排洩,導致低鉀性高血壓。

NSAID

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能夠抑制環氧化酶合成,使前列腺素I2和前列腺素E2的合成和釋放減少,導致血管收縮和水鈉瀦留。

另外,NSAID可降低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降壓藥物的降壓作用,但對鈣拮抗劑降壓作用無明顯影響。NSAID引起血壓明顯升高主要見於服用NSAID的高血壓患者,其對於血壓正常者影響較小,常見於老年、糖尿病和腎功不全者。

不同種類的NSAID對血壓影響差異較大。選擇性NSAID升壓作用比非選擇性NSAID強,以羅非昔布升高血壓的作用最明顯。非選擇性NSAID以萘普生、吲哚美辛和吡羅昔康引起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幅度最大。

抗抑鬱藥物

抗抑鬱藥物中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鬱藥和文拉法辛可導致藥源性高血壓。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單胺氧化酶活性,使兒茶酚胺類物質和5羥色胺蓄積,引起血壓升高。

免疫抑制劑

免疫抑制劑用於治療器官移植後排斥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夠引起血壓明顯升高的免疫抑制劑主要是環孢素A,而雷帕黴素和馬替酸麥考酚酯對血壓影響較小。

血管生成抑制劑

可導致血壓升高的血管生成抑制劑包括貝伐珠單抗和索拉菲尼等。血管生成抑制劑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現已作為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引起高血壓發生率相似。

血管生成抑制劑通過以下作用引起血管收縮,升高血壓:①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信號通路介導的內皮細胞合成一氧化氮減少。②導致微血管稀薄化,組成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數目減少。③增加內皮素1的活性。

抗菌藥

可引起高血壓的抗菌藥較多,主要有青黴素類、頭孢類、喹諾酮類等,不同抗菌藥物致高血壓機制也可能不同。

其他類

①卡馬西平。此藥引起的高血壓非常罕見,多出現在服用過量以及需要大劑量維持治療的患者中。

②東莨菪鹼、納洛酮、烷化劑、溴隱亭和兩性黴素B等,也有可能會增加患者血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