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七次当阅兵领队?不仅长得帅,还要能打仗

什么样的人可以七次当阅兵领队?不仅长得帅,还要能打仗

图:俄海军阅兵

有关俄海军阅兵的报道近期很受关注。作为展示国家实力的重要手段,阅兵历来受瞩目,阅兵领队人选更是焦点。在我军历史上,有位开国少将连续7次担任国庆阅兵领队,走在队伍最前面英姿飒爽。他就是吴华夺。

什么样的人可以七次当阅兵领队?不仅长得帅,还要能打仗

图:吴华夺

吴华夺,1917年生于河南新县,11岁便跟随父亲参加了红军,长征途中曾担任红25军手枪团分队长,作战英勇顽强,人称善打硬仗的“吴老虎”。

淮南抗战,率部全歼敌军精锐,荣获“铁锤子团”称号

1941年10月,国军171师趁我南线兵力单薄之际,向我淮南路西发动进攻,先后占领根据地大桥、广兴集等地,吴华夺奉命率11团赶赴路西参战。综合分析敌我态势后,上级根据决定先打大桥之敌,并由吴的11团担任攻坚任务。

什么样的人可以七次当阅兵领队?不仅长得帅,还要能打仗

图:淮南抗战油画

当时驻守大桥的是敌171师511团1营,营长韦刚诡计多端,所部官兵多嗜杀成性,战斗力较强,自称“从未打过败仗”。此外,大桥镇还驻有敌警卫中队、常备大队等地方部队,总兵力超过1100人。再加上城内深沟高垒、工事坚固,吴华夺要想顺利拿下大桥,似乎没那么简单。

受领任务后,吴华夺率部急行军200余里,来到预定地域宿营。在仔细观察战场地形后,吴决心集中主力从西南方向突破,首先歼灭战斗力较弱的地方部队,尔后南北对进围歼韦营。11月16日夜,吴指挥部队突然发起进攻,敌地方部队很快溃退。韦营自恃弹药充足仍负隅顽抗。吴于是巧借西南风展开火攻,经过1天1夜激战,最终顺利啃下这块“硬骨头”。

大桥之战不仅全歼敌军精锐韦营,还创造了以800人歼灭俘虏敌1100多人的作战记录。为表彰11团战功,上级特授予其“铁锤子团”荣誉称号。

淮海阻击,扛住邱杜轮番进攻,为战役全胜作出重要贡献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吴华夺作为华野6师师长,率部参与了这场举世瞩目的大决战。12月9日,奉命解救杜聿明的国军邱清泉部,集中力量向我鲁楼、郭楼等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试图夺占阻其南逃的战略要冲,进而打破我军包围圈。

什么样的人可以七次当阅兵领队?不仅长得帅,还要能打仗

图:淮海战役形势图

一时间,一个小小郭楼阵地的得失,成为影响整个淮海战役胜负的重要因素。12日,陈粟亲自打电话给吴华夺,要求吴一定要寸土必争,坚决守住郭楼阵地。吴华夺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在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的同时,根据战场态势变化,重新进行了兵力兵器调配。

13日下午,敌邱清泉部在坦克和炮火掩护下,向郭楼展开进攻。战斗一开始,敌我双方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吴华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依托环形工事层层阻敌,同时利用炮火大量杀伤敌人。历经半天激战,终于打退邱清泉部进攻。

14日,已成为“瓮中之鳖”的杜聿明部再次企图突围,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攻占郭楼。为增加战场胜算,国军甚至使用了化学迫击炮。然而,吴华夺指挥6师官兵见招拆招,面对敌人坦克引导步兵冲击,他们集中火力先打步兵,尔后再用手榴弹招呼坦克履带,连续打退了敌十几次进攻,彻底粉碎杜聿明部企图突围的幻想,为争取淮海战役全胜作出了重要贡献。

担当重任,连续7次担任阅兵领队,羡煞无数人

淮海战役胜利后,吴华夺跟随三野21军,解放了历史名城杭州。1955年,年仅38岁的吴华夺被授予少将军衔。新中国成立6周年阅兵,要从刚授衔的将军中挑选1人作为阅兵领队。

什么样的人可以七次当阅兵领队?不仅长得帅,还要能打仗

图:1955年国庆阅兵

对军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荣耀,不少人都“望眼欲穿”,哪位幸运儿能够获此殊荣?吴华夺最终被选中。原因很简单,一是吴身高一米八、相貌堂堂,符合阅兵领队要年轻、威武的标准;二是吴有丰富的战斗经历,从“红小鬼”到开国少将,历经土地革命、抗日和解放战争,功勋卓著;三是吴家满门英烈,父亲吴文保、堂叔吴焕先、兄长吴华高,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生命。

什么样的人可以七次当阅兵领队?不仅长得帅,还要能打仗

图:阅兵军官方队

1955年10月1日,阅兵仪式隆重举行。在受阅的27个方队中,走在最前面的是军官方队,领队的正是虎虎生威的吴华夺。当他率领方队走过天安门时,全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因吴的出色表现,在之后的6次阅兵中,吴华夺都被挑选为阅兵领队,在羡煞无数将军的同时,吴也因此成为一生7次担任阅兵领队的开国少将。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兵说军迷装”,总有你喜欢的军旅用品。有情怀,还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