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所大學在一個地區只招收一兩個學生?

彭林靈


現在,大學招生計劃比較複雜,有特殊類型招生計劃,包括即將取消的保送生、面向農村地區的專項計劃、自主招生、藝術類等等。至於所說一所大學只在一個地區投放一兩個計劃,主要是指統一招生計劃。

大學在各地招生計劃,截止到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客觀標準。也就是說,大學在各地投放計劃並不是按生源基礎來投放的。據說清華大學在各地投放計劃,是按照創辦之初的慣例。最早開始按考生基數投放招生計劃的是中國政法大學。

我到現在都沒有明白,為什麼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文理科會在北京投放近100個計劃。根據是什麼?

一般在各地投放計劃比較少的文科類,例如上海交通大學的文科,在北京2018年只投放了一個計劃。

一般地方類高校在所屬區域外投放計劃是比較少,大量的計劃是滿足當地考生的需求。


編外教育參謀


高三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對同一所大學在不同省份招生人數懸殊,在有的省份招生多則數百人,在有的省份只招一兩個人少的可憐;另外同一個專業在有的省份招生,有的省份不招生等問題感到很困惑,下面,我給大家解開疑惑,希望有所幫助。



主要原因:

一是招生名額是計劃分配,高等學校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畢業生就業情況、各省生源情況等因素在國家核定招生數量範圍內,自主合理地制定生源計劃,上報上級;省級教育部門一方面把本省分學校分專業招生計劃彙總上報省考試院,另一方面把跨省分學校分專業彙總上報教育部;部委有關部門把所屬高校分學校分專業招生計劃彙總核定後上報教育部;也就是說高校省內招生計劃由省考試院統籌,跨省招生有教育部統籌。

二是高校省內招生保護政策,省內生源是本省高校的主力軍,這也是高校擴大省內招生計劃的原因,比如2017年大連理工大學主校區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總共4910人,其中遼寧省招生1042人,佔21.2%;在上海招生8人、在海南招生9人,在西藏招生5人。

三是專業的冷熱程度不同,比較熱的專業招生比較多,冷門專業招生名額較少,因此分配到各省的招生名額更少甚至沒有。

四是各省的生源數量不同,一般而言在生源好的省份投放的計劃數較多,比如大連理工大學在生源大省山東、河南、河北招生均超過200人,在海南省、上海市招生不足10人。


清爽自然考研與高考


有時候很想去讀一個學校的名牌專業,可是那個學校在本省沒有招生名額,這就成了很苦惱的問題,那麼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情況呢?

招生計劃名額有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校需要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畢業生就業情況、各省生源情況等因素在國家核定招生數量範圍內,自主合理地制定生源計劃,上報上級;經過層層的審核,高校省內招生計劃由省考試院統籌,跨省招生有教育部統籌。


高校省內招生保護政策

省內生源是本省高校的主力軍,這也是高校擴大省內招生計劃的原因,我的大學大部分都是本省的學生,我們寢室四個都是本省的,只有兩個外省的。而有些名牌的中外合辦專業,在外省根本沒有名額。有些人想報都報不了那個專業。

專業的冷熱程度不同

熱門專業招生比較多,比如說我學校的名牌專業酒店管理專業,一個專業就有500人左右,而有些專業只有一百人左右,冷門專業由於招生名額較少,因此分配到其他各省的招生名額更少甚至沒有。學校上報的招生計劃不一定能被考試院批准,雖然有些正在發展的高校,都想擴招,但近幾年招生計劃人數比較穩定,不會有大幅度的增加。


高校是面向全國招生,但是全國招生也是地域性的。就像在廣西的高校,大比例的還是廣西生源。所以每個省的大學,都是本省生源最多。所以高校在可能在其他省份招的學生僅僅一兩個甚至沒有名額。

如果真的很想去另一個省份的大學,而那個大學在本省份的招生名額很少,可以考慮異地高考政策,這需要在高一或者更早就搬遷到該省份。建議各位家長考慮清楚之後再做選擇。


Andi學姐


1:招生計劃的人數是一定的,一般高校會對當地的省份投放的名額比較多,而剩餘的名額會進行大致的均分案。例浙,江大學對浙江的計劃招生人數如下

浙江大學對河南省計劃招生人數如下

從這個圖表可以看出,同一所大學對本省和外省的計劃招生人數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2:大學所設置專業也要根據市場實際需要情況來確定計劃招生人數,有的專業很冷門,市場需求很小的,這個時候該大學可能招生人數就很少,分配到其他省份的可能會更少。

3:部分院校的專業精確度很高的專業,招錄的人數也是很少的,比如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科試驗班(錢學森班)本身招錄的計劃就很少,其他省份也隨著很少,對河南和浙江省招錄人數分別如下圖

西安交通大學該專業對河南省招錄情況

西安交通大學該專業對浙江省招錄情況

以上分析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凱途志願李老師


因為高考是計劃分配的

學校根據情況上報招生計劃,省考試院根據高考人數、以往招生情況,向各個高校下發招生計劃。

學校上報的招生計劃不一定能被考試院批准,學校是想增加計劃,但近幾年招生計劃人數比較穩定,不會有大幅度的增加。

考試院會把錄取名額在錄取省份分配,具體的多少與學校、當地考試院有關係,有的多,有的少。

高校都是地域性的

高校不都是面向全國招生嗎?全國招生也是地域性的。

就像在北京的高校,大比例的是北京生源;在南京的高校,大比例是江蘇生源。等等,每個省的大學不管是不是重點,都是本省生源最多。以上海交大為例,上海本地生源佔比近16%,遠超過上海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

重點大學相對比例已是低了,看看普通大學的生源比,就知道留給省外的招生計劃很少了。安徽理工大學本省生源佔比超過76%,留給其他省份的計劃就很少了,有的一個省也就10幾個。

招生計劃極其敏感

尤其是重點高校的招生計劃,去年有的重點高校增加了外省的招生計劃,結果引起本省家長的不滿。

所以一般不會有較大幅度的調整。


大學專業深一度


其實不難理解,從三個方面談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第一:大學一年的招生規模限制。

一般綜合性大學、前幾年院校合併後的大學規模大,招生人數多。如長江大學,新生規模一萬人以上。一些專業性強院校,規模不大,人數自然就少了,分到各個省就幾個了,有些專業在某些省甚至不招生。



第二,分配比例不一樣。

院校所在的省份肯定招生人數眾多,比如南京林業大學,在本省招生文科生就600人以上。其他省,根據考生人數多少,按一定比例招生。



第三、生源質量不同,造成院校錄取傾向不同,可能有“”嫌貧愛富“”。或者專業性太強的學院,希望招到理想的生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