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地方,日軍很害怕,打了一仗,日軍傷亡33,八路軍傷亡

在中國的河北省保定市西南方向,大約3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歷史十分悠久的古城鎮。這個地方始建於隋朝,經過唐朝幾百年的風霜,到了宋朝一度十分的繁榮,被讚譽為唐村宋鎮。而這個地方真正的名揚天下則是始於近代抗日戰爭。因為這個地方讓日軍十分的害怕,日軍曾經數次在這裡與八路軍游擊隊大戰,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惱羞成怒的日軍調集1000多人又打了一仗,整整打了13個小時,結果被打得暈頭轉向,傷亡33人,而八路軍僅輕傷1人。


中國有個地方,日軍很害怕,打了一仗,日軍傷亡33,八路軍傷亡

這個地方叫做——冉莊。說起冉莊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說起地道戰我想可能沒有人不知道的。地道戰這個被美國搬進軍事學校作為教案的經典戰例就發生在冉莊這個地方。

為了抗擊日軍,八路軍游擊隊和抗日人民在冉莊的地下構築了一道“萬里長城”,利用地道儲存武器彈藥,糧食,甚至把軍工廠都搬到了地下,利用數不清縱橫交錯的地道,神不知鬼不覺,來無影去無蹤的給予日軍重創,打得日軍無可奈何,乾瞪眼。

中國有個地方,日軍很害怕,打了一仗,日軍傷亡33,八路軍傷亡

1942年,日軍調集了一個團的兵力對冉莊進行掃蕩,結果一進村就被打得暈頭轉向。村中沒有一個人,但是到處是暗槍,一不小心就吃雷。日軍懵了,這是什麼打法?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摸不清虛實的日軍只得匆忙撤退。

不甘心失敗的日軍不久後捲土重來,可是依然是來一回吃一回癟,每次都碰一鼻子灰,不但一無所獲,還得留下幾十具屍體。從1942年到1945年,日軍向冉莊發動了150多次攻擊,結果每次都被打得很慘,冉莊就像一面紅旗一樣屹立不倒。

中國有個地方,日軍很害怕,打了一仗,日軍傷亡33,八路軍傷亡

冉莊的地道戰已經成為日軍的噩夢,只要一提到冉莊不管是日軍還是偽軍,都是一個字——怕。以致於日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繞黑風口,不從冉莊走。可見冉莊的地道戰之厲害,怪不得被美國人搬進教科書,好好的研究。

1945年,日軍已經窮途末路,可是對於冉莊,他們依然餘怒未消,畢竟這裡讓皇軍丟了太多的臉。3月份,日軍糾集500多人再一次向冉莊進攻,結果被八路軍游擊隊利用地道,暗堡,打得人仰馬翻。被擊斃13人後匆匆撤離,而八路軍游擊隊無一受傷。

6月,日軍決定對冉莊做最後一擊,一場真正的戰鬥開始了。這一次日軍調集了整整1000多人,更重要的是用上了重炮。

中國有個地方,日軍很害怕,打了一仗,日軍傷亡33,八路軍傷亡

日軍氣勢洶洶的到達冉莊,不再像以前一樣直接就衝了進去,而是架起重炮將冉莊一頓炮轟,日軍認為這樣就可以給予八路軍游擊隊以重創。可是他們再次錯了,游擊隊的地道可沒有那麼脆弱。

當日軍扛著槍拿著鎬再次衝進村裡準備來挖開地道的時候,腳下的地雷響了,頭頂的暗槍來了。一名日偽軍的團長被一顆不知道哪裡飛出來的子彈給擊斃了。日軍氣得嗷嗷叫,1000多人在冉莊橫衝直衝,可是什麼也沒找到。

但是日軍依然不甘心,鐵了心要跟八路軍游擊隊耗到底。打消耗戰,游擊戰,可是八路軍游擊隊的強項。聲東擊西,指南打北,游擊隊依靠四通八達的地道很快就把日軍搞得暈頭轉向。

中國有個地方,日軍很害怕,打了一仗,日軍傷亡33,八路軍傷亡

最後日軍1000多人整整在冉莊轉悠了13個小時,留下了33具屍體,不得不下令撤離。而這一場持續13個小時的戰鬥,八路軍游擊隊僅1人受輕傷。傷亡比33:1,地道戰創造了抗戰的奇蹟。怪不得日軍要對冉莊畏之如虎,怪不得美國人要將地道戰仔細研究,地道戰果真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