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調整確認 穩妥有度去槓桿——7月31日政治局會議點評

政策调整确认 稳妥有度去杠杆——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点评

文: 申萬宏源宏觀 李一民、王健、餘子珍、湯瑩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自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傳遞出財政金融協同發力動向後,市場關注本次會議對財政貨幣政策是否有更寬鬆的定調、對去槓桿是否有新的表述。整體來看,本次會議確認了財政政策更為積極以及基建加碼的力度,更具體地指明瞭補短板的方向,但未見更寬鬆的貨幣政策表述,多出了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的部署。

會議進一步強調把好貨幣供給閘門,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措辭沒有更改,地產調控仍然嚴厲。意味著政策邊際調整將從財政擴大內需與定向信貸支持為原則,“內鬆外緊”意在對沖外部變化,貨幣政策並非“大放水”,尤其是要堅決遏制流動性“漂移”推動房價上漲。

原因及邏輯:

繼續“穩”字當頭,強調六穩和兩個變化,補短板次序有所提前。

本次會議“穩”字出現18次,去年7月政治局會議提“穩”已是15次,今年再是多出3次,並創新地歸納出“六穩”。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未作改變,但指出“穩中有變”,一是變在外部環境變化,二是政策思路變化。外部環境帶來新問題新挑戰,要求各項政策部署思路上更具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要求充分考慮政策間的節奏協調與相互影響。“三降一去一補”中的補短板提前到去槓桿前面來談,意味著針對增量“補”的政策會更為積極。

對經濟的表述與去年7月政治會議基本一致,三個一致一個刪除。“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主要指標處在合理區間”表述一致,但刪除“主要指標好於預期”。今年沒有太多展開,基調較為沉重,重在後面談問題。肯定上半年經濟,但也關注風險。會議對上半年的經濟運行以及防風險予以肯定。但也關注到了風險,指出“經濟運行穩中有變,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並將保持經濟社會穩定置於下半年政策目標之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穩中求進仍然是政策主線,穩增長仍是政策重點。

財政政策內容展開篇幅多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得到確認。會議提出,“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是對前期國常會定調財政更加積極的確認。同時也進一步確認了基建加碼作為積極財政的重要方向,提出“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並強調鄉村振興這一方向。民生、創新相關基建以及鄉村基建均有提及,落實進度有望加碼,要關注十三五相關投資項目加快落地。

貨幣政策把好總閘門合理充裕,未見更寬措辭並非“大放水”。會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提出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沒有見到類似於2009或2015年更為寬鬆的措辭,基本於國常會基調一致。貨幣微調與堅定去槓桿相對沖,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提出要“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對金融亂象的整治依舊,同時進一步強調地產調控,“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也意味著政策邊際寬鬆並非大水漫灌。

繼續強調改革開放。中美摩擦將倒逼國內加快改革開放。

會議繼續強調改革開放,並特別強調“一帶一路”以及國際進口博覽會。關注相關領域投資機會。

政策信號進一步明確,有望穩定市場預期。7.31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明確了財政更加積極的方向,對基建加碼補短板也予以確認。而政策注重穩增長,去槓桿將更為穩妥有度,也意味著下半年政策將更加溫和。但政策邊際寬鬆並非大放水,整體上有助於穩定市場對政策的預期。

總結而言,本次會議堅持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在堅定去槓桿的基礎上,給出更多環境性前提與對沖性部署,以保障下半年供給側改革與經濟平穩同步推進。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前提、保障以就業為先的“六穩”前提,在此基礎上,部署積極財政、基建補缺、擴大開放、穩定預期等對沖性安排。預計去槓桿節奏將更為穩妥有度,更加協調。經濟工作之外最後再次強調十九大相關的紀律建設,去槓桿仍要堅持但改革推進將加更注重力度和節奏。

政策调整确认 稳妥有度去杠杆——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点评
政策调整确认 稳妥有度去杠杆——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点评政策调整确认 稳妥有度去杠杆——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点评
政策调整确认 稳妥有度去杠杆——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点评政策调整确认 稳妥有度去杠杆——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点评
政策调整确认 稳妥有度去杠杆——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点评政策调整确认 稳妥有度去杠杆——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