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中国是历史上瘟疫横行的重灾区,一方面气候和地理条件造成的,中国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是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的交接处,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气候多样,因此容易滋生疾病;另一方面,政权更替,军阀混战造成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这也是疾病多发和容易流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历史上除了中国以外,其它许多国家也曾饱受瘟疫的折磨,甚至许多帝国文明因此而被毁灭,如公元前四百三十年年左右的一次瘟疫,使得雅典丧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执政官伯利克里也因此染病而死,希腊文明随即覆灭。相同的命运也落在了罗马帝国的头上,瘟疫造成罗马帝国的人口锐减,最终导致灭亡。而最惨烈的一次大瘟疫,无疑要属于十四世纪中期的欧洲黑死病,那场夺去了两千五百万人口的黑色疾病,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令人胆寒。

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相比西方古代文明在瘟疫面前一败涂地,中华文明的表现则要坚挺的多,虽然遭遇过七百余次大的瘟疫,却依然将我们的东方文明存续了下来,而这一切,要归功于几位历史上真正的“良医”。是他们,在面对瘟疫来袭时,用自己的学识和良知,挽救了无数的生命,虽然他们连同被挽救的万千黎明百姓,早已在历史中故去,但是他们“上医医国”的精神,却一直流传至今,尤其在今天疫苗造假事件爆发的时刻,显得尤为珍贵。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出生的年代,是名副其实的乱世。外戚与宦官相互攻杀造成“党锢之祸”,军阀混战与农民起义也是此起彼伏,而就在此时,一场大的瘟疫不期而至,给了虚弱的东汉王朝致命一击。

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于曾经繁华富庶的中原大地土地荒芜、十室九空,农民四处流亡,饿殍遍野。面对这幅悲惨的景象,曹操曾不无伤感的写下:“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诗句。

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张仲景此时也好不到哪去,他的家族本是南阳的望族,人口多达二百余,而一场瘟疫令这个家族三分之二的人死去,这样的惨痛经历令张仲景下定决定对抗瘟疫。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民间惨状,更令他感到气愤的是,一些庸医借着疫病流行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是一昧赚黑心钱。于是他沉下下来,专心研究《素问》、《灵枢》、《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同时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在东汉末年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点燃了一盏照亮人性的灯光。

“炼丹师”葛洪

葛洪的思想,对于疫苗在中国古代的研究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他曾描述过这样的一种病,被疯狗咬了以后的人,会非常痛苦,受不了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面对这种疾病,葛洪首创性的提出了:“仍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也就是说,如果被狗咬伤,第一时间将疯狗打死,然后把狗脑髓敷在伤口处,就能治愈狂犬病。这其实是运用了“以毒攻毒”的思想,这也是发明疫苗的主要思想。

从种人痘到种牛痘

疫苗的出现,刚才也说过,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葛洪。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葛洪及后来的人开始逐渐认识到,那些得过瘟疫而后康复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患同样的疾病,而当时流传最广危害最大的疫病,是一种叫做天花的病,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因此危害极广。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尝试用主动给人接痘的方式,来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据清代俞茂鲲的《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家之传,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近日溧阳人窃而为之者亦不少。当日异传之家,今日尚留苗种,必须三金,方得一丹苗,买苗后一家因以获利。”

也就是说,在明朝时期,我国已经有了接种疫苗的文字记载。不过早期的人痘接种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发出的天花的痂,人们把它叫“时苗”。由于“时苗”的毒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只八存”。因此,后来人又发明了“熟苗”接种之法。

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所谓“熟苗”指的是通过接种发出来的痘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要连续种七代过后,这个种苗就非常精纯,火毒就汰尽了,用经过七代接种的种苗来给健康人种就非常安全了。《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这些记载说明,自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中国所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已传遍欧亚各国。公元1796年,英国人爱德华·詹纳受我国人痘接种法的启示,试种牛痘成功,这才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法。

那些为“疫苗”的发明做出贡献的“良医”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人以外,还有明末的吴又可,他撰写的《温疫论》一书,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的先河,还有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叶天士,晚清的吴瑭(吴鞠通)等医学家都为治疗瘟疫作出过重大贡献。吴瑭推荐的治疗瘟疫后期症状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现在仍然在临床使用,被称为治疗瘟疫的三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