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有個人盧禮陽:跨界逆襲嚇到朋友圈,不知道的快看!



題記:他原是八杆子打不到文化邊上的水產人,17年前他開始從事的卻是遠離塵囂的整理古籍文獻工作,並在那一片古紙堆裡走出了光彩奪目的別樣人生。

永康有個人:盧禮陽

使歷史文化鮮活起來
文/鄉愁早報徐洪濤

鄉愁遊我說:時值端午前夜,還讀齋李世揚先生約我專訪一個重磅的鄉愁文化人物。第二天在云溪間見到盧禮陽先生,午宴加下午茶四個小時,感覺釣到了一條大魚,信息量很大。臨別,加了盧先生微信“歷史的餘溫”,又花了十幾個小時拜讀盧先生的文章和他編的文章、書籍,先生十多年來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鄉愁早報要做的,很值得學習借鑑。昨天下午寫完此稿,我才發現,盧先生他原來是這麼親切,這麼生動,這麼淵博……
他,是一名高考屢不中的落榜生
他,曾經是一個業餘身份的文化人
他,是一位純粹的讀書人
他,是一位彬彬有禮的文史學者
他,是溫州文化界的“龍虎人物”
他,是永康芝英人

鄉愁名片
盧禮陽,永康芝英人,1963年生。溫州市圖書館研究館員,溫州市第八、九、十屆政協委員,第十屆溫州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溫州讀書報》主編。著有《馬敘倫》《此心安處》;編校有《黃群集》《劉景晨集》《蔣叔南集》《王毓英集》《吳鷺山集》《雁蕩山志》《溫州旅滬同鄉會史料》《潘鑑宗與溫州旅杭同鄉會》《溫州山水詩選》等;策劃主編《溫州市圖書館藏日記稿鈔本叢刊》。

童年

每個人都有童年,很多人都有一個嚴厲的父親。
三年前,他的父親走完了八十三歲的一生,給他們兄弟留下了珍貴的精神遺產。父親性格內向,平常言語不多,但一是一,二是二,很乾脆,一派軍人作風。如今回味往日的點滴,倍加難忘,倍增傷痛。
上小學的時候,有一陣子他很淘氣,喜歡從父親的香菸包裡偷偷拿出幾支,放在自己的書包裡。後來給父親發現了,嚴厲批評了他。
父親佈置他乾點家務,有一次他沒有做完,父親已經切西瓜給弟弟們吃。他看到了,停下手裡的話,說:我也來一塊,吃了再幹。父親說,這不行,事情幹完,搞徹底了,你才有份。他的手馬上縮回來,從此以後他明白,做事就是要一以貫之,不能分心,不能拖泥帶水。父親的教誨,逐漸促使他養成良好的習慣。
大學

他說自己不爭氣,考大學考了三年才通過,給家裡增加了許多壓力,媽媽和三位弟弟也作出很大的犧牲。七八年第一次高考失利,父親沒有一句責備的話,只是說,再複習一年,明年重新考。
他回芝英中學高復班讀了一年,七九年第二次高考,成績離錄取分數線,差十幾分,還是名落孫山。父親說,沒關係,再複習一年,重新來。
父親託表哥介紹,聯繫永一中汪老師,得以進了一中複習。就是在一中,他幸運地遇到了上海來的錢老師,把物理課大大補了一把。1980年他終於考取上海水產學院。
他從未出過遠門,父親自己脫不開身,輾轉打聽到縣裡一家公司有兩位員工出差上海,就安排他與他們同行,拜託兩位叔叔路上照顧。三人先坐汽車到金華宿夜,記得當時兩位叔叔訂的旅館在火車站附近,聲音嘈雜,他翻來覆去,一夜難以入睡。第二天,坐火車到上海,其中一位叔叔將他送到軍工路的校門口,只說了一句話:在學校好好讀書。轉身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從此再沒有見過這兩位叔叔,印象中父親跟兩位叔叔也不是很熟悉。
在溫州好幾次冒出一個念頭,想回家當面問父親,這兩位叔叔的名字,有機會好好謝謝他們,但一回到永康,不知怎麼搞的,這件事竟然忘得一乾二淨。如今沒有機會彌補,非常傷感。父親的包容,教導他們堅持、堅強、堅韌,終歸有收穫。
工作

1984年,從上海水產學院畢業後,他分配到溫州水產公司工作,他學的是製冷工藝,工作枯燥,深知難以有大的發展。但他仍勤懇踏實努力幹工作,等待出道翻盤的機會。
1989年,他被借用去修地方誌,從此告別了“苦海”,跳進了書海。後又到一家媒體幹了4年多。1996年,調到溫州市漁政處工作。
2001年,他正式調入溫州市圖書館工作,從事歷史文獻的整理出版。從此,他一頭扎進了書山文海中,打撈歷史上關於溫州的著作文章。文獻對於歷史文化意義重大,其工作量很大,對專業要求很高。
盧先生接受專訪時說,首先要有文化自知,然後才能談得上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如果我們連祖先留下的東西都不搞清楚,何來文化自信?而文獻,無疑是一個地方歷史文化最重要的結晶,是人文學科開展研究工作的基礎資料。這是一條很長的路,一路上,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持之以恆。而他一上路,就已經走了整整17年,並且要一條道走到“黑”!(加引號或改一句)
入道

早晨4點不到,睡醒了。振軒伯的影子浮現在眼前,愈發清晰。個頭不高,胖乎乎,一雙腳板特寬,能說會道,樂意找後生談天。而一日不看報就渾身不自在。
這是原載《方巖》雜誌一九九七年夏季號上盧先生寫的文章《振軒伯》的開頭部分。文筆流暢、樸實,足見不凡功力!
臨上車時,盧先生送給我由他主編的《溫州讀書報》2018年的一至五期報紙。該報創刊於1997年1月,四開四版,每月一期,每期發行兩千份。溫州市圖書館、溫州市圖書館學會主辦。至2018年5月,已累計發行252期,40萬餘份,擁有起一支穩定的作者與讀者隊伍。
細讀了一下報紙,除了感受到濃濃的鄉愁氣息外,該報傳播文化資訊,介紹溫州歷史,分享讀書體會,確實辦得有特色和含金量。
戰績

一套《溫州文獻叢書》,共40部48冊2000萬字。儘管是些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與看得懂的文獻古籍,但其發行與所帶來的社會反響還是超出了編輯部的預期。盧禮陽說,自從調入圖書館,開始擔任《溫州文獻叢書》整理出版委員會專職委員,“從此我受命處理編輯部日常工作,與一批老專家朝夕相處,度過了難忘的六個寒暑。其間,諸多前輩、同事和親友給予充分的理解、信任與幫助,得以發揮個人的一技之長,在執行整理出版規劃、協助老先生工作的同時,也蒐集完成了《黃群集》《劉景晨集》兩部書稿,學術上得到鍛鍊提高,可謂終身受益。”
最近七八年盧禮陽全力以赴,與一幫同道合作《溫州市圖書館藏日記稿鈔本叢刊》影印本的出版,以及點校本的編輯整理工作。影印本一套六十冊,去年初由中華書局推出。今年春,《劉紹寬日記》《符璋日記》《林駿日記》《趙鈞日記》四部標點本,收入“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一體刊行,頗受國內學術界的歡迎,上市僅兩個月,已發行八百套。篇幅最為巨大的《張棡日記》(全十冊),年底將與讀者見面。《溫州市圖書館藏日記稿鈔本叢刊》及標點本的問世,是繼《溫州文獻叢書》《溫州文獻叢刊》《溫州方言文獻集成》之後的溫州歷史文獻工作的新收穫,滿足了社會各界的需要。
在全國地市級圖書館中,溫圖的地方文獻的收藏與研究雖然不能說是獨一無二,但絕對可以說是頗具特色與優勢,全國地級市公共圖書館首家譜牒收藏研究中心,蔚為大觀的六十冊《溫州市圖書館藏日記稿鈔本叢刊》等等便是明證。
盧先生說,不知不覺,大學畢業三十四年了,在第二故鄉工作與生活了三十四年。卻顧所來徑,感觸分外多。其間轉換過好幾個崗位,但都沒有離開溫州,直至十幾年之前因緣際會,安身於圖書館,做現在這份工作。如今依然在做編輯(審讀),一份報紙,一套日記叢書,有時還免不了替熟人或朋友看看書稿。可以說,編輯這個字眼,最吻合他現在的生活狀態。
從鄉愁名片上看到盧先生出版了十多本書籍。其中《此心安住》是寫他自己的,收錄了六十篇文章。《此心安處》,甌風文叢之五,文匯出版社二〇一七年六月版。
本色

從歷史的餘溫公眾號上看到盧老師原載《溫州日報》1996年1月12日十一版的文章《名城呼喚名人 ——青島隨感》。他在文末呼籲:比比青島,比比其他善於保護挖掘人文景點,營造文化氛圍的兄弟城市,我們溫州該怎麼辦?此文感受到了瘦弱的盧先生身上散發出的一股感人的文化力量。
廣州學者張求會在南方都市報上發表文章《此心安處是吾鄉》稱,溫州女婿盧禮陽,孜孜矻矻卅餘載,從外圍漸入核心,為溫州文化事業的薪火相傳、與時俱進奉獻至今。文章說:禮陽君不但為鄉邦文獻整理交出了一份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答卷,而且對文物單位被侵佔、公款亂出書、領導掛名當主編等等斯文掃地的“文化之憾、心頭之痛”痛下針砭。在我看來,前者需要功力,後者更需要勇氣,功力可以積攢,勇氣未必可以養成———放眼四周,捫心自問,還有多少讀書人存有仗義執言的“書生本色”?一報一刊一方人,它們的出現和他們的堅守,“成功地養育著和凸顯著溫州的文化”,已經並且仍將讓無數讀者產生一種信念:“溫州不只是生意蔥蘢的經濟實體,溫州也是一個閃光的文化的存在。”
濤哥三問
濤哥:退休後會繼續從事地方文獻的研究嗎?家鄉永康在地方文獻、文化遺存上有什麼好建議嗎?
盧先生:會繼續這份有意義的事情。家鄉歷史文獻工作不很熱,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建議成立永康地方文獻與民間記憶研究中心,上馬地方文獻叢書,並把地方文獻概念的外延從文本記錄拓展到聲音圖像,特別是要做好永康重大歷史事件、風俗掌故、地名來歷、諺語俚語等相關的口述、傳說及照片、音視頻的挖掘記錄與研究,既加強與專業研究機構的合作,又充分發揮民間志願者的積極性。各界人士中的年長者,排排隊,組織力量協助他們做好口述,這是與時間賽跑,否則,珍貴的記憶給他們帶走了,那是無可彌補的損失,悔之晚矣。在方誌、期刊、鄉賢撰述、譜牒以外,以民間記憶這一載體讓地方歷史記錄更加完整、豐富和鮮活。另外,與義烏,溫嶺,仙居等兄弟縣市相比,永康地方文獻的整理挖掘工作相對滯後,應趁勢而上,將永康文獻叢書的出版工作列上議程,及早付諸實施。
濤哥:您的成功逆襲背後有一個偉大的女性吧?
盧先生:呵呵!三十年一路走來,除了馬允倫、胡珠生先生等多位學術界先輩熱心提攜,不少朋友也給予我許多關照,令人難以忘懷。當然,即使是如此微薄的收穫,也飽含著家人的心血。俗話說,老婆是別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而在我看來,恰恰相反: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別人的好。正是太太的默默付出,我才化險為夷,一路走到了今天。
濤哥:您每年都會回幾次家鄉永康吧,高考結束了,您對年輕人有什麼勉勵的話嗎?
盧先生:走得再遠,故鄉最親。事業再大,感恩前行。我骨子裡永遠都有一種家鄉情結。
現在有的大學生工作沒多久就離職了,有的年輕人也許覺得,身為大學生應該坐辦公室,不該下車間。我的切身體會是走上任何崗位,可以先放下身段,在工作中追逐夢想、展現才幹。邊學邊幹,邊幹邊學。只有積累和準備,機遇來了,才有可能把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