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激素类的药物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儿科医生琪乐


激素为什么不能长期服用?有哪些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是由人体内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内源物质,对于体内糖、盐、脂肪、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的代谢都有调节作用。

长期应用激素会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干扰体内的代谢过程,导致代谢紊乱,表现为库欣综合征(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骨质疏松、高血糖、高血脂、生长发育迟缓等等。

长期应用激素会损伤消化道,造成溃疡和出血。另外,糖皮质激素还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用药后可能会导致夜间过于兴奋,在剂量很大时甚至可能表现出精神失常的症状。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反应,不仅使感染容易发生,在感染发生之后还会掩盖感染的症状和药物过敏反应症状,造成“天下太平”的假象,影响对病情和过敏反应的判断。

激素用药禁忌证

1、严重精神病史;2、癫痫;3、活动性消化性溃疡;4、新近胃肠吻合术后;5、骨折;6、创伤修复期;7、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8、严重高血压;9、严重糖尿病;10、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11、活动性肺结核;12、较严重的骨质疏松;13、妊娠初期及产褥期;14、寻常型银屑病;15、青光眼。

激素类药物常见误区

误区1:把激素当做退热剂来使用

发热是临床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往往与病毒、细菌、原虫、霉菌等感染有关。

激素虽能抑制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和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中枢使体温下降或防治体温升高,但同时可诱发许多不良反应。激素既能抑制体液免疫,又能抑制巨噬细胞与白细胞,从而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感染扩散,甚至激发霉菌或二重感染。

对待发热,首先应弄清原因,属于感染的应使用抗生素。对于感冒发热,可应用解热药即可。因此,绝对不能把激素当做一般解热药来用。那种“一见发热先来一针氢可”的做法实属有害无益。

误区2:把激素当做镇痛剂来用

激素虽有抗炎作用,但长期应用,即使是小剂量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因此,不能一遇腰疼、关节痛都应用激素。

动物试验证明,激素摄入量与激素性股骨头无菌坏死有密切关系,当阶段性或连续性应用激素的总量超过相当于强的松2000mg时,即可引起股骨头无菌坏死。

例1:患者,女,67 岁,因感冒到乡村卫生所就诊,医生给予肌注地塞米松5m g,安痛定2ml, 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见效快, 故自此以后,患者每自觉感冒时医生就给肌注上述两种药物。一年后患者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四肢肌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困难。后诊断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

误区3:把激素当做“预防中药注射剂过敏”药使用

调查发现,儿科或小门诊在给孩子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时候,常常都要同时使用地塞米松!其目的首先是防止过敏,其次是快速降温给人药物有效的感觉!

地塞米松有抗炎、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细菌感染和严重过敏性疾病。激素用于中药注射液过敏、休克后急救,那是在救命;激素用于预防中药注射液过敏、用在本可物理降温、口服药降温的普通感冒,那是在害人!!


岭南药师


临床有些病,需要长期应用激素,那么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主要包括:

①长期应用激素可以出现向心性肥胖,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血钾、骨质疏松。

②长期应用激素还可以诱发或加重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有时候会出现少见的真菌感染,主要是因为免疫力下降有关;

③激素还可以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所以应用的时候要配合胃黏膜保护药。

④激素可引起饮食增加、激动、失眠、个别人可诱发精神病,偶尔可诱发癫痫。所以应用激素后大部分人食量增加,出现肥胖。

⑤激素还可以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白内障。

大部分副作用与激素的用量有关,也与应用时间长短有关,所以临床要仔细把握适应症,认真观察副作用,必要时及时停药或者用其他的药来干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