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是本什麼書?迷信書?算卦書?

我們都知道,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根源之所在,雖然易經有著如此高的學術地位,千百年來,它的智慧哺育著我們一代代華夏子女...

可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易經對於現代人卻很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對易經有著錯誤的偏見,認為易經就是算卦的,是一本算卦書,他們認為易經頭到腳壓根就是迷信書,往往都是避而遠之。

每每我看見這樣的言論或行為,都令我無比的痛心疾首。可悲我優秀的傳統易經文化被誤會,又可嘆我們當代人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想再次發聲,為易經正名,給那些對易經存在認識片面性的群體科普一次。

易經到底是本什麼書?迷信書?算卦書?

關於《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衍生著作也是百花齊放。

有人說《易經》是反映曆法的,譬如遠在古代,就有專門管理天文曆法的官職,叫做司天監,說的正是由易經知識結合天文確立的歷法。

有人認為《易經》是用來占卜預測的,如“八卦定吉凶”之說。而且,夏、商、周時期國家均專門設立占卜的官員,遇到重大決策時以此來判斷吉凶禍福。

有人認為《易經》是用來一本軍事政治書,比如古人根據易經研究推演出來的各種軍事陣法,知名的有八卦陣、鴛鴦陣等,除此之外,古人還用易經的占卜預測功能和哲學思想輸出作為政治統治的工具。

易經到底是本什麼書?迷信書?算卦書?

有人認為《易經》是一部醫學著作書,易經所講的陰陽和合之道以及其它方面的易學原理和中醫是相通的,古代更有“不知易不可為醫”的說法,都說明了易經與中醫的緊密聯繫。

還有人認為,《易經》是反映數學的,如德國的萊布尼茲在1716年就指出:“伏羲氏所推演的八卦中蘊含著二進制原理”。

我告訴大家,這都沒有說錯,這就是易經。跟我們熟知的《紅樓夢》一樣,“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與此同時,我還想用一組數據統計結果來說明,易自伏羲創立以後,是從古至今研究人數最多,研究延伸字數最多的一部經典著作,成為儒家、道家、方士爭相研究和闡述的對象;即使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也要把《易經》保留下來。後世的歷法、占卜、星象、風水、八字命理、相法、軍事、醫藥乃至於人文哲學的研究,莫不以此為基奠。其充滿的智慧不僅深刻地浸染著中國的文明,而且對西方的科技和人文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乃至於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一本必學書,易經是我們人類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必讀書,這麼說一點都不過分。

它超乎一切宗派。儒家從自己的角度去闡釋它,它就是“儒家易”;

佛家從自己的角度去發揮它,它就是“佛家易”;

道家從修道的角度去研究它,它就是“道家易”;

......

追根溯源,我們從根源上再來探索一下《易經》是什麼?

據《易經繫辭下》中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有同樣類似記載的還有《三皇本紀》

在正史《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

易經到底是本什麼書?迷信書?算卦書?

通過上面的古文獻記載,我們看到易經最初是在人文始祖伏羲氏發明創造的。易經在產生之初就是為大眾服務的,原始部落時期可以用它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比如通過觀察天文星體的位置來確立時令,看看最近該種什麼;又比如今天準備出去打獵,要看看有沒有雨;又或者有新人要結婚了,看看哪天是良辰吉日等等。

總而言之,易經的本質可以理解為古人總結出的一套抽象而又具體的宇宙觀和方法論,說白了易經就是古代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不斷的總結自然規律而成的一部經典,用於指導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精神生活,讓後人可以少走彎路,趨吉避凶。開創了中華最早的文明。

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階級的產生,易經就成為了階級統治的一種工具,統治階級(即帝王)用易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目的是為了順應天下大勢,鞏固政權、強盛國家。

《易經》是用卦象來反映和認識整個宇宙和事物發展規律的書。是中華文明獨有的認識自然和社會運行規律的知識體系,再進一步精確的話就是用一張“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作為運算核心來揭示這種規律和方法論的。

易經到底是本什麼書?迷信書?算卦書?

所以說呢,我們當代人要好好學習易經,享受古人留下來的易學智慧帶給生活的便利,我們也有必要將這種優秀的傳統易經文化傳承發揚下去,讓更多的人也能體會到這種福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