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推薦: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總結

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

醫生推薦: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總結

第一亞類 甲狀腺激素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1、甲狀腺素(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要轉變為T3才能發揮作用。

2、碘甲腺氨酸(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生理活性。

甲狀腺素作用:

(1)維持正常生長髮育。

甲狀腺功能不足——呆小病(克汀病)、黏液性水腫(成人)。

(2)促進代謝和增加產熱。

(3)提高交感腎上腺系統的感受性。

甲狀腺激素藥(甲狀腺片、左甲狀腺素鈉、左旋三碘甲腺原氨酸)——

① 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及甲狀腺癌手術後導致的甲減;

② 診斷甲亢的抑制試驗。

醫生推薦: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總結

【主要藥物】

1、甲狀腺片——T3和T4含量比例不恆定,已基本被淘汰。

2、左甲狀腺素——人工合成的T4。

3、碘塞羅寧——人工合成的T3,作用與甲狀腺素相似,而效力為甲狀腺素的3~5倍。起效快,維持時間較短。

醫生推薦: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總結

(二)典型不良反應

1、心動過速、心悸、心絞痛、心律失常、暫時性低血壓;

2、月經紊亂;

3、體重減輕、骨骼肌痙攣、肌無力。

(三)禁忌證

非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力衰竭和快速型心律失常者。

二、用藥監護

(一)注意調整劑量

左甲狀腺素成人初始劑量一日25~50μg,一日1次,隨後每隔2周以25μg調整至適宜劑量。

(二)注意用藥安全性

1、左甲狀腺激素——吸收易受飲食影響——晨起空腹服用。

2、治療初期應注意心功能,有心絞痛病史者應從小劑量開始。

3、妊娠期——僅有極少量可透過胎盤屏障——可以用,必須嚴密監護。

第二亞類 抗甲狀腺藥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1、丙硫氧嘧啶

機制——

①抑制過氧化酶,使被攝入到甲狀腺細胞內的碘化物不能氧化成活性碘,酪氨酸不能碘化;

②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的縮合過程受阻——不能生成甲狀腺激素。

醫生推薦: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總結

缺點——

不能直接對抗甲狀腺激素,待已生成的甲狀腺激素耗竭後才能產生療效,作用較慢。

用於:

(1)甲亢。

(2)甲狀腺危象:術前服用,使甲狀腺功能恢復到正常,然後術前2周左右+碘劑。

【注意事項】

(1)妊娠婦女宜採用最小有效劑量,維持甲狀腺功能在正常上限。

(2)丙硫氧嘧啶更不易進入乳汁,更適用哺乳期間。

2、甲巰咪唑

——作用較強,奏效快而代謝慢,維持時間較長。

醫生推薦: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總結

3、卡比馬唑

在體內逐漸水解,遊離出甲巰咪唑而發揮作用——作用開始較慢、維持時間較長——不適用於甲狀腺危象。

4、碘劑——劑量不同,作用不同!

小劑量——作為原料合成甲狀腺素,以糾正垂體促甲狀腺素分泌過多,而使腫大的甲狀腺縮小。用於:

地方性甲狀腺腫。

醫生推薦: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總結

大劑量碘劑——抗甲狀腺——(補充TANG:抑制甲狀腺素釋放)。

(1)甲狀腺危象,同時配合硫脲類。

(2)甲亢術前準備,使甲狀腺組織變硬,血供減少,有利於手術進行。

作用時間短暫,且服用時間過長時可使病情加重——不作為常規抗甲狀腺藥。

(二)典型不良反應

十分常見——藥物過敏----皮膚瘙癢、皮疹、藥物熱、紅斑狼瘡樣綜合徵、剝脫性皮炎。

常見——關節痛、白細胞和粒細胞計數減少(硫脲類尤其重要,TANG補充)、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脈管炎。

(三)禁忌證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嬰幼兒禁用碘製劑。

硫脲類口訣

甲亢硫脲慢顯效,

抑制過氧成不了。

加上碘劑再手術,

抑制釋放變硬了。

藥物過敏很常見,

嚴重減少粒細胞。

碘和碘化物

【用法與用量】

口服:用於甲狀腺危象,每間隔6h給予1次。

用於甲亢術前準備——術前2周服複方碘口服溶液,一日3次,一次從5滴逐日增加至15滴。

二、用藥監護

(一)注意定期監測血象

硫脲類——每週檢査1次白細胞,如白細胞計數<3×109/L時,停藥。

(二)關注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徵

甲巰咪唑——可引起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徵,自發產生胰島素自身抗體----血糖升高----進一步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高遊離胰島素血癥——誘發低血糖反應。

(三)注意丙硫氧嘧啶引起的其他異常

(1)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相關性血管炎,腎臟受累多見。

(2)肝毒性——AST及ALT升高和嚴重肝炎。

[小結——丙硫氧嘧啶不良反應]

傷了肝腎白細胞,血管發炎皮膚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