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4年,我換了13份工作:年輕人到底該不該跳槽?

毕业4年,我换了13份工作:年轻人到底该不该跳槽?

毕业4年,我换了13份工作:年轻人到底该不该跳槽?

01

那些經常跳槽的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後臺有個讀者給我發來留言:

Ray先森,我是92年的。畢業4年,換了13份工作,最長的不到一年,最短的一個月都不到。


兜兜轉轉,從深圳回到了武漢,現在找了一份月薪4k的工作混日子。


我真的很苦惱。

他的言語中透著深深的失望,讓我心裡一酸。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每個崗位做3-5個月。可到頭來,不是嫌棄老闆剋扣工資無良壓榨,就是挑剔公司環境不好同事勾心鬥角。於是入職不多久就想著跳槽,去到新公司老毛病復發繼續跳槽。

就像那個終日推動滾石的西西弗斯一樣,青春就在無效又無望的勞作中慢慢消耗殆盡。

毕业4年,我换了13份工作:年轻人到底该不该跳槽?

在倍智人才研究院發佈的《2016年度應屆生能力畫像白皮書》中,有數據顯示:

2015屆應屆生入職第一年的離職率高達24.8%,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應屆生就有1個在一年內選擇跳槽。

我不覺得年輕人跳槽有什麼不好,畢竟現在有太多壓力加在這一代人身上。房價高企、職業變動劇烈、人心越來越浮躁等等。

但是,一個企圖靠頻繁跳槽來實現自我價值躍遷的年輕人,他的職業生涯註定是灰暗的。

把跳槽當成了處理所有問題的手段,說到底是自我失控後而採取的偏執行為。

跳槽,早已經不是解決職場困境的唯一出路了,甚至有時候頻繁地跳槽只會讓自己無路可走。

沒有進階的跳槽,到最後,只有一個結果:越跳越迷茫,越跳越不如從前,最後陷入泥潭。

2

通向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

就是愛上所從事的工作

幾年前,張泉靈在北大的畢業典禮上說過一段話:

如果你考大學時選的專業不是你喜歡的,而是你父母喜歡的;你的選修課不是你喜歡的,而是學分好得的;你挑的工作不是你喜歡的,而是待遇好的。


請問,你選擇時從未拿喜歡當事,那麼,你憑什麼擁有自己喜歡的人生?

我佩服張泉靈的敢說敢做。

不久,她放棄了大多數人羨慕的央視主播工作,離開看似穩定的體制環境去做了創投。

毕业4年,我换了13份工作:年轻人到底该不该跳槽?

其實,生活的常態就是:大部分人在工作中,總是做著做著就遇見職業的各種瓶頸。而這其中最讓人難以逾越的,應該是缺少自我認同。

自己不認可自己,因為在一份工作中,你未得到足夠的滿足感和認可感。

著名行為科學家弗雷德裡克·赫岑伯格曾經區分了對人產生激勵作用的兩種因素:基礎因素和動力因素。

所謂基礎因素,指的是一個公司能夠提供的職位、薪水、工作條件、公司政策等在內的物質層面條件。

但是,給予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就一定能讓人找到工作的自我滿足感嗎?

未必。

和基礎條件一樣重要的是“動力因素”。

動力因素包括挑戰性、認同感、責任感、個人可以得到成長的空間等,它更多的是跟每個人的內心相關。

就如喬布斯所言:

唯一讓人有工作滿足感的方法就是從事你認為偉大的工作,而通向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愛上所從事的工作。

比跳槽更高級的是挖掘工作裡的意義和樂趣。

  • 為了解決城市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所以才有了ofo和Mobike。


  • 為了解決不想做飯也不想出去吃飯的問題,所以才有了餓了麼。


  • 為了滿足年輕人更便捷的完成社交目標,所以才有了Facebook。

熱愛工作的人,通常都是一個人發自內心地想要去做某件事。就像今天各行各業的頭部公司,幾乎沒有哪一個最開始只是衝著賺錢。

跳槽,並不是職場的唯一出路,比跳槽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讓你能為之終生奮鬥的目標。

而這份目標,才是你面對未來可以獲取的最大安全感和認可感的來源。

3

低質量的無腦跳槽

不如高質量的自我增值

你也許會說,我對當下的工作就是愛不起來,該怎麼辦?

我想告訴你,即使你要更換賽道,也必須讓自己先具備一定的能力。

或者說,如果你能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充分實現可能的自我增值,那麼你的轉換就會更加遊刃有餘,目標也會更加明確。

當你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確賽道前,與其低質量的無腦跳槽,不如高質量的自我增值。

在這個充分互聯的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有多重角色,每一種身份都在創造價值,而“自我增值”就是幫助你用自己最擅長的角色和方式去實現財富的積累。

毕业4年,我换了13份工作:年轻人到底该不该跳槽?

增值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你可以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平臺,去開拓自己的增量成長,甚至你可以圍繞自己的一個興趣點深耕細作,發展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最後將之轉換成自己賴以生存的職場技能。

就像安迪沃霍爾說的那樣:“在這個個人IP逐漸興起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做15分鐘的明星。”

於是我們看到了每個領域裡都出現了新的開拓者:

  • 有個喜歡歷史的人,做了一檔脫口秀節目,他叫羅振宇。


  • 有個喜歡讀書的人,做了一個讀書會,這個人叫樊登。


  • 有個喜歡研究出行方式,做了一個共享單車,她叫胡瑋煒。

成功對於某些人而言顯得非常容易,不過是因為他們懂得了如何成功打造一款獨屬於自己IP。

現如今,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富有激情地聚焦於某個領域,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都可以成功建立一個有商業價值的平臺或事業。

而那些時時還在想著靠跳槽去實現人生價值躍遷的人,不過是浪費自己時間。個人毫無增長,終將會被時間的洪流沖刷而去。

4

真正厲害的人

從不靠跳槽找安全感

在互聯網公司的朋友曾說起過一個現象:

互聯網行業裡有些人,佔了入行早的優勢,幾年下來很順利升到了中高層幹部。於是有的人就開始“放大假”,事情交給下屬,退居二線,過起了“養老”生活。

其實何止是一個行業,“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是許多人都會陷入的迷局。

這樣的人,雖然說地位很高,但是風險也非常高。一旦公司面臨著成本壓力,可能最先開除的就是他們。

在這個時代,真正厲害的人,從不靠跳槽來找安全感。

這份安全感並不是來自於某個人或者多少房子多少錢,而是來自於自己對這個社會和世界的認識。

多瞭解一下這個世界,多去學習一份看似用不上的技能,其實你的心裡就多一分底,也更加有能力行走於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是在自己上班的小格子或者城市裡不敢有絲毫的變動或離開。

在未來,可能一個最有能耐的人不是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看他能鏈接多少資源,促成多少項目的搭建和完成,而不是像個沒頭蒼蠅一樣跳來跳去。

5

那麼,如何能成為這樣的人?我提供四個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1、瞭解你的價值,不能讓步

很多書籍和研究都在不斷告訴年輕人,應該在工作中堅持自我,無論是承擔職責,還是要求合理的工作報酬。

但是在現實職場中,大部分人還是很難做到,他們往往不敢要求升職和加薪。

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每年覆盤工作並詢問上級是否可以給與一次晉升機會。如果領導不回應你的要求,那麼就換一份新的工作。

要相信自己的價值,不要害怕跳槽也不盲目跳槽,相信機會從不吝嗇與有實力和有準備的人。

2、贏得你的支持者,為自己爭取話語權

一位媒體公司銷售團隊總監表示,在職場上,年輕人常常要付出雙倍的努力才能讓自己的付出被人看到。

因此,不要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而是應該在公司不同部門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

當你在公司內部有越來越多的支持者,機會來臨時,肯定你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最重要的是,永遠要爭取自己的位置,也要告訴自己,我配得上這份工作。

這不是有心計,這是一個有計劃有遠見的人最正常的表現。

3、分享你的視野和價值觀

作為職場新人,為自己尋求支持很重要。

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公司員工,你必須要持續不斷地向你的同事或者你的老闆分享你的價值觀。

沒有什麼比用實力怒刷純在感更能表現你的特點了。

當你成為了團隊領導者,如果你的員工明白眼下的職責會對未來團隊成功的影響,和你共享同樣的視野和價值觀,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會更有動力。

而這就是你個人魅力和領導力的絕對彰顯之處了。

4、向你尊敬的領導者學習

能做到你的領導的人,最起碼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與此同時你要思考你尊敬的領導者擁有哪些品質,向他或者她學習。

一位有格局且有遠見的領導都會十分自信,而且善於提升團隊成員的士氣,帶領他們走向成功。

自信永遠都是關鍵,哪怕有時候你要假裝自信。

要知道這份自信,遠比你在職場上靠不犯錯不失誤而換來的安全感強過千百倍。

跳槽,並不能解決職場上的所有問題,也並不能為你帶來任何長久的安全感,當你想跳槽時不妨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 自己是不是非跳槽不可?


  • 什麼才是自己跳槽的終極目標?


  • 如果不跳槽,能不能同樣實現職場上的個人升值?

這些才是比跳槽更該思考的事情。

-THE END-

● 作者:Ray先森。富書籤約作者,一個用文字思考問題,用語言表達思想的寫作人,在文字裡深度剖析人性的善惡,在沉思中用文字詮釋人生的來往,微信/微博/簡書@Ray先森愛健身。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MBA智庫(mbalib)經授權發佈本文,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絕不該錯過的精彩文章:

你的嘴,就是你的風水

這才是領導和下屬的最佳關係!

你對待痛苦的方式,決定了你的人生走勢

國企辭職2年,我從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的三點至深感悟

(點擊藍字直接閱讀)

必須要贊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