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電影《水滸傳》,邵氏羣英能拉的都拉來了,張徹典型暴力美學

香港的武俠電影可以說是名揚海內外,尤其是深得80後的喜愛,其中有一部武俠電影很特別,他的電視劇版本可是說是經典的不能再經典了,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還有一個電影版本-《水滸傳》。

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武俠電影《水滸傳》,邵氏群英能拉的都拉來了,張徹典型暴力美學

1.雖然場面是小打小鬧,但石秀劫法場和火燒翠雲樓也算是水滸裡比較鬧騰的選段,幾個人設也挺喜歡的(蔡慶節級你的花呢)。導演果然沒有忘掉要讓狄龍和姜大衛攪基,只是一個燕小乙一個武行者好違和。狠狠拆了我的cp,盧俊義x小乙哥這種養成系不是應該一百年不動搖嘛!明明武松是力挺宋江那派,燕青是盧俊義以外誰都差遣不動,他倆簡直是梁山內鬥先鋒,愣是被張徹湊做堆。

武俠電影《水滸傳》,邵氏群英能拉的都拉來了,張徹典型暴力美學

2.很多人都認為這部電影比電視劇版本好看,重點講大名府救盧俊義,捎帶著把史文恭和曾家五虎也解決了,沒去打曾頭市。打鬥場面現在看來挺假的,但還是很精彩,而且,配樂真的是太迷了。邵氏群英,配角客串能拉的都拉來了,張徹,邵氏,姜大衛,狄龍等等盡在其中。表哥的石秀帥出新高度,秦大哥可圓滾了,谷爺爺把宋江演出了一絲絲奸。那兩位打著打著就湊到了一塊,然後呢又牽了手,然後呢就一起出場,然後呢就怎麼也要粘在一起了。

武俠電影《水滸傳》,邵氏群英能拉的都拉來了,張徹典型暴力美學

3.雖然是《水滸傳》但實際上只截取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的片段。張徹將原著晁蓋中箭盧俊義上山又大破曾頭市這一部分刪改濃縮到了兩個小時的電影裡,但是重點基本始終就是燕青一人,果然沒有人比姜大衛更適合浪子的角色。即使是燕青滿身的花繡張導也只讓露了一點點,感覺都能看到有人刷張導偏心的彈幕,血腥打鬥、盤腸、死亡之舞也是必不可少。邵氏在70年代拍了一系列水滸題材影片,包括《快活林》、《蕩寇志》等,才有李修賢大哥只在此片頭出現一次的情況,各部影片互為註解,角色塑造有連貫性,也算是電影製作的規模效益。片子裡姜大衛的燕青與丹波哲郎的盧俊義都很出彩,但是李修賢可憐啊,扮張順,都沒水,呵呵!

武俠電影《水滸傳》,邵氏群英能拉的都拉來了,張徹典型暴力美學

4.說到底,這也是張徹典型的暴力美學風格,張徹版的水滸傳,又名燕青傳!花叢中吹笛子的燕青,比姑娘們還花魁。陳勳奇配樂徹底玩嗨了,奇客奇客恰,電子音樂太溜了。燕青武松也能組隊,我也是服氣!頭陀的髮型,也只有狄龍能夠hold住了。選角非常精彩。通過一個大名府中的首富被陷害而最後走上梁山的故事,道出了梁山好漢的俠義精神。老電影才有這種深度,雖然當中有點場景存在瑕疵,可故事和精神比現在的大陸電影深刻太多了。

武俠電影《水滸傳》,邵氏群英能拉的都拉來了,張徹典型暴力美學

5.讓得心印象深刻的是托塔天王中了史文恭一箭,命喪梁山,智多星攜鐵牛遊說盧俊義入夥,李固洩露,引來官司,大牢伺候,好漢齊聚,大牌雲集,共謀營救妙策。張徹選角十分恰當,演員特質與原著契合非常,讓人讚歎,尤其樊海生,毛毛躁躁,粗獷蠻狠,飾演大板斧頗有趣!也有人說:張徹的偏心再次一覽無餘,姜大衛的燕青確實大放異彩,雖然無論尊怎樣我都是愛的,但這次不知為何有點理解狄龍那些年的苦楚了。

武俠電影《水滸傳》,邵氏群英能拉的都拉來了,張徹典型暴力美學

6.其實,張爺爺(張徹)的劇其實細看都是角兒,處處有驚喜,一遍兩遍不夠看,每個主要角色的扮相都特別到位,光看扮相都想多看一會。僅憑電影一開始的長鏡頭我就服了,更不要說導演張徹和狄龍姜大衛等當時的當紅小生,我有理由相信:這在過去那個年代絕對是大片。

《水滸傳》的電影版本比電視劇版本更好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