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的別名

茶的名稱很多,一為茶,二為檟,三為蔎,四為茗,五為荈。

從古到今,茶的別名數不勝數,其中最為常見的要數“茗”。古代的文人書畫作品中,以“茗”代“茶”的例子不勝枚舉,可見此字的風雅韻味。以茶的品性來命名的,也有很多,比如苦口師、冷麵草。

苦口師是茶的別名。

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之子皮光業(字文通),自幼聰慧,十歲能作詩文,頗有家風。皮光業容儀俊秀,善談論,氣質倜儻,如神仙中人。吳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業的中表兄弟請他品賞新柑,並設宴款待。那天,朝廷顯貴雲集,筵席殊豐。皮光業一進門,對新鮮甘美的橙子視而不見,急呼要茶喝。於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甌茶湯,皮光業手持茶碗,即興吟到:"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

此後,茶就有了"苦口師"的雅號。

冷麵草是茶的別名。

宋 陶穀 《清異錄·茗荈》:“ 符昭遠 不喜茶,曰:‘此物面目嚴冷,了無和美之態,可謂冷麵草也。’”

茶名,絕大多數美好而優雅。唐宋時期,團餅茶比較流行,人們就稱呼茶為“月團”、”金餅“。人們對茶的品性極期推崇喜愛,稱呼茶為甘露、香露。

茶字,從部首看,由“草”頭和“人”、“木”三部分構成 ,而“人”居中,似立於草木這間,寓意人與大自然親密無間,喝茶便有了體味自然野趣之意。

不過,茶還有另一個不雅的貶稱”酪奴“。

南北時期,有一個官吏叫王肅,因為與齊武帝有過節,便投奔了北魏。當時北魏人民喜歡吃奶酪,王肅是南方人,按南方的習慣,平進喜歡吃魚羹和茶湯。有一次,王肅大吃羊肉、奶酪,人們很奇怪,就問王肅:"奶酪和茶湯相比,哪個更美味?"王肅回答說,茶是飲食裡面最低等的,給奶酪做奴僕尚可。

王肅是否口是心非,暫且不論,不過無論少數人怎樣貶低茶,後世愛茶之人還是越來越多,茗飲之風從南至北越來越盛行。

茶字的別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