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最后一个被凌迟的悍匪:就是靠一把9毫米左轮枪行走江湖

清末最后一个被凌迟的悍匪:就是靠一把9毫米左轮枪行走江湖

无论是前些年盛行的盗墓类小说《鬼吹灯》,还是郭德纲所说的单口相声里面,都曾经提到过这么一个神秘的人物,那就是因为依靠清朝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悍匪而在当时名扬天下的人物康小八,外号康八爷。这位仁兄的事迹至今仍然被许多上岁数的老人所叙述着。

康小八,天津卫人,年龄不详,原姓吴,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绰号“吴秃子”。因为家贫,家里将他过继给北京东皇庄的康家,于是改姓康,江湖人称康小八。据说这位康小八先生从小就有着为害乡里的雄心壮志,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地痞无赖。不过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萌发出了改邪归正的想法,便开始做起了正规的生意,用家里自己养的毛驴来给别人扛活儿。康小八因为多少会那么一点功夫,随后被一个财主看中,当了他的马弁。后来两人成仇,康小八杀了这个财主,放弃了做生意,开始拦路抢劫和绑票勒索的土匪生涯。

清末最后一个被凌迟的悍匪:就是靠一把9毫米左轮枪行走江湖

据说这位康小八先生之所以能够在京津两地横行多年,靠的并不是江湖上所传闻的神勇功夫,而是靠着一把日本左轮手枪和几百发子弹。这个事情在后来捉拿康小八的时候,也被证实。做为当时捉拿康小八的主力武学宗师尚云祥和另外一位形意拳高手马玉堂叙述,康小八武艺平平,并没有传说中的“草上飞”技能,就是靠一把手枪,房间狭窄他根本没机会出手。随后尚云祥和马玉堂两人将康小八堵在了一间屋子里,并且将其抓获扭送给了清朝官府,清朝官府随后便将康小八凌迟处死了。

清末最后一个被凌迟的悍匪:就是靠一把9毫米左轮枪行走江湖

至于说康下八最为倚重的这把手枪的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他在闹义和团时,杀了一个落单的外国军官抢来的,有说是财主花重金从日本人手里买来给他的。要知道当时可是1905年,并不是后来民国军阀混战的时候,左轮手枪这玩意儿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个稀罕东西,即便是清朝军队里面的中层官员估计都没有这种设备,而且当时手枪这个东西也是非常昂贵的,只能说康小八既然有一把手枪,在当时路子也是很野的。

清末最后一个被凌迟的悍匪:就是靠一把9毫米左轮枪行走江湖

那么说这把手枪到底是什么型号呢?结合目前记载以及当时的年份,康小八所依仗的这把手枪应该是日本生产的明治二十六年式左轮手枪,和后来日本军队所使用的王八盒子算得上是孪生兄弟。明治二十六年式左轮手枪于1893年投产,该枪在设计的时候参考了比利时纳甘M1878、法国MAS187等众多转轮手枪的设计,因其坚固耐用且故障率低,所以一直作为后备武器被日军使用到1945年,先后生产了6万余支。明治二十六年式左轮手枪属于以当代的史密斯威森结构为基础的中折式左轮手枪。由于设计上为只有双动式,它没有击槌按把,也无法扳起扳机。而且,由于扣动扳机所需的力量相当大,其发射速率相当低。此外该枪还秉承了日本手枪的一贯特点那就是威力小,且故障率比较高,并不能算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左轮手枪。

清末最后一个被凌迟的悍匪:就是靠一把9毫米左轮枪行走江湖

不过明治二十六年式左轮手枪虽然拥有如此众多的缺点,但是在当时清朝末年的时候仍然堪称为大杀器。毕竟当时民间最多也就有个大刀长矛之类,而清朝军队最先进的武器也不过是从国外进口的单发栓动步枪。假如当时两位武术大师不出手的话,依靠清朝军队的单发栓动步枪在近距离对抗康小八的6发左轮还真得有可能吃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