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舊時飲食文化中的常見「土」菜,你吃過幾道?

“靠山吃山”,這是對舊時客家飲食文化最為凝練的概括。舊時生活條件比較惡劣,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客家人充分發揮自己的生活智慧,利用所在的特殊環境,物盡其用,以求溫飽。在他們看來,無論從山上還是從地裡採摘下來的野菜,都是十分寶貴的糧食或食材。他們用各種手段將其利用起來,不僅可以裹腹,還是與客觀條件的和諧共生的最好體現。久而久之,也就漸漸地演變成為客家人的一種飲食習慣。一、梅菜舊時客家基本上每戶人家都會自己醃製梅菜。在選材上,最好吃的“梅菜”是冬天被露水打過的芥菜(客家人稱為三月菜),比較甘甜。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不僅可獨成一味菜,還可以當作配料製成梅菜扣肉、梅菜蒸豬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鮮魚、梅菜湯等菜餚。有人說,“沒有吃過梅菜扣肉,就等於沒有吃過客家菜”。梅菜扣肉一般在砂鍋中烹煮,將切碎的梅菜放在鍋底,五花肉切成塊後扣到梅菜上面,然後蓋上鍋蓋,燜熟入味即可。

客家舊時飲食文化中的常見“土”菜,你吃過幾道?

二、芋荷芋荷是指芋頭的梗,其實與荷花沒有任何關聯,只是因為芋荷的葉子長得與荷葉相像,因此得名。《本草綱目》有:“芋梗,辛、冷、滑、無毒,除煩止瀉。療妊婦以煩悶、胎動不安。民間多用作暖胃、止痛之食療。”如今,芋荷梗不僅藥用,還成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餚。因為其本身就有鹹味,吃下去爽脆又帶些許黏滑,有少許酸味。芋荷比酸菜的口感稍微厚重、飽滿,清炒食用,十分下飯。如果將鮮肉和芋荷梗炒或紅燒,能將鮮肉的色澤和味道進一步提升,可謂美食精品。時代在發展,客家人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這些客家“土”菜已經隨時可以在市場裡買得到,正成為人們餐桌上家常菜。它們與其他的山珍海味一起,構造著客家人的美好生活。

客家舊時飲食文化中的常見“土”菜,你吃過幾道?

三、蘿蔔乾蘿蔔乾,客家人稱為“菜脯”,是每家每戶都會自己製作的醃菜之一。將新鮮的白蘿蔔對半切開,放鹽醃製兩天後置之太陽下暴曬,晾乾後即可作為輔料入菜。不少客家人喜歡用蘿蔔乾燉黃骨魚,魚湯融入蘿蔔乾後更加香濃。在這道菜式裡,蘿蔔乾與黃骨魚兩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食材,居然能夠融合得如此完美,味道出奇地搭。

客家舊時飲食文化中的常見“土”菜,你吃過幾道?

四、蘿蔔苗客家人不僅喜歡吃蘿蔔,就連蘿蔔苗也是一種很好的食材,並且喜歡將它醃製食用,各種菜品中都可以搭配,也可以用來清炒,直接配飯、配粥食用。用醃製的蘿蔔苗炒飯,也是客家人十分普遍的做法。醃製的蘿蔔苗跟普通的酸菜不同,偏細偏小,口感帶有甘味,不太酸。

客家舊時飲食文化中的常見“土”菜,你吃過幾道?

五、蘿蔔丸在客家地區,“冬吃蘿蔔夏吃薑,不請醫生開處方”的說法一直流傳。逢年過節,每家每戶都會做一碟“蘿蔔丸”,象徵著團團圓圓。不過,傳統的“蘿蔔丸”製作時流失了許多原味的“蘿蔔汁”,而為了保存蘿蔔的原汁原味,廚師製作時先將滲出的“蘿蔔汁”保存起來,蘿蔔丸進行拉油,撈起後加入“蘿蔔汁”、冬菇、芹菜進行燜煮,原滋原味的蘿蔔汁又重回到蘿蔔丸中。

客家舊時飲食文化中的常見“土”菜,你吃過幾道?

六、苦脈皮許多客家人喜歡把苦脈皮剝出來用作食材。用苦脈皮做菜,是很常見的做法,幾乎每家每戶都會這麼做。將苦脈皮剝出來後,用開水涮燙後撈起,用蒜茸清炒。有的人喜歡添加上“金不換”作為輔料,提起香味。炒過後苦脈皮,入口時因為爽口的感覺,不少人還會誤以為是經過醃製的酸菜,苦脈的纖維使得口感有嚼勁,而且還保留苦脈本身的香味。

客家舊時飲食文化中的常見“土”菜,你吃過幾道?

七、山蕨菜山蕨菜,又稱龍頭菜、吉祥菜,在山區十分多見。它幼嫩的葉莖,是別具風味的野菜佳品,炒食、煮湯、熗拌、鹽漬,清淡鮮美,不僅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客家人喜歡山蕨菜與其他肉類搭配,大多取它滑溜黏糊的特殊口感。山蕨的爽滑和肉類的香醇,混與辣椒、酒糟等調味,口感層次十分飽滿。

客家舊時飲食文化中的常見“土”菜,你吃過幾道?

八、艾葉客家人對艾葉的食用十分廣泛,艾草燉雞湯、艾草煮雞湯是客家人傳統的滋補湯。客家女性在坐月子的時候都會飲用,能夠滋補、暖胃。除了用來做湯,“艾粄”也是用艾葉作為原材料製作的一款客家名小吃,屬於客家清明粄的一種,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甜甜糯糯,和著艾草的香味,十分消食開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