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如果不是别人劝地及时,差点让自己绝了后

在宋朝短暂的历史中,除了赵匡胤,还有这么一位皇帝,是人们比较熟悉的,那就是宋真宗赵恒。关于他的事迹,人们最为熟知的应该是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檀渊之盟”,而且还是在宋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承诺每年向辽国缴纳三十万两的岁币。也因此,宋真宗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

这个皇帝,如果不是别人劝地及时,差点让自己绝了后

当然了,三十万两于当时的宋朝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是架不住他丢人啊,宋真宗自己也觉得颜面无光。为了重新获取百姓的信任与尊重,还抬出了皇帝惯用的“君权神授”的招牌,在国内大搞“祥瑞”、“天书”等把戏,还举行了东封泰山,西祀汾阳等大型典礼,借此来宣扬自己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以便抵消在“檀渊之盟”中所受的屈辱。

这个皇帝,如果不是别人劝地及时,差点让自己绝了后

但是当时的天下并不太平,位于大宋西北部的吐蕃族部首领李立遵调集兵力,准备大举入侵大宋边境,时任秦州知州、见缘边都巡检使的将领曹玮将此事告知宋真宗,言明秦州空虚,无法抵挡,请求宋真宗派遣军队支援。然而此时宋真宗正忙于粉饰太平,提高自己的公信度,看到如此的奏报,当即勃然大怒,还以为曹玮是来诚心给自己拆台的,实则是在恐吓朝廷,想要杀了曹玮来阻挡这鲁莽的言论。

这个皇帝,如果不是别人劝地及时,差点让自己绝了后

此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此人名叫李迪,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的状元,历任通判、转运使等职位,后来位及宰相。当时正好从陕西一带回到京师,便被宋真宗叫去查验真伪,李迪自知此事事关重大,马虎不得:一方面,吐蕃大兵压境是事实,另一方面,宋真宗不愿面对这样的局面也是事实。于是据理直言:“曹玮乃名门之后(北宋开国名将曹彬之子),才华胆识皆为上乘,鲜有人能比得过他,定能成为国之栋梁。只是毕竟是武将,说话直来直去,不知朝廷礼仪大体,说话不择时机,还请皇上原谅于他。”同时建议宋真宗从秦州附近州郡抽调兵力,悄悄前去增援,或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个皇帝,如果不是别人劝地及时,差点让自己绝了后

宋真宗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就按照李迪的说法去做了。曹玮也算争气,得到增援后,在三都谷之战中大获全胜,战败了李立遵,同时还扩大了领地范围。捷报到达朝廷后,宋真宗称赞李迪说:“此事,功劳在你。”李迪也因此得到了宋真宗的看重。

这个皇帝,如果不是别人劝地及时,差点让自己绝了后

宋真宗晚年病重,太监周怀政为求富贵,竟密谋拥立太子赵祯上位,让宋真宗当太上皇,并将其软禁 。但是事情败露,周怀政等人被捕入狱。宋真宗也因此怀疑上了太子赵祯,想要废掉太子。这时李迪就站出来了,您想要废掉太子可以,问题是您百年之后这皇位要传给谁?说到这里,宋真宗只好作罢。

这个皇帝,如果不是别人劝地及时,差点让自己绝了后

原来宋真宗虽然有六个儿子,但是其他儿子都已夭亡,如今只剩下太子赵祯存活,若是废掉赵祯,这皇位竟是无人可继,宋真宗只好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而李迪因为保住了赵祯的太子之位,成为了赵祯的大恩人,继真宗之后,又得到了宋仁宗的信任。多么可悲,一代帝皇,竟差点落得绝后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