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近年来,

“银发人才”成了香饽饽,

一些有技能有经验的退休人员,

被企业争相聘用为“智库”。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但是,

退休返聘人员和企业职工

在用工上是有区别的,

一旦出现纠纷

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个问题。

下面这些案例,

颇具代表性,

供大家参考。

退休返聘人员与企业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这个案例的事情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某企业女工马某下班后,在企业职工浴室突发脑溢血,企业没有第一时间呼叫120,而是等到他儿子到场后才呼叫了救护车。15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将马某送至医院救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家属提出要企业方按正常员工待遇给予赔偿,但企业方听从律师的建议,认为马某系退休返聘人员,与企业不存在劳动关系,拒绝任何补偿

因双方分歧巨大,无法达成共识,家属找到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妇女服务中心申请调解。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安抚员工家属情绪之后,展开调查。

经查,企业方曾于2013年为马某办理过退休手续,但因故并未完成,造成马某一直处于非退休状态,在此情况下企业方与马某签订了“退休返聘”协议,造成用工瑕疵,为这次事件埋下了隐患。

经过多轮次的调解,最终双方签署调解协议。企业方同意一次性支付马某家属生活补贴款及马某2月份工资,并于3月24日完成了支付。

明明是工作却不被劳动法保护?

老林为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年满六十周岁时办理退休手续并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因企业技术改革需要,老林被返聘成为技术总监。此后,老林以企业未向其支付平日延时加班工资、未安排其职工带薪年休假等为由提起劳动仲裁、诉讼。

结果,此事因双方间不构成劳动关系,未获得法院支持。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明明是工作,却没有和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受了伤害也不被劳动法保护?

法官释法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且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因此,在返聘期间,老林仅能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关系,而老林主张的加班费及职工带薪年休假均是劳动者基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所享有的权益。

此种情况下,法院建议返聘人员与用工单位订立书面劳务协议,对劳务报酬的标准、计算方式等问题作出明确约定,以避免维权无据。

返聘人员发生劳动纠纷该怎么做?

在老龄化加速的社会背景下,退休返聘成为许多企业和劳动者的选择,但是退休返聘不应成为用人单位的“自留地”,要在法律的保障下。那此种情况下发生纠纷怎么办呢?

提醒

一是固定证据,保存好签订的合同,以及收集并保留工资支付凭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考勤记录、厂牌、工卡等;如前述资料都没有,应及时向劳动部门投诉,以便固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二是积极选择协商调解,采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成本最低,也最有利于劳动者,在自行调解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申请第三方介入调解。

三是依法诉讼,如果通过调解方式仍无法解决纠纷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

以下情况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

其实除了退休返聘之外,还有三种似是而非的“劳动关系”,快来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一员——

1.在校生“兼职”

小李为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读书期间,一直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任兼职语文老师。后双方发生纠纷,小李以教育培训机构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提起劳动仲裁、诉讼,要求教育培训机构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结果是,小李主张的“劳动关系”未被仲裁机构及法院采信,索要二倍工资也未获得支持。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法官释法

本案中,小李虽年满十六周岁,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年龄条件,但小李在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语文老师期间同时具有“在校学生”身份,工作活动属于脱产学业外的兼职性质。

因此,在校学生在外兼职、为完成学校安排的社会实习、自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一般无法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2.协约承包

刘某经人介绍与一国企后勤部门订立三年期保洁与垃圾清运协议。三年后,企业未与刘某续签协议。刘某提起劳动仲裁、诉讼,主张双方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企业支付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未续签的经济补偿金,但因双方间不构成劳动关系未获支持。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法官释法

本案中,双方所签订的协议并未在名称上明确为“劳动合同”,而根据协议内容看,双方间的法律关系也并非劳动关系,更接近于承揽合同关系,即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关系。

因此,刘某不能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主张经济补偿金。

3.家政服务员

徐某经私人介绍,到王家担任“家政服务员”。双方口头约定,徐某需工作六个月,工作期间无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六个月后,徐某向王家提出,要求王家支付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双方协商未果,起诉到法院,但法院没有支持徐某的诉讼请求。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法官释法

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以与个人建立劳动关系。

因此,在法律层面上,“自然人”无法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本案中,徐某提供劳动的对象为“王家”,即自然人主体,所以王家无法成为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双方也就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线人在这提醒大家,根据法官介绍以上案例,特殊“劳动者”应仔细辨认与单位发生的纠纷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争议纠纷。如纠纷性质并不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则无需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再以同样理由诉至法院。

难道特殊劳动者的权益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了吗?

当然不是!

虽说不受《劳动保护法》的保护,但是毕竟属于用工的形式,劳动保护部门有权利对这些企业进行管理。

如果双方是就提供劳务的时间、工作地点包括报酬,达成过一致意见,那就应该按照这个意见来执行。

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劳务协议的话,那么就要看,双方是否有一方是可以证明当时对方是同意用怎么样的约定,根据这个约定的证据再来主张权利。

对于上述人而言,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当事人可以以侵权、合同违约等案由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未签订书面合同,被欠薪是否只能自认倒霉?

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有同样法律效力。《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包括了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由此可见,口头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与书面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来源 | 广州参考

线人开讲|这四种情况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退休返聘、协约承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